中国科学家发现新冠病毒广谱中和抗体,对奥密克戎活性突出的抗体药物临床试验
别忘了,对付变异新冠病毒,除了灭活疫苗,还有抗体药物。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18日从上海交通大学获悉,来自上海交大药学院、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朱建伟教授带领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大学、医院、疾控中心及生产企业等单位进行抗新型冠状病毒广谱中和抗体的筛选与研制,并成功筛选出兼具亲和力强、广谱性高的全人源抗新冠病毒中和抗体。
据悉,该抗体无论是在与新冠病毒棘突蛋白的结合能力上,还是在动物体内和体外细胞抑制新冠病毒感染上,均表现出优异特性,同时该抗体也在毒理评价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目前,该抗体已经完成了治疗类生物制品ⅰ类新药临床试验申请,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临床试验许可,正在开展新药i期临床试验。
中和抗体开发流程
自2019年底第一例新冠阳性病例确诊以来,新冠病毒(sars-cov-2)已经在全球造成了超过4亿人次的感染。由于sars-cov-2是单链病毒,非常容易突变,目前已有许多突变毒株的产生,抗体的广泛中和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事实上,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朱建伟教授就设计多条技术路线,包括基因工程新冠受体、大容量人源抗体库筛选、康复患者b细胞克隆技术等。针对来自包括抗体库及康复患者体内的数百个候选抗体,团队进行初步抗原结合能力分析后,将候选抗体范围缩小到数十个,并对这些优选出候选抗体进行亲和力测定、体外新冠假病毒的中和效果测定、后续药物开发潜力等研究。
抗体2g1表位解析
在中和抗体开发流程中,他们研究发现,多个抗体各项指标均处于全球已经报道的新冠中和抗体前列。在此基础上,团队对其中的“2g1”抗体从抗新冠病毒机制、结构解析、安全性评价、成药性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2022年2月15日刚刚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知名学术刊物《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上,这一对奥密克戎突变株具有突出活性的中和抗体仍在开发。
论文网页链接
专家认为,该项研究通过b细胞克隆技术,筛选得到了系列有价值的sars-cov-2中和抗体,对新冠感染的治疗和新冠疫情的控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朱建伟教授团队
记者了解到,朱建伟教授团队将开发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生物技术药物作为目标,正在加速推进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突变株具有强烈抑制效果的新型广谱抗新冠病毒抗体药物。朱建伟表示,这是支持此项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杰科生物、西湖大学、中国疾控中心等多个合作单位和合作者共同协作、联合攻关的初步成果,后续研发持续进行中。
栏目主编:徐瑞哲
本文作者:徐瑞哲 袁运生 韩清怡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解放·上观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