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区别-----以重疾险为例

  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你更适合哪种?这篇文章告诉你。

  

  一、行文背景

  近年来,在人民币不断贬值的背景下,内地兴起了配置香港保险的热潮,民间也经常流传着,港险保费低,分红高的说法,越来越多的人,千里迢迢,打着‘飞的’,组队到香港去购买港险产品。

  近年来,陆陆续续有不少人问到险眼君关于港险怎么样的问题。

  今天,险眼君准备以重疾险为例,和大家简单说说,二者的主要区别有哪些,让在观望的你,做出大方向的判断。

  首先,和大家说说几个非常常见的误区。

  二、常见误区

  (1)港险可以选择港元/美元计价,能抵抗人民币贬值?

  香港保单可以用美元计价,在当前美元持续坚挺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对美元的未来走势抱有长期看好的预期,但是险眼君要在这里郑重提醒一句,未来的日子那么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谁也没办法保证说美元会一直强势,人民币一直劣势,且中国实力超美,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这个问题仁者见仁。

  长远看,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总没错。

  (2)港险价格更有优势?

  2-3年前,我们可以这样说,同样的保额,港险确实更有优势,价格确实比内地保险低20-30%。但是经过这两年的白热化竞争,除开一些内地老牌保险公司,目前没有太大的变革动力外,内地已经有很多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比香港保险略有优势。

  (3)港险保障范围更全面?

  如果是2-3年前,港险在疾病种类保障范围上,确实更为全面,但是到目前,内地保险业蓬勃发展,百花齐放,很多公司的保障范围已经比香港保险更有优势,不管从病种范围上,疾病的分组上,以及在轻症、中症甚至是所谓的前症等保险功能的创新上,无一不体现内地保险的进取、诚意与强大,这些都真金白银地体现在,给到投保人更大概率的赔付可能上。

  现在,某些香港重疾险还要反过来要模仿国内的产品设计,相信很多人都会惊讶吧。

  (4)关于税&债,通过购买香港保险能对资产进行合理的安排?

  实际上,目前结合一定的法律工具,人寿保险都能实现此功能,这跟买香港保险还是内地保险并没有关系。

  不过强调一点,只有寿险功能的部分才具有此功能,分红、理财部分是没有的。

  并且,香港在2006年就取消了遗产税,而内地本来就没有开征,有人说开征是迟早的事,可这事儿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咱只说确定的事实。

  

  另外,也有不少有移民或转移资产需求的高净值客户去香港买保险以躲避内收入征税。

  需要注意的是,受FATCA美国肥猫协议启发,升级版的CRS共同申报准则已经来了,CRS简单讲就全球税务信息共享,在海外的金融资产将更加透明,主要目的是打击洗钱和逃税。

  2018年9月,中国进行了第一次CRS金融信息交换,且内地与香港就实施CRS国际反避税税务事宜自动交换财务帐户数据(自动交换数据)的安排已于2018年9月6日生效。

  对于热衷购买香港保险的人,如果保险金额达到一定水平也是要进行信息交换的,你的资产信息将会被国家税务总局一览无余。

  截至2019年4月,加入CRS的150多个国家(/地区,下同)中,已有93个国家与中国CRS“配对”成功了,几乎包括所有传统的”避税天堂”们。

  

  三、内地保险vs香港保险

  今天,险眼君准备按政策监管和保险购买全流程两个方面,具体展开叙述内地保险和香港保险的特点利弊。

  (1)政策监管

  1.1法律体系

  从1841年鸦片战争开始至今,香港保险业已经走过了176个年头,世界众多实力保险企业纷纷踏足这块风水宝地,随着全球的资金、技术、人才大量输入,香港迅速发展成为亚太地区的主要保险市场之一。

  如今,香港作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其保险业的发展已经完成与国际的接轨,无论在制度、公司、产品、从业人员、监管等方面都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运作体系。

  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无论从产品和服务都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国保险行业目前遇到的问题,香港保险在90年代都经历过,和国内市场相比,香港的保险行业更加成熟规范,其拥有完善的保险法律制度并得以严格地执行。

  此外,由于香港是一个法律体系非常成熟的经济体,这也导致了在投保的各个环节非常严谨,例如签约地点、身份验证等环节的严格把控。

  同时,香港也是一个诚信社会,对于诚信非常看重,香港的重疾险也遵循着最高诚信原则,所以只要是有依据的拒赔,法律上会支持保险公司的决定,这点和内地目前的处理方式,有着很大不同。

  1.2监管要求

  香港保险监管机构监管的核心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其他方面基本交给市场自由竞争。

  内地保险监管则涵盖保险经营的方方面面面。比如定价、投资渠道、产品条款、营销活动、投保规则等。

  作为高净值人群,最重要的不是收益,而是避免资产缩水,保证资产的稳定增值,加之香港的保单是以美元和港币计价的,所以到香港购买保险就成了内地高净值人群最简单最容易的跨境资产配置的手段。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央行不断的对香港保险刷卡进行限制,因为资本外流太严重了。

  

  (2)保险购买全流程

  2.1购买前

  2.1.1购买条件

  香港法律规定,香港保险一定要在香港签单才有效,不能跟代理人在国内签。

  如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于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

  内地客户赴港投保,需要携带本人的港澳通行证(或护照)、身份证;如果夫妻互保,需要结婚证或户口本;如果为孩子投保,需要孩子出生证等。当然,从深圳口岸入境时的过关小票要带好(保险公司会记录留底)。

  购买过程中,如果用现金缴纳保费,保险公司一次最多收取10 万港币或相当于10 万港币的美金,超出部分需本人到香港的银行缴费,且续保时需再次到香港缴纳。

  此外,由于港险缴费不能直接刷银联卡或者从国内账户直接扣取(2016年年末,银联业务发生了调整,中国银联全面暂停以银联为支付渠道缴纳香港保险保费),要用visa/master刷卡或者香港账户本票、支票,且续缴保费要么选择现金交到香港的银行,要么通过香港账户转账、自动扣款、本票、支票。

  因此,开设香港账户进行缴费及续缴实属必要。

  但内地人到香港,也算是到境外了,所以办卡也不是轻易就能办的,过去,内地人办香港银行卡经历了从严到松的阶段,现在又开始慢慢收紧了,一般对于开户的存款有金额限制,大约在20万-500万不等,门槛越来越高,所以以后想要办理只会更难。

  此外,在香港银行开设了账户,需要激活银行卡也比较麻烦,需要往卡里存钱,并且必须兑换成美元或港元。

  所以,开设香港账户不是那么简单。

  

  2.2购买中

  2.2.1购买类型限制

  定期重疾是消费型保险,是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保障的刚需,增加保额最重要的工具,但是,香港的定期重疾是不让内地同胞单独投保的。

  保障型产品做的好不好是表现一个保险市场是否发达的最重要的依据,而香港保险是以储蓄型为重,保障型产品并无优势。

  2.2.2体检要求

  香港保险要求的体检,体检项目比内地多,除全面健康体检外,还会根据年龄、性别、症状、传染病、慢性病和严重疾病等,检查更具有针对性。

  而且某些项目的检查很多医院都无法做,因此只能选择去香港体检或者在内地的昂贵医院检查。

  此外,某些体检项目要求必须在香港进行,例如尼古丁验尿和医生问诊。

  2.2.3健康告知

  香港保险的健康告知近似于无限告知,也就是说你要把你知道的全部告诉保险公司,而大很多人买保险向来不习惯主动告知,这就导致一些关键信息很容易遗漏。

  内地也需要做健康告知,但是是有限告知,并且由于我国的销售误导向来严重,在打官司的时候监管也会略微偏向作为弱势群体的消费者一些。

  举个例子,就算小A同学由于疏忽大意,忘记告知甲状腺结节,如果不幸罹患胃癌,在香港是拒赔的,而这种情况,在国内基本不会出现拒赔的情况。

  2.2.4免体检额度

  所谓免体检额度,是指买保险如果超过了一定额度,保险公司就会要求被保险人去体检。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顾客带病投保。

  内地重疾险投保免体检额度一般在20万-80万之间,而港险免体检额度一般在15万-110万美金之间,远高于内地。

  但是内地也有方法可以避过这一道防线,就是多家公司投保,达到免体检做高保额的目的。

  2.2.5免责条款

  内地《保险法》中规定的“法定免责事由”主要涉及违反告知义务、保险欺诈、故意行为、自杀行为、 犯罪行为等,内地重疾险最常见免责条款除以上外,还包含一些诸如“吸食毒品”、“酒驾和无证驾驶”、“感染艾滋病”、“战争和动乱”、“核爆炸和核污染”、“先天性疾病”等的免除责任。

  而香港的重疾险就没有统一的“除外条款”了,每家公司的都有所不同,总体而言,香港重疾险的免责条款比内地重疾险宽松。例如“先天性问题所导致的疾病”正在逐步从香港重疾险的免责条款中移除,友邦、保诚等公司对于“犯罪活动、战争动乱”等问题所导致的疾病也不免责。

  

  2.3购买后

  2.3.1理赔流程及时效

  关于理赔流程,保单持有人出险后,需要将保险公司要求的理赔资料,寄回香港即可,无需飞赴香港。(注意所有文件包括原件一经递交不再退还,并在此强调,整个理赔过程,建议在专业代理人的专业协助下进行)

  关于理赔时效,内地的条款规定,30日内保险公司一定要出理赔结果,而香港保险的第一次答复平均在8个月,其间需要大量调查,补材料,经充分验证最后才出结论。

  2.3.2疾病理赔条件:癌症和其他疾病

  关于癌症,由于癌症大约会占到保险公司70%的理赔数量,所以关注癌症是非常重要的,从癌症定义来讲,内地和香港都是以增长、扩散、浸润周边组织为特征的恶性细胞作为描述,这点两者并无差异。

  但是港险一般会把T1N0M0期的甲状腺癌列为轻症,只能赔20%左右的保额,而在国内甲状腺癌全部属于重疾,不会根据肿瘤分期进行区别,可以获得100%的赔付。

  甲状腺癌非常高发,基本都是内地各大保险公司理赔最多的重疾,香港保险把这块的责任减轻了。

  此外,国内对原位癌没有限定某些器官才赔,但是香港某些产品会限制只有在某几个特定器官的原位癌才能获得赔偿。

  对于癌症以外的其他疾病而言,内地为了规范市场,前25种高发重疾的定义和赔付条件都是行业统一的,是由保险行业协会和保险医师协会统一定义的,各家完全一样,保险公司不能更改。

  不过香港每家公司的疾病定义和赔付条件都可以由保险公司自己制定,所以会出现一些病种,香港的疾病定义和理赔条件更宽松一些。

  比较典型的就是脑中风后遗症,内地要求在确诊 180 天后仍然留下神经系统的永久性功能障碍,而港险一般不会要求 180 天,有的是几个星期,甚至有的是 24 小时。

  还有良性脑肿瘤,内地要求脑肿瘤的赔付需要达到开颅手术和放射治疗这样的手术和治疗条件,而香港产品就没有这样的要求。

  通过对比,我们知道一些病种内地的产品理赔会更加有优势,例如前面提到的甲状腺癌,此外,还有某些内地产品癌症的三年复发赔付,不区分吸烟体和非吸烟体等。而在另一些病种的理赔上,香港的产品条件更为宽松。

  总体看来,内地和香港保险各有优势。

  

  2.3.3关于理赔金

  首先,目前内地存在着严格的外汇管制。

  根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条,对个人结汇和境内个人购汇实行年度总额管理。年度总额分别为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

  另外,境内个人因到境外旅行、留学和商务活动等购买的个人人身意外险、疾病保险,属于服务贸易类的交易,在外汇管理的政策框架下才是允许和支持的,此类产品的理赔金才是不受外汇管制限制的。

  而带分红的重疾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下的交易,现行的外汇管理政策尚未开放,因此,保险金不能汇入境内,无论金额大小。

  但是,针对这种情况,各家还是有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最简单的是委托香港代理人将理赔金存入自己的香港账户,然后通过电汇方式转到内地银行卡(无法做到人民币跨境支付,只能电汇美元或港币),而此处根据金额大小和币种又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具体可私信险眼君探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网上流传着港险理赔金完全可以汇入国内云云的文章,这里险眼君再次提醒各位,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

  依据《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境内个人作为保险受益人所获外汇保险项下赔偿或给付的保险金,可以存入本人外汇储蓄账户,也可以结汇。”

  一些作者可能由于疏漏,将外汇保险望文生义理解为境外保险包括香港保险,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

  根据外管局《保险业务外汇管理指引》第六条,“外汇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在境内开展的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保险业务,所以说“外汇保险”和香港保险没有任何关系,用《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作为港险理赔金可汇入的理由也是曲解了官方的意图。

  所以,香港保险理赔金合法合规完整汇入国内,暂时是不行的。

  

  2.3.4关于理赔地区

  香港保险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包括中国内地)出现理赔的时候,只要提供保险公司认可的国内医院诊断,保险公司都会理赔。

  而内地保险,只接受在内地提出理赔,换句话说,若你日后移民,看病花销都在国外,在国内买的重疾保单,重疾理赔事宜需回国办理,并且需在国内公立医院再次确诊,保险公司才会按约定赔付保险金。

  2.3.5关于分红

  香港保险的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为全球,而内地保险投资范围仅为内地市场,且有非常严格的投资渠道限定,大部分资金只能在国内投资,且以固收类为主,因此相对于放眼全球市场投资的港险,内地保险资金投资余地小,偏向为投资稳健型,因此投资收益远不及香港保险,这就直接导致了香港保单的分红比内地高很多。

  不过险眼君还是要提醒各位,虽然香港保险历史分红记录可观,但过去不能代表将来,红利收益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合同中都标明是非保证部分。

  2.3.6理赔成本

  赴港投保,是与当地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如果没有特别约定,此类保单适用于香港法律,其权益受香港当地法律的支持,但不受内地法律的保护。

  当发生纠纷时,内地投保人可以向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申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可以受理不超过100万港元的理赔投诉,但是处理一单投诉平均需要4-6个月的时间。

  如果协调无果,就必须在香港找律师打官司,香港地区的律师费用高昂,一切要按照香港的法律标准来。若陷入持久的纠纷或诉讼状态,花费可能会比较惊人,需要投保人承担经济费用和时间损失。

  

  四、哪些人适合买香港保险

  (1)愿意将自己的真实身体状况向保险公司毫无保留地「如实告知」

  目前内地是存在明显保护投保人倾向的,对于可赔可不赔的,基本上都是会赔付的,而两年不可抗辩条款,更是消费者的定心丸。

  如果抱着上面的心态,在香港买保险,可能会存在极大的风险,不做好如实告知,会存在拒赔的情况,比如甲状腺结节、乙肝等情况,一定务必要如实告知。

  假如无法做到「如实告知」,则未来理赔发生纠纷时,在香港处理会相当复杂,建议慎重考虑。

  (2)家庭未来有潜在的外币需求(尤其是美元)或海外资产配置需求,如子女出国留学、海外就医、海外投资等。

  假如家庭完全没有外币需求,那么投保外币保单的意义并不大。

  (3)未来不论是在资金上还是在地理位置上,能更有条件出行于香港等境外地区

  开设一个境外银行户口还是比较麻烦和有门槛的,并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金钱成本。

  (4)家庭年收入不低于30万人民币

  港险购买不仅首次投保需要到香港本地,而且后续续费也有一定的成本。如果预算不多,国内的消费型重疾,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5)有值得信赖的保险顾问,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帮助你跟进保单的琐碎事宜,如缴费、更改保单资料、理赔等。

  因为香港保险公司在境内没有开始服务分支机构,因此购买香港保险,靠谱的保险顾问很重要,保单的后续服务永远排在第一位。

  如果遇到一个不负责任的代理人,他很可能拍拍屁股走人,使你购买的保单沦为被公司指派的陌生代理人接管的“孤儿单”,信息如果沟通不好,会带来很多麻烦。

  五、政策利好

  《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和保险有关的内容

  “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不断完善“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

  预计不远的未来,内地与香港金融产品的交汇互通,在粤港澳大湾区将率先绽放光彩。

  

  六、建议和总结

  在之前的文章中,险眼君一直传达着这样一种理念,除开少部分确实很坑的产品,大部分的保险产品,并没有好坏之分,其功能只是侧重点不同,针对的客户群体有所差异而已。

  至于那些妖魔化鼓吹某种产品奇效的行为,险眼君也只能提醒,希望更多人理性看待保险这个金融产品,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风,更不要因为赶潮流,或者想要彰显自己的身份与不同,强行去配置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其实,保险可以搭配着买。

  无论是否购买香港保险,都可以在国内购买一份重疾保险,因为国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重疾险也越来越好了。

  打底在国内买一份重疾险,保障功能不错,还没有甲状腺癌、原位癌等条条框框的限制。

  最后,来一个总结:

  香港保险更适合未来有美元需求或者海外资产配置的高净值人士或中产阶级。

  内地保险更适合侧重保障需求、稳健投资的群体。

  

  — END —

  理财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而金融是使用的工具手段,金融产品,多如牛毛,迷人眼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带着投资性质的产品,无一例外,都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大众老百姓,保障类的保险,永远是我们资产配置的基石。

  保险经纪人,是一份怎样的职业?

  你没听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保险受益人,千万别忽视

  高发轻症,有多重要?

  保险不能赔,哪些原因在作祟?

  Bupa,是怎样一种存在(上)

  Bupa,是怎样一种存在(下)

  ▼

  长按关注

  ▼

  险眼君Tracy

  我就知道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