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让生命的谢幕拥有更多尊严

  

  

  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将超过30%。这意味着,临终关怀的需求量将不断扩大,不管人们接受与否,临终关怀都将不可避免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实施“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其中包括“推动老年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

  作为中国临终关怀医学的发源地,天津的临终关怀服务目前处于什么样的发展状态?又面临怎样的困境?今年重阳节前后,记者就这一系列问题,走访了天津市多家相关医疗机构。

  什么是临终关怀?

  “既然我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那么与其心怀恐惧,不如内心平静地接受现实,有尊严地死去!”一名饱受病痛折磨的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前说出的这番话,代表了许多临终者的心声,而临终关怀机构的建立使他们的心愿得以满足。“中国临终关怀之父”崔以泰教授曾说:“临终关怀就是‘化爱心为晚霞的光辉’。”

  据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宁养院主任礼青介绍,临终关怀最早起源于西方,也称为姑息治疗、舒缓疗护,简单来说就是对经医学专家判定已经没有治疗价值、生存时间有限(一般生命成活期限在6个月内)的患者(如一些癌症晚期、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式的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生理痛苦和心理恐惧、延缓疾病发展,让其在人生的最后旅程能够活得舒适无痛苦、安详有尊严。其核心命题是,当人生走到了最后一程,怎样去度过、怎样去照顾才是有尊严、有质量的生命终点,属于近代医学领域中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

  临终关怀的目的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寿命,更不是加速死亡,而是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预防并发症等姑息治疗来提高临终者的生命质量,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使其平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家属分担劳累与压力。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临终关怀服务已发展得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

  随着临终关怀的发展,关怀的对象已不再局限于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症治疗、家庭护理、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和消极情绪。所以,临终关怀常需医师、护士、社会工作者、家属、志愿者以及营养学和心理学工作者等人员共同参与。当死亡不可避免时,患者最大的需求通常是安宁、避免骚扰,或是有某些特殊需要,如写遗嘱、见到最想见的人等。

  世界卫生组织临终关怀的6条标准:

  1.肯定生命,认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2.不加速或延长死亡。

  3.尽可能减轻痛苦及其他的身体不适症状。

  4.支持病人,使他在死亡前有很好的生活质量。

  5.结合心理社会及灵性照顾。

  6.支持病人家属,使他们在亲人疾病期间及病人去世后的悲伤期中能作适当调整。

  中国临终关怀医学源于天津

  “临终关怀”是何时传入中国的呢?

  天津医大二院中医科主任刘炜介绍说,1988年,美国心理学博士黄天中教授首访天津医科大学时,介绍了国际临终关怀观念和理论。时任天津医学院(现称天津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的崔以泰教授接受了这一超前的理论,并以该校为依托,率先将这一新兴学科引入了中国,在全国首创“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填补了我国医学界的相关空白,天津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临终关怀医学的发源地,为临终关怀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又相继组织召开过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积累了许多理论,还培养了一大批临终关怀医学的专业人才。正是由于崔以泰在中国临终关怀事业上所做的开拓性贡献,因此他被国内外同仁誉为“中国临终关怀之父”。

  1997年,崔以泰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持建立了为临终病人做关怀服务的我国第一家“临终关怀病房”,当时将该院的中医科发展成为“临终关怀中心”,共设24张床位,使临终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拥有尊严,得到温暖支持与心灵慰藉。

  2001年6月12日,在李嘉诚基金会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的支持建立下,崔以泰领衔开办了天津市首家临终关怀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宁养院,即现在的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宁养院,曾为贫困的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入户镇痛治疗、心理辅导、生命伦理、宁养善终等方面的服务,在国内同行中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现在,该院有病床30张,服务模式集住院服务、门诊服务、咨询服务为一体,秉承“造福病人、造福社会”的理念,十多年来,数千名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得以感受人间的真情与关爱,安详地走完人生旅程。2013年,宁养院又被天津市卫生局评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为许多癌痛患者解除了疼痛。

  现状:天津市多家机构开展服务

  在提高临终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为其带来充满人道温情的“临终关怀”,是对每位生命垂危者最大的尊重。

  据了解,现在天津市的临终关怀病房已经发展到有10余家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参与,除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工人医院)、尖山医院、延安医院等医院设有临终关怀科(宁养科),另有一些养老机构也开设了临终关怀服务,收住生命垂危或需要临终关怀的各类患者。临终关怀病房面向的疾病种类也越来越多,服务的患者开始向各年龄段扩展,甚至包括婴幼儿。

  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如天津医大二院、市肿瘤医院等,其相关科室将“临终关怀”的概念扩展为广义,将“关怀”的概念贯穿到患者治疗的整个流程,注重不同年龄段、不同病种患者的中医康复、除痛等缓解症状、减轻痛苦的治疗措施。

  目前,我国约有几千名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人员,部分医科大学、高校医学院的临床医学、护理、公共卫生、全科医师专业以及在职医生、护士的继续教育系列中也有开设临终关怀课程。

  成熟的临终关怀服务应该由一支专业队伍提供,包括医生、护士、家属、志愿者、心理学专家等。要想组建这样一支队伍,不仅需要制度的保障,更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近年来,临终关怀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不仅天津市,多个省市的医疗或养老等机构也在陆续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力争让临终者安详、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但由于种种条件所限,不少机构遭遇硬、软件不足的尴尬。目前,以下四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天津市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临终关怀发展面临四大因素制约

  1 传统观念:九成人存在较大误区

  由于国人的传统观念习俗,死亡常常是人们所避讳的话题,人们普遍不愿谈论死亡。有调查显示,目前参与临终关怀的志愿者人数很少,九成人对临终关怀存在较大误区。“现在还有很多患者和家属不愿看到‘临终关怀’这几个字,我们改称‘宁养院’,大家都好接受一些。”礼青说。还有一些患者或家属因不愿面对医生对患者达到临终状态的诊断,而坚持进行无效治疗,并未意识到临终的人应该以舒适和有尊严的方式度过生命最后阶段。

  刘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提起临终关怀,很多人会对之存在一定误解,认为仅是对晚期肿瘤、慢性病患者在生命终末期的一种人道关怀,偏激些的人还很忌讳“临终”二字,认为接受“临终关怀”就是在等死。而事实上,人道关怀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是狭义的姑息治疗。广义的姑息治疗是一个很系统、完善、积极的治疗方式,是采用中医、西医手段对无法进行放疗、化疗和手术的晚期肿瘤、心衰等慢性病患者进行包括止痛、营养辅助、抗肿瘤治疗、并发症对症处理、心理疏导等措施,可以改善这些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其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引导患者和家属以较平静的心态和较强的毅力面对困难。

  “成立临终关怀病房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活质量,让他们走得更有尊严。”刘炜说,该科现有32张床位,其中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住院患者是晚期肿瘤患者,即所谓“临终关怀”对象,医护人员每天都会对这些患者进行姑息治疗和心理开导。

  “姑息治疗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现在比较注重优生,而较少注重优死,凸显了生命教育的缺失。”礼青告诉记者,让生命安详、无缺憾、有尊严地谢幕是临终关怀的关键所在,而要让人有尊严地离去,就需正确看待死亡。我们很多人不缺少对生时的追求和梦想,但缺乏如何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临床上,有不少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对其死亡手足无措,很忌讳谈到死亡,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好,只能一再要求医生进行多种抢救,以换得患者家属心安,但往往也给患者徒增了一些痛苦。不过也有些人思想观念较为开通,在得知自己病情严重到无法逆转时,主动要求住到宁养院来,并表示:相比以呼吸机、气管插管、鼻饲等方法来维持朝不保夕的生命,宁愿采取舒舒服服地过上几天开心日子的方法来度过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光。

  此外,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临终关怀机构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公益氛围,扩大临终关怀的社会影响力,改变人们对临终关怀的偏见,转为理性看待生老病死。

  2 心理关怀:易被忽视有待加强

  “有好些临终病人的家属往往更为关心如何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或是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却忽视了其精神上的需求。”礼青说,以前还有家属提出,这么多医护人员经常出入其住所,会引起邻居们的议论和猜疑,这样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定干扰,希望每月由家属自行到宁养院取药,不大喜欢医护人员上门服务。

  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规律,但实际上,在临终阶段,不少临终者尤其是晚期肿瘤等患者无法坦然面对死亡,除了会有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有对死亡的恐惧,可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美国一名临终关怀专家认为“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因此,在对临终者全面照料、控制和减轻病人机体上痛苦的同时,临终关怀机构还应做好对临终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关怀,从而让病人获得接受事实的力量,对临终病人的家属给予安慰和指导,使其早日从悲伤中得以解脱,这些都是十分重要的。

  不过,由于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的边缘性交叉学科,涉及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而且国家对此投入不多,临终关怀医护人员的待遇并不高,因而专业人士就业积极性不高。相关专家坦言,如今不少开展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养老等机构缺少专业人才,很多机构工作人员乃至医护人员并没有接受过心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平时给予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指导方法都是靠实际工作的积累,若遇到特殊病例,容易出现对临终者和家属的心理干预方面有心无力。

  3 经济因素:开设病房“不划算”

  对于不少医院来说,开设临终关怀病房尚未提上日程,因为开设这样的病房实在“不划算”。据了解,目前对医院的考核评定指标中包括治愈率、死亡率和病床周转率等,但临终关怀病房的特点恰恰是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病床周转率低,同样的床位数量,普通病房肯定会比临终关怀病房的盈利能力更高,这都是现有的临终关怀病房经营较为困难、不少医院不愿单独开设此类病房的重要原因。

  此外,现行的一些规定也不太适合临终关怀病房的实际情况。比如,现在规定病人的治疗费用中,药费不能超过治疗总费用的50%,这是为了防止医院以药养医,但临终关怀病房的药费比重却要占到70%。“应考虑为临终关怀病房设立独立的评价体系,才能让更多医院、养老等机构有开设此类病房的意愿。”刘炜说。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在发展临终关怀机构的过程中,应注意其福利性、公益性,这就需要来自政府方面的扶持。

  一方面,政府不妨给予符合一定标准的癌症病人社会福利性质的补贴,适当放宽医保政策,例如增加对临终关怀服务对象的报销比例、将加强营养以及提高免疫能力等药品纳入医保药物报销目录等。

  例如:深圳市2007年1月1日起试行当时在全国尚属首创的“临终关怀计划”,每个需要临终关怀的户籍老人都可以获得1000元服务额度的资助,用于向合法登记的社会福利机构、医疗机构、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和社区民间组织等服务机构购买精神慰藉(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等服务,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让生活在深圳的老年人能够在生命最后时刻感受到爱和温暖。

  另一方面,可建立有医疗功能的养老机构,或让一、二级医疗机构发挥临终关怀方面的功能。

  例如:哈尔滨市继首家社区临终关怀病房运营后,2015年将再建两处社区临终关怀病房,以使身患绝症、生命只剩6个月或更少的市民,在临近生命尽头的时间里获得尽可能好的生活质量,享受到既能维持日常医疗照料、又比大医院的费用低很多的护理服务,而同时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采取谈心聊天、读报讲新闻等方式对临终病患者进行舒缓治疗,减轻患者疾病的痛苦,让每个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4 宣传普及:程度不够尚需推广

  采访中,有关人士认为,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出现至今只有二十多年时间,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虽然有很大的实际需求并且已在逐渐走近人们的视野,但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发展还很不成熟,目前缺少针对临终关怀这一特殊服务的专门政策,行业标准也处于空白,借助各种渠道对临终关怀理念的宣传、普及程度远远不够,一些理念和服务方式被大众所接受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都制约着临终关怀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关爱临终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大家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应对,让临终关怀在不远的将来走得更远。引用采访中业内人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人都有老的一天,今天关爱这些临终者,就是善待明天的我们。(姜凝 照片由记者王倩、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宁养院提供)

  生命“最后驿站”中的故事

  无论人生这场旅行的时间长短,所有人都会在生老病死的循环中走向终点。临终关怀,就像是生命之路上最后的“驿站”,这里发生的故事,有泪水,也有欢笑。

  (一)

  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宁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设在8楼,墙壁上创意的绘画、角落里茁壮成长的绿色植物等装饰调节着病房的气氛,从各个细节给因患中晚期癌症而住在这里接受临终关怀的病人带来温暖和愉悦心情。在这里,有老年公寓的功能,护士24小时照顾老人吃喝拉撒;又有医院的职能,有10多名经验丰富的医师、20多名护士提供医疗救治。但与普通医院又有所不同的是,这里不对病人大量检查,不进行手术等创伤性的治疗,而是进行对症姑息治疗,最大限度缓解患者病痛,更重要的是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心理、精神上的安慰。

  护士长张冬梅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工作已有12个年头了,她每天努力通过对生命的关怀,让临终者获得尊重和安慰。在她接触过的临终关怀病人中,发生过这样一个“奇迹”——

  今年1月,32岁的李铭(化名)因长期高血压致大面积脑出血后昏迷,家属送她来到宁养院,想着让她在这里度过生命最后时刻会舒服一些。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就像对待其他临终者一样悉心进行常规护理、控制症状等,并结合其病情对症辅以针灸治疗。

  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一天,家属偶然发现李铭的手能动了,连忙喊来张冬梅等人,经检查,李铭确实开始有自主意识了。这下家属和医护人员都高兴坏了。又经过几个月的持续护理和治疗,李铭渐渐地会说话、吃饭了,虽然严重的病情使她留下偏瘫的后遗症,但靠着一侧正常肢体,也逐渐可以扶着下地慢慢走了,并已于近日顺利出院。

  “这名患者的情况虽说算是特例,但也说明家属配合我们进行了临终关怀的姑息治疗、并没有因病重而放任生命流逝是正确的。”张冬梅动情地说:“每个人都有尊严,但病痛消磨着患者最后的尊严。我的工作虽然不能经常给他们带去恢复健康的希望,但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每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临终者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站。其实在帮助别人直面死亡、走出困境的过程中,自己也在快速成长。”

  (二)

  对某些根治无望的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姑息治疗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64岁的市民闫先生因患肺癌脑转移、急性左心衰、胆囊炎等症,手术等各种治疗也疗效甚微,有医生表示其生存期不超过一周,家属将他送到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医院)宁养院进行临终关怀。也有些家里人不理解,认为是“孩子不孝顺”,主动放弃了治疗。

  “当时我跟着去把病人接到医院来的,病人喘得很厉害,家属只好搭着椅子把他从楼上抬下来,病症的疼痛几乎让他不成人形。”礼青回忆说。在宁养院,医生针对闫先生的病情开展了国际上较为先进的靶向药物等治疗以及针对其心衰、呼衰的相应治疗,缓解其病痛,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疏导。经过努力,这名原本被宣判生存期仅有数天的患者,快乐地生活了四五年才去世。

  “好多家属跟我们表达过,别的医院大夫都看着特忙,而这里的医护人员无论多忙都肯听人说话。”张冬梅说,临终关怀过程中,医患沟通交流必不可少,聆听很重要。“医护人员与病人和家属语言交流多了,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心理问题,增强互相信任和尊重,有助于生命支持。”

  “临终关怀医学关注的是临终者本人,而不只是病人所患的病症,要把病人当作一个仍有社会价值的人,对其进行整体关怀注重,包括躯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关怀。对病人的康复与姑息治疗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的。这种治疗的目的是控制症状和维持生理功能,减少和缓解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礼青说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半月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半月谈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任何报刊、网站等媒体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