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如何急救处理和预防
小儿惊厥的原因和症状
分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
小儿惊厥实际上是由于大脑异常放电而引起的阵发性、短暂肌肉抽搐。这种异常放电可以表现为一过性的,也有些是反复发作的。另外可以按照小儿有无发烧,分为高热惊厥和无热惊厥。高热惊厥一般是小朋友发烧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抽搐现象,占小儿惊厥的绝大部分。高热惊厥在体温超过38.5℃时容易发作,体温超过39.5℃容易引起严重抽搐。如果是无热惊厥要注意跟癫痫区别开来。
多为高热惊厥 有易感基因
小儿惊厥的最主要原因是高热惊厥,高热惊厥有遗传倾向,存在易感的基因。一般婴幼儿在9个月-5岁的时候,抽搐的次数会比较多,到6岁以后,发热抽搐的次数就会慢慢减少甚至消失。小儿惊厥,也可能是小朋友大脑中存在病灶,例如感染、代谢异常、畸形、高胆红素血症、窒息、缺氧、脑损伤、脑部钙化灶等,比较少见。还有些小儿惊厥是全身的原因引起的,如低血糖、低血钙等。
无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
小儿惊厥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眼睛向上翻,或者眼睛凝视,牙关紧闭,面色发青发紫,双手握拳,关节向里收,全身肌肉强直性收缩。抽搐的时间为数十秒到几分钟不等。无热惊厥的小朋友,比高热惊厥更容易出现抽搐,很多都是癫痫的病人,这些儿童在很小诱因的情况下,甚至完全正常的情况下都可以诱发抽搐。无热惊厥有时可能是脑里面存在病灶。
鉴别新生儿小抽动和惊厥
新生儿如果出现一些小的抽动,时间很短暂,只是偶尔出现,一般与神经的发育不完善有关系。但新生儿如果出现明显的惊厥症状,往往跟大脑的损伤有关系,如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遗传代谢病。新生儿如果出现明显的抽搐过程,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可能是病理状态,需要就医检查。此外,一些小症状家长也要注意,如新生儿眼球震颤、呼吸暂停、颜面紫绀等也是惊厥的微小发作表现。
小朋友出现抽搐一般有易感史,一旦出现过一次高热抽搐,以后高烧也容易出现抽搐。但有些小朋友即使出现39.5℃、40℃的高烧也不会引起抽搐,这跟个体遗传差异有关系。
小儿惊厥怎么办?
小儿惊厥对身体的影响
第一,在抽搐的当时,可能出危险。如果发作时是在比较高的地方,就可能摔伤。第二,小朋友抽搐时,牙齿会咬得很紧,有时会把舌头咬伤。第三,高热惊厥一般不会影响智力,但可能会影响心理。如果小朋友老是一发烧就抽搐,可能会产生恐惧感。第四,长期、频繁发作的抽搐可能引起病理性的改变,在大脑形成病灶,会引起儿童运动智力发育落后,这时就需要长时间吃药控制。第五,有很少比例的小朋友,在惊厥多次发作之后,会转变成为癫痫。
小儿惊厥时的急救处理
首先,要保护小朋友舌头,不要被牙齿咬伤,可以在牙齿中间垫一些软东西,如干净毛巾。如果小朋友已咬紧牙关,不要强行撬开。第二,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小朋友抽搐有时会引起呕吐,要让小朋友的头偏向一侧,不要平躺,把呕吐物吐出来,避免窒息。可以解开紧扣的衣领或者饰物以利于呼吸。第三,抽搐时,家长可以掐小朋友的人中,有时候可以帮助停止抽搐。
现场紧急处理后 及时就医检查
小儿惊厥发作时,家长首先要做相应的急救处理(保护舌头、保持呼吸道畅通、掐人中),然后马上带小朋友到医院检查。如果小朋友抽搐时伴有呕吐,就很容易引起窒息。所以建议惊厥的小朋友,最好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等危险期过了之后再回家。抽搐本身对小朋友的大脑会有一定的损伤,但损伤的程度不会特别严重,一般不需要特别的干预。但如果是抽搐特别频繁,或者大脑里面有病灶,这时就需要神经科的医生来干预。
小儿惊厥的预防和护理
必要时使用药物来预防
如果小朋友每次发烧都会烧得很高,每次发作都会抽搐,就可以吃一些抑制抽搐、镇静的药来防止抽搐,如苯巴比妥钠、羚羊角滴丸等对止抽都有帮助。但这些药物也不能经常吃,家长使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建议。如果小儿惊厥发作的频率特别高的话,就需要到儿童神经科检查,看看是否有异常的病灶或其他情况。
吃流质饮食 监测体温变化
小朋友出现惊厥以后,要尽量吃流质饮食,避免吃一些长纤维的青菜,因为要防止小朋友再次出现抽搐和呕吐的情况。家长要密切监测小朋友体温的变化,观察其精神状况,如果精神状态很不好的话,就需要到医院就医。
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有惊厥史的小朋友可以打预防针,家里要备一些常规的退烧药,如美林和泰诺林;止抽的药,如苯巴比妥钠、羚羊角滴丸(咨询医生建议);还有硅胶开口器,小朋友抽搐发作时,可以放在嘴里防止咬伤舌头,如果没有开口器,也可以用干净的毛巾。小儿高热惊厥发生过一次之后,下次高热很容易出现抽搐。因此,再次发烧时体温达到38℃就要吃退烧药,另外可以给小朋友洗温水澡,帮助退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