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特异性免疫》微课精讲+知识点+课件教案习题

  知识点

  

  

  特异性免疫的类型及其应用

  1、抗原与抗体

  (1).抗原: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化学成分为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抗原都具有分子标志。人体细胞膜上的分子标志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它的本质是糖蛋白。除了同卵双胞胎以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MHC。

  (2).抗体: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蛋白。

  2、淋巴细胞对入侵者的识别

  (1).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便会将其吞噬

  (2).病原体被消化其上的抗原分子被降解成肽,然后与巨噬细胞的MHC蛋白结合,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3).这些巨噬细胞细胞膜上的抗原—MHC复合体,一旦与人体中已经存在的淋巴细胞上的相应的受体结合,便会在其他因素的辅助下,促使淋巴细胞分裂,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3、体液免疫

  成熟的B淋巴细胞的受体分子在合成后便移到细胞膜上。成熟的B淋巴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当它的受体分子两臂遇到相应的抗原并将它锁定在结合位点后,这个B淋巴细胞便被致敏了,并准备开始分裂。但B细胞分裂的启动还需要另外一个适当的信号,这个信号来自一个已经被抗原—MHC复合体活化了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2,以促进致敏B淋巴细胞分裂。反复分裂形成的B细胞克隆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又称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的抗体分子,分布到血液和体液中。抗体免疫的主要目标是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当这些病原体和毒素在组织和体液中自由地循环流动时,抗体与这类细胞外的病原体和毒素结合,致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还可使一些抗原(如可溶的蛋白质)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微课视频

  教案

  一、教材分析

  《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2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及免疫学的应用,明确免疫系统对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知道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能力目标:

  (1)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的结合,培养学生“科学为社会、科学为大众”的意识;

  (2)通过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养成“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分析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难点:体液免疫的过程。

  四、教学方法

  1.讲授式、互动式、讨论式。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五、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本节内容,初步把握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学生分组讨论。

  六、课时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以“问题探讨”引入,引起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提示。课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1、以我们身处充满病原体的环境中为切入口,围绕问题的讨论而逐步展开。着重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做出反应吗?

  (2)人体能够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2、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这是因为免疫器官在对抗入侵的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由什么组成呢?

  探究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思考问题:1.什么是免疫器官?具体包括哪些器官?

  2.什么是免疫细胞?包括哪些细胞?有何不同?

  3.什么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哪些?

  4.免疫调节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那么免疫系统具体有哪些工作?

  阅读教材,学生总结:

  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病原体,吸入的气体中含有病原体,周围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但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得病,这是为什么?人被HIV感染后,也并不立即得病,一般有几年时间的潜伏期,这是什么原因?这些都与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有关。

  探究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思考问题:1.第一道防线如何构成?为什么说他们是第一道防线?对病原体有无特异针对性?

  2.第二道防线如何构成?对病原体有无特异针对性?

  3.第三道防线如何构成?对病原体有无特异针对性?

  4.对比三道防线

  学生阅读教材P36有关内容,总结: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呈现教材P37体液免疫示意图,思考:

  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

  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请在上图中加以体现。

  3、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哪里产生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填写学案案,教师归纳: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堂实录)

  八、板书设计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非特异性免疫

  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九、教学反思

  (1)整体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讲授的内容有些偏多。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用学生的活动来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另外在安排知识讲述的时候也尽可能多的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整体来说,本节课的条理比较清楚,用问题衔接各个知识点较好,知识讲解比较清楚。

  (2)亮点之处: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通过活动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也表现出很好的表演才能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但是,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就是教师对课堂的整体掌控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

  (3)个人体会:通过这节课,我也深深体会到科组的团结互助的精神,他们的鼓励使我战胜了自己,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以很平静的心态了一节课,感谢所有帮助我的同事,同时,我也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主动地帮助其他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要敢于挑战自己,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对手往往就是自己。在这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我有几天始终是处于一种很紧张的状态中,后来逐渐克服了那种心理,对自己的课也就有了信心。以后,我要加强这方面的锻炼,多参加一些类似的活动。

  (4)教学改进:教学中,我们应该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充分体现他们的主题地位,由单纯的传授式教学转变为主动求知,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般情况下,用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

  

  2.用大剂量的射线杀死大鼠体内全部的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就失去了特异性免疫功能。若使该鼠重新获得免疫功能(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给其输入( )

  A.T淋巴细胞 B. B淋巴细胞

  C.其它的白细胞 D.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3.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在流感再次流行时,却又患了流感,这其中不可能的原因是( )

  A.流感病毒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

  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是不同的类型

  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

  4.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敏反应一般会损伤组织

  B.反应特点是发病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T细胞是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

  D.过敏反应只发生在皮肤及呼吸道

  5.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蛋白质   D.HIV感染人体所有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下降

  6.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A.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 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 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 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7.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    B.    C.    D.

  8.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 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9. 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  )

  A.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

  B. 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

  C.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

  D. 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10.关于抗体的产生、特性和作用等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抗毒素是抗体

  B.抗体都能被蛋白酶分解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对自身成分起免疫反应

  11.有关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有些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发挥主要作用,有些免疫反应中,细胞免疫发挥主要作用  B.在病毒感染中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传播,是通过体液免疫完成的  C.结合杆菌、麻风杆菌等胞内寄生菌引起的感染,只靠细胞免疫不能阻止他们对宿主的侵害  D.由于效应T细胞导致靶细胞的裂解和死亡,所以效应T细胞是对人体有不利作用的细胞

  图文音视频素材来源网络,本公众号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点个在看,谢谢鼓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