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做心理咨询合适吗?
荣新奇教授工作室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访,他们都有着各自的心理疑问和生活困扰。从青少年,到成年、中老年人,通过对个人、对伴侣、对家庭的形式寻求帮助,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来做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有些是带着儿童前来咨询,以亲子的形式进行咨询。
很多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小朋友也需要做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做心理咨询合适吗?
1. 大人的世界很复杂,孩子的心理也需要被关注和理解!
家长最在意的,往往是孩子开始出现行为问题时,例如孩子变得容易发脾气、上课不专心成绩下滑,甚至有偷窃、不顺从等行为。当孩子的行为发生剧变时,家长心里着急是很能理解的,但许多家长却会认定孩子就是“学坏了”,下意识地训斥或惩罚,这样一来可能错过了理解孩子的机会,若孩子受了几次指责,往后遇到困难可能不愿意再求助父母。
或许孩子出现这些行为变化,是内心遇到了什么困难,反而可能是需要协助和予以引导的时机。此时,通过咨询,关注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内在,从旁引导,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2. 身心快速成长,内在的复杂度未必跟得上这样的成长。
儿童时期的孩子正面临身体和心理的快速成长,但此刻大脑的复杂度并不一定能跟得上成长过程。不同发展阶段则会呈现不同的心理特征,因此需要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符合其年龄,引导孩子成长。
而当今最让家长头疼的网瘾问题,更加速了这个孩子成长和大脑发展的落差,孩子长时间暴露在杂乱的网络环境中,很难确保孩子有足够的能力去消化这些内容,也难避免孩子是否会有误解,时刻都需要有人去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内心,而了解与关注内心,也就是咨询需要做事情之一。
3. 孩子的生活处处是挑战,感受却未必懂得说出口。
孩子成长的过程,势必要面临一连串的问题。亲子冲突、家庭变故、校园适应、人际交友等等,对孩子来说处处是新的烦恼和挑战,未必能完全应对。其次,儿童时期语言的发展尚未完善,孩子未必能通过语言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感受,更多时候是通过“外在行为“反映出来的。
例如:常看见孩子会咬指甲,这可能是焦虑的行为表现,但孩子未必能说清楚经历了什么,因而无法充分表达,不自觉地用咬指甲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焦虑感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儿童咨询师治疗下,通过儿童咨询师的引导,帮助孩子去发现潜在的感受、协助梳理,便格外重要。
咨询师在儿童心理咨询,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对孩子、家庭会有哪些作用?且听儿童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一一道来。
1.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引导表达想法和感受。
前面我们说到孩子可能不了解自己内在世界发生了什么,或不知道如何说清楚,通常家长便会难以察觉或提供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咨询师通常会使用游戏,或绘画等艺术性协助,通过活动去贴近孩子的内在,协助他们去认识自己的内在世界,孩子就有机会以象征性、非口语的方式,重新经验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
有时,儿童咨询师也会像翻译员一样,会用语言帮孩子说出来,进而协助孩子重新整理这些感受和想法,进而练习说出口。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持续地感受到被关心和接纳,也会培养孩子对自己心理感受的关注,慢慢地也学会尊重自己,进而更有力量和方法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2. 评估孩子的发展阶段及行为问题。
从孩子一进到咨询室中,评估就已经开始,从观察孩子如何选择位置坐下,与咨询师的互动,如何选择咨询的媒材,玩游戏的样子等等,通过这些行为的观察、问诊,来判断孩子目前的身心发展和问题,确定孩子所需的帮助。
例如当孩子进到学龄阶段,就会特别留意孩子在咨询室内外的人际互动,如何表现与人互动的需求,能否适当地解读他人的语言,和表达自身的感受等,有时也会通过心理测验,来评估孩子在生活上的适应、人际或情绪感受等面向的问题。
3.提供亲职咨询,与家长合作协助孩子。
与儿童进行咨询工作时,会将亲职功能视为孩子行为问题的其中一项保护因子。当家庭有足够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也具备管教子女的知识和能力时,将有助于孩子行为问题的改善,所以家庭功能也会是主要的评估项目之一。
例如:当孩子有心理上的困扰时,家长是否能提供给孩子适当的协助和引导?亲子关系常有冲突,家长如何使用有效的沟通方式来和孩子互动?面对不同特质的孩子,家长的教养策略是否合适?
必要时,心理咨询师、催眠师会提供亲职咨询,和家长一起讨论在教养上碰到的困难。通过在治疗室里,和孩子的互动中搜集孩子的行为信息,并将这些观察反馈给家长,这将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的行为问题,协助建立合适的教养策略,培养对孩子成长更有帮助的亲子关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