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走向:共存还是清零?规律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本来实在不太想说这个话题,很敏感,一些人动辄把科学问题泛政治化。但某些人发表的观点太不像话,胡说一些完全违背自然规律的反科学观点,还义正辞严,就忍不住还是来说说。

  

  这个肆虐了数年的新冠病毒未来如何走向,有其自然规律,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首先说下病毒的特点

  所有病毒一旦流行是无法完全消灭的,因为它们存在于自然界每个角落,蛰伏和寻找机会。所有的病毒开始都是凶猛的,它们很贪婪地想摧毁一切,但结果就是很快与宿主同归于尽。

  病毒不能算作生物,是一种介于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非细胞特殊存在。它们没有能够自我存活和繁殖的细胞,而只是一小段DNA或RNA分子,在没有接触宿主前,它们都是死的。只有当它们有机会钻进宿主的细胞里,才能活过来,并利用细胞里的营养复制繁殖自己,慢慢让宿主细胞自己营养缺乏而死去。

  

  在宿主细胞死之前,这群病毒就蜂拥而出,分别钻入新的细胞继续繁殖,渐渐就将生物机体整个弄死了。宿主死亡后,病毒没有了营养,就重新成为一个没有生命的分子,成为一具非细胞尸体。

  病毒本能上当然也想活得更久一些,最好的办法就是与宿主共存。由此,病毒就会不断进化和变异。要达到这个目的,病毒进化的方向就是渐渐减小毒性,实际上就是复制繁殖得慢一些,慢慢享用宿主的营养。

  这也就给了宿主机会,让宿主生命能够活得更长时间,或与病毒一直共存下去,直到自然死亡。因此,未来的人类与新冠病毒共存是一个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谁有多少钱或有多大势力能够改变的。

  历史上的病毒都是从凶恶逐步变温和,但永远不灭

  世界上出现的许多以人类为宿主的病毒,都是由强变弱,活得越来越长久。比如流感、艾滋病、埃博拉、乙肝等病毒,这些病毒刚开始来势都很凶猛,感染传播快,死亡率很高;但现在都有变弱的趋势,许多病毒已经与人类共存。

  如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横扫了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塞内加尔、坦桑尼亚、阿尔及利亚、津巴布韦、南非、印度和印尼等许多国家,死亡人数达到5000万到1亿。

  这就是流感病毒导致的。现在的流感病毒虽然已经弱化,但危害依然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每年流感大流行依然会导致高达65万人死亡。当然这些死亡的人中,主要还是有各种基础病以及老幼体弱者。

  

  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篇论文,通过分析我国2010年到2011年和2014年到2015年之间的流感死亡率,远远高于官方统计数据,每年死于流感的人数有8.8万人之多。

  所以,某些人总认为流感无所谓,听说新冠病毒变弱变成流感差不多就嗤之以鼻,认为是无稽之谈,其实这是一种无知。从上面流感的死亡数据看,即便新冠病毒变弱得和流感病毒差不多,危害也还是很大的。

  一些西方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现在的新冠病毒变异得已经越来越弱,死亡率已经低于流感。如英国政府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德尔塔变种占主导地位时,感染死亡率约为0.2%;随着奥密克戎的爆发,新冠的致死率已经下降了7倍,仅为0.03%。

  相比之下,季节性流感死亡率介于0.01~0.05之间,这说明新冠病毒已经变得和流感差不多了。

  当前的疫情处于关键时期,如何走向?

  新冠病毒流行已经快3年了,将整个世界弄得乌烟瘴气,疲惫不堪,且损失巨大。现在一方面这个病毒的传染性一点没有减弱,且还在加强;另一方面毒性大大减弱,重症率和死亡率大大下降,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前的防疫措施如何进行,世界出现了分歧。

  有些国家已经放开管控,让生活归于正常化。如韩国,将新冠病毒流行降级为乙类传染病,也有的完全放开,像流感一样对待,而流感属于丙类传染病;我国却一直坚持实行动态清零政策。所谓动态清零,就是当出现本土病例时,通过综合防控措施快速扑灭疫情。

  孰是孰非,现在社会上争议很大。我认为,不管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减少病毒的危害,让人们更好地生活。我们执行的动态清零政策没有错,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各地有各地的特点,也有一些不足和失误之处。我支持国家这种防控措施,但也希望能够改进方法,做得更好。

  

  那么严防死守的封控能够最终完全阻隔病毒的入侵吗?我的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前面说了病毒是不会绝迹的,只要有机会就会卷土重来。我们不管封控多久,总有一天要放开,就还是要过这一关。

  由于病毒感染很难治疗,因此一般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预防。预防一般有三种方式,即:1、封控,不让病毒靠近;2、疫苗免疫,就是通过注射疫苗星等免疫屏障;3、群体免疫,就是让病毒过一遍,身体产生抗体,对病毒免疫。

  但封控永远只能是临时措施,因为病毒无法消灭,而人类终究还是要活动,社会还是要运行的,总要放开,没有取得免疫屏障的人一定还是会感染。因此终极防控措施还是建立免疫屏障,让人体能够抵御病毒侵害。

  结局必须是放开,但时机很重要

  我认为终究是要放开的,只是放开的时间和时机很重要。我想这个时机到来时至少应该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病毒变得很弱了,感染后的重症和死亡率很低;二是群体免疫屏障已经建立,建立得越广泛越好;三是社会资源能够有效应对病毒流行的后果。

  现在病毒变弱,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率都很低了,这个条件似乎已经具备了,那么群体免疫屏障是否建立起来了呢?还有一旦放开,社会资源足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行后果吗?这是国家层面的事,我们无法置喙。

  但是依靠接种疫苗还是群体自然免疫更好,世界各有看法。在我国,不少人认为群体免疫的风险比较大,西方国家死亡率很高,就归咎于所谓群体免疫。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封控不严导致的感染确诊率很高,所以死亡绝对值就大,实际上死亡率高不高呢?

  

  根据澎湃网今天公布的疫情数据,美国累计确诊80732919人,累计死亡989328人,死亡率约为1.23%;英国累计确诊22033382人,累计死亡172498人,死亡率约为0.8%;中国累计确诊538839人,累计死亡14687人,死亡率约为2.7%。

  从上述疫情数据来看,我国的死亡率并不比英美低,且高出不少,只是确诊人数大大低于英美。我国人数比英美加起来还多几倍,确诊人数却只有英美加起来的5.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严防死守的封控措施成就巨大。

  但未来总有一天要解封,也要回归社会,进入正常的经济社会生活,新冠病毒还会卷土重来吗?我想会的。由于新冠病毒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染性特强,现在的奥密克戎,虽然病毒变弱了,但传染性一点也不差,甚至更强了。这样,未来没接种疫苗,或者接种后免疫屏障也没建立起来的人,一定还会至少感染一次新冠病毒。

  我们唯一可以寄望的是,新冠病毒越来越弱,接种疫苗的人越来越多,加强针真正的有效。这样就会少感染,或感染后症状轻微甚至无症状,死亡率极小。

  现在,世界上一些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都已经解除社交禁令,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我们什么时候能够盼来这一天呢?我相信国家也在等待这个时机,希望这一天能够早一些到来。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行为,敬请理解合作。

  延伸阅读

  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反对所谓“病毒共存”等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