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了会怎样?6位新冠病毒感染者自述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措施。12月7日,“京10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实行。北京市卫健委提醒,要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继续提高防控意识。
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如何?普通人感染有什么样的症状?类似问题经常被问及。
海淀融媒记者电话采访了
多位新冠病毒感染者
了解他们经历了什么
感染后有什么样的症状
如何居家治疗
有哪些实用的建议
01
做好心理建设非常重要
“我今年45岁,平均一周锻炼一次,平均每天运动的步数在1.5万步以上,运动频次还是可以的。我一开始有两天不太舒服,第三天抗原自测阳性。”冀先生说道。
“感染后的前三天,整体的症状比普通流感严重一些,一般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候,发烧了3天,最高温度39度,这期间我吃了退烧药和止咳药,补充睡眠,最主要的是大量喝热水,每天差不多要喝2到3升,想通过自身的人体循环机制把病毒排出去,现在看来对我还是有作用的,第三四天自身感觉就退烧了。”感染后的第5天,冀先生的身体状态大致回到了此前的状态。“唯一不同的是,断断续续咳嗽了两周,别的症状已经没有了。”冀先生说道。
在电话采访中,冀先生多次提到:多喝水、做好防护、做好心理建设。“做好心理建设很重要,做好防护可以减少感染的风险,但没办法万无一失,整个人放松,做好了心理准备就不会那么慌了,万一确诊了也可以坦然面对,战胜病毒,靠自身的抗体、免疫力,也要靠一个好心态,有了正确的认知,就好了一半了,再加上积极治疗,其实没那么可怕。”
冀先生也进一步强调,症状因人而异,与自身抵抗力、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对比自身,“我个人没有味觉、嗅觉的减弱情况,我饮食上也没有特别刻意,但每天都会喝橙汁、补充一些维生素,同时注意不吃羊肉、海鲜等发物,饮食清淡,吃饱吃好才有力气。”
在日常防护中,冀先生也会提醒身边人,切记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与他人保持一定社交距离。“勤洗手、及时更换口罩等防护举措已被大家知晓,我身边有朋友的习惯非常好,洗鼻器或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以清理附着在鼻腔上病毒,我现在也在用这样的方式增强个人清洁。”
02
加强锻炼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我今年40岁,我以前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比较不错,我平均一周运动4次,每次1.5到2个小时。”12月8日,杨先生觉得头晕、恍惚,做了抗原检测呈阳性。“我就立马吃了点药,捂着被子睡觉了。晚上11点多,感觉漏在外面的胳膊很凉,有点冷,经过体温测量38.9度,我就立马吃了退烧药,今天早晨一量37度多一点,有点低烧,除了有点乏之外,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杨先生说道。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日常生活中,杨先生每天6点起床,按时吃饭、忙碌工作,中午有午睡习惯,每天下午5点左右开始健身,晚上10点多准时休息,很少熬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状,增强抵抗力可以让症状轻一点。”杨先生说道。
28岁的郭先生与20岁的刘先生,在生活中会打打泰拳、经常健身。“我之前发烧前眼睛会肿。前几天我眼睛肿了,就觉得坏了,果然第二天发烧了,比较严重,42度,我还以为体温计坏了呢,但体感没有那么差,跟发烧37度多一样,没有特别不舒服,有点咳嗽、头疼,也没有流鼻涕,我就吃了点退烧药、消炎药,捂汗睡了一觉,第三天一早就正常了,也不发烧了、味觉嗅觉也都好好的,我感觉多多少少跟抵抗力有关。我好了差不多3周了,也没什么不同,感觉饭量比之前还大了。”郭先生说道。
刘先生症状持续了两三天。“前两天上午不太舒服,头疼发烧,早晨吃点药,上午就好了,第三天以后就没别的感觉了,目前为止也没有别的症状,很正常了。”
03
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不能轻视
记者联系到陈先生时,叮嘱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能因为好一点就把药停了。“我今年40岁了,平时也有锻炼,但频次不高,每个月锻炼两三次,我一开始有点轻视了,没重视,有些症状是严重一些,尤其是前三天,我都发烧在40度左右,晚上身上也会疼,肺部也隐隐作痛,就抓紧吃了药,不知是药物原因还是什么原因,这几天还伴有腹泻。我的几个朋友也有阳性的,我的症状基本上是比较严重的,味觉丧失了20%,转阴后吃了常吃的羊肉面,尝不到膻味儿了。”陈先生说道。
“有症状了以后,要及时吃药,千万不能拖,刚开始那几天腿疼、有痰、咳嗽,身体乏力,走一会儿就累,我吃了好几天的药。虽说症状因人而异,千万不能因为症状好一点就立马停药。戴口罩是最重要的,减少确诊几率,增强免疫力也是减轻症状的一种方式。”陈先生强调。
04
良好的生活习惯很重要
40岁的李女士是防护措施较好、症状较轻的一位。“我就是像轻微的感冒,37度的低烧,嗓子有点不舒服,刚有点不舒服我就吃药了,再加上平时喜欢喝白开水、喝茶、喝牛奶,也不喜欢喝饮料,每周都要运动几次,饮食也比较清淡,两三天就好了,现在也跟之前没什么差别,也没有所谓的后遗症。”
在采访中,提及最多的就是防护好,正确佩戴口罩,尤其是注意手部清洁,常备手消、酒精等消毒用品;其次,要放平心态,从心理上避免过度紧张,从行动上注意防护;再次,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运动、提高免疫力,多喝水、饮食规律。
记者:李洪亚
编辑:罗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