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复阳”传染性极低,与“二次感染”不同
新华社北京12月20日电(记者李恒、张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2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复阳”应该叫再检出,实际病毒核酸还持续存在,只是因为检测方法和采样方法及排毒的间歇性,导致“时阳时阴”的情况。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是否“复阳”应该用核酸检测作为标准。
王贵强解释,“复阳”有很多原因,在采集样本的时候可能采集得不规范,导致假阴性;病人在恢复期的时候,可能残留一些核酸的片段,也会出现检测阳性。目前,用抗原做检测,如果抗原阴性,然后核酸检测阳性,这种情况不叫“复阳”。
王贵强说,从传染性来看,既往大量研究并没有在“复阳”的病人体内分离到病毒,也没有发现其导致病毒进一步传播。从危害性来看,“复阳”的人群基本没有症状,只是核酸阳性,个别患者会出现咳嗽等残留症状。总体来看,“复阳”是新冠病毒感染相对常见的一种情况,传染性极低,不必恐慌。
感染新冠病毒恢复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次被感染,称为 “二次感染”。“目前从数据来看,奥密克戎毒株 ‘二次感染’风险高于原来的毒株,包括德尔塔和原始毒株。”王贵强介绍,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说感染以后很快“二次感染”,同一毒株的“二次感染”概率是极低的。即使感染了,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般都是轻型。
王贵强说,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可以有效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国外有项研究发现,疫苗接种可以降低“二次感染”的发生,感染以后也能降低住院的概率。所以,老年人和有基础病的人群要加强疫苗接种。(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