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云夜读】天津这些口袋公园建好了|元旦假期首日火车票周六开售|钟南山:越晚阳性

    天津市如期完成2022年50个口袋公园建设计划

  近日,今年天津市计划建设的50个口袋公园已全部完工,累计种植各类乔灌木约3303株,栽种地被植物18194平方米,栽植绿篱814平方米,铺装草皮3889平方米,完成园路铺装14885平方米。

  据介绍,今年民心工程中关于城市公园建设的重点是从市级、区级的大型公园向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延伸,在设计上遵循“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的理念,注重细节和人性化考虑,增强服务性和功能性,在服务周边群众的同时,延长了我市公园服务半径。

    在工程建设中,口袋公园注重完善配套设施、合理安排活动空间、增设体育健身、休闲娱乐设施,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和无障碍设施改造。在日常养护管理中,天津市城管委积极指导各区城市管理委园林绿化部门严格按照《天津市公园条例》对辖区内的口袋公园进行养护管理,保持口袋公园植物长势良好,花草配置美观。

  近日,天津市城管委相关部门正在与各区人民政府积极对接,着手准备2023年口袋公园的建设工作,预计全市口袋公园建设提升总数不少于50个。

  网络热评:方寸之间 尽显绿色发展

  ————————————

  京津冀PM2.5平均浓度与十年前相比降幅达60%以上

  记者从京津冀生态环境联防联建联治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三地生态环境部门逐步建立完善协同机制,联合立法、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协同治污,推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空气质量方面,2021年三地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步入“30+”阶段;2022年以来,三地PM2.5平均浓度继续同比下降,与2013年相比降幅均达到60%以上;重污染天数均大幅消减、优良天数大幅增加。水环境质量方面,三地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均动态达到“十四五”国家目标要求,且全面消除劣V类断面。生态质量方面,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高。

  网络热评:京津冀 同发展 共生态

  ————————————

  天津市首座冷链重卡换电站建成试运营

  近日,天津市首座专业服务冷链园区的重卡换电站——由中国中化下属金茂碳中和公司在东疆京津物流园区投建的驿路优电重卡换电站工程建成并开始试运营。这是东疆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布局绿色交通产业生态链的一项重要举措。

  以往,新能源重卡在东疆完成一次充电需要8小时,新能源重卡的整体能源利用率不足60%。换电站建成后依托其独立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在3至5分钟内完成单次换电,新能源重卡的能源利用率将提升至100%。并且换电站在实现无人自动换电的同时,可完成实时监控工作电压、电池状态、车辆运行数据等功能。换电站投入运营后,将依托东疆冷链产业园区,重点以冷链货物运输为应用场景,加强关键技术研发,形成布局合理、科学高效的换电基础设施体系。换电站的建成运营将大幅度降低新能源车辆运输运营成本,为东疆辖区内企业替换新能源车辆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助力东疆碳中和目标达成与天津港零碳码头建设。

  东疆将围绕已建成的重卡换电站,以实现国家“双碳”战略为目标,加强区港联动,进一步扩展到绿色低碳上下游产业,通过东疆在冷链运输、车辆租赁、电池银行、绿色金融等产业领域内的创新优势,打造东疆模式下的新能源试点方案,助力天津港实现零碳码头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东疆碳达峰新模式。

  网络热评:点赞大天津

    长二丁火箭成功发射 中国长征火箭年发射次数首次迈上50大关

  北京时间12月15日2时2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六号卫星。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2022年的第50次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首次迈上50大关。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二级运载火箭,具有可靠性高、经济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可支持单星、多星并联、串联、搭载等多种形式的发射需求。其太阳同步圆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3吨(轨道高度700公里)。

    2022年度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圆满完成了15次发射任务,刷新型号年度发射次数的新纪录,创造了国内单一运载型号年度发射量的里程碑。自1992年8月9日成功首飞以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取得了72次任务全胜的战绩。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55次飞行。

  网络热评:这就是传说中的“太空通勤”吧

  ————————————

  北斗超越GPS主导国内导航定位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提到,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民用导航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数据显示,导航平均每次定位调用的卫星数量中,北斗卫星最多,较排名第二的GPS多出30%,已超越GPS全面主导国内导航应用定位。

  网络热评:时间会给你答案

  ————————————

  我国建造的全球最大双箱梁起重机引航出江

  12月15日,载有我国建造的4台全球最大双箱梁起重机的荷兰籍“巴芬”轮,在长江引航中心南通引航站4名引航员的引领下,缓缓离开码头,驶往美国东海岸第二大集装箱港口——萨凡纳港。

    据了解,“巴芬”轮本航次装载的4台超大型双箱梁起重机货物总价值约2.3亿元,每台双箱梁起重机重约1850吨,工作状态下的总高度达90.7米,前伸距长达70米,后伸距长达25.9米,轨距39.624米,该机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装卸双箱梁起重机,重点用于24000标箱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运输船的装卸。

  4台超大型双箱梁起重机“伸缩”装船后,“巴芬”轮最大宽度达159.332米,此举刷新了长江国际航行船舶最大宽度的纪录。

  网络热评:中国制造 世界驰名

  ————————————

  元旦假期首日火车票本周六开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23年元旦放假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星期六)至2023年1月2日(星期一),共3天。按照当前铁路客票预售期规定,12月17日(本周六)起,旅客可以通过12306网站、App等购买元旦假期首日火车票,12月19日可购买元旦假期最后一日火车票。

  今年过年较早,春节假期安排为1月21日(除夕)至27日放假调休,共7天。根据以往出行规律,春节前3天的火车票最为抢手。按照当前预售期规定,1月5日可以购买1月19日(腊月二十八)火车票,1月6日可以购买1月20日(腊月二十九)火车票,1月7日可以购买1月21日(除夕)当日火车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火车站车票网上起售时间并不相同,旅客需根据自己购票的车站查询购票具体时间,提前做好准备,以免错过购票时间。

  网络热评:归心似箭

  ————————————

  扩内需、优化投资结构 未来怎么干?中央发文明确这些重点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

  关于“优化投资结构,拓展投资空间”,《纲要》明确,要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制造业投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投资、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网络热评:投资利国 实业兴邦

  ————————————

  钟南山:越晚阳性,症状可能越轻

  12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感染新冠是一个自然规律,大家并不是主动要去得病,但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很强,是大概率会感染。不过感染的时间拖得越晚,估计感染后出现“辛苦”症状的机会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是这样。他表示,还是要以预防为主。“我相信到最后,会越来越多感染者是无症状。”

  网络热评:做好防护 避免中招

  ————————————

  如何应对返乡潮?如何提升基层应对能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回应

  今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医疗服务保障有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有关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同志和基层医生代表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现场回答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提升基层应对能力等相关方面问题。

  网络热评:科学应对 联防联控

  ————————————

  进京不用落地检了!进出京客运班车陆续恢复

  今天,交通运输部发布进一步落实进京客运疫情防控优化措施:

  有序恢复进京道路客运服务

  北京市及相关省份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落实“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的要求,积极有序渐进恢复进出京道路客运班车和省际旅游包车服务。

  取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及“落地检”要求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客运站及客运经营者对通过道路客运班线和包车、跨城公交、出租车(含网约车)进京的乘客合理安排出行,北京市交通委要积极配合北京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取消“落地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

  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客运站及客运经营者强化从业人员防护,严格落实客运站一线从业人员及客运车辆司乘人员定期核酸检测和每日健康监测要求。加强进京道路客运防疫管理,提醒旅客在进站、乘车、途中等全程佩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网络热评:精准防疫 保障出行

  ————————————

  寒潮蓝色预警 西北华北等地将先后降温 部分地区降幅可达10℃

    中央气象台12月15日06时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受强冷空气影响,预计,12月15日08时至12月17日08时,新疆沿天山地区和南疆盆地西部、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大部、江淮西部等地将先后降温6~8℃,其中,内蒙古西南部、甘肃东部、宁夏中部、陕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0℃。12月16日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秦岭-淮河一带,并将继续向我国南方地区推进。西北地区、华北西部和北部、黄淮东部、辽东半岛、江南北部等地将先后有4~6级偏北风,阵风7~9级;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将有7~9级风,阵风10~11级。

  网络热评:冷空气在我身边乱舞

  ————————————

  1—11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国家能源局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785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7%;第二产业用电量518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第三产业用电量135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1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0%。

  11月份,全社会用电量68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88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478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1097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854亿千瓦时。

  网络热评:产业发展添动力

  ————————————

  送别!“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院士逝世

    光纤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赵梓森,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赵梓森是我国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奠基人和公认的开拓者。他“拉出”我国第一根实用型石英光纤;创立了我国光纤通信技术方案。他作为技术带头人的武汉邮科院,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光缆通信工程和连通全国的光纤通信线路,为我国光纤通信在高新技术中成为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最小的领域之一作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光纤之父”。他还是“中国光谷”的主要倡导者,更是“中国光谷”的推动者。

  网络热评:赵老千古 一路走好

  ————————————

  最新自然指数:美中英德日居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前五强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5日发布消息称,本周上线的《自然》增刊 “2022年自然指数-生物医学科学” ,根据自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文章份额,显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生物医学研究上的产出变化,尤其是在新冠大流行期间。美国、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是2015-2021年生物医学科学领域的前五强。

  根据自然指数,在生物医学方面领先的国家中,中国、英国、荷兰和以色列自2019年以来的文章份额一直持续增长。另外,2021年生物医学领域的机构前5强,中国科学院上榜;前50强中,还有7家中国研究机构:北京大学(第24位)、浙江大学(第30位)、上海交通大学(第33位)、中山大学(第45位)、中国科学院大学(第46位)、复旦大学(第49位)和清华大学(第50位)。

  在科研合作方面,哈佛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在其国内和全球都展现了影响力。2015-2021年,两组最领先的国内生物医学合作关系分别是: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哈佛大学和苏黎世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之间的伙伴关系,则是两组最领先的国际生物医学合作。

  网络热评:科技强国 科教兴国

  ————————————

  普京: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下降约2.5%

  当地时间12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到2022年底,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预计将下降约2.5%。

  网络热评:痛苦是战争永恒的主题

    未来一周北方多地开启“冻干”模式,一文了解这些补水妙招

  12月以来,全国大部干燥持续,多地小伙伴们都体验到了静电带来的触碰恐惧。不过好消息的是,今天(12月15日)新一股强冷空气来袭,将给江南、华南、西南等部分地区带来降水,干燥程度有所缓和,但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一些北方城市未来一周仍将继续维持干燥。为何近期冷空气活跃全国大部却依旧少雨干燥?都有哪些缓解干燥的小妙招?一起来看看。

  12月以来全国大部降水稀少 未来一周黄河以北地区干燥难以缓和

  12月以来,全国大部维持雨雪稀少的天气格局,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降水零散分布在西南地区东部、华南西部、江淮、江南部分地区以及新疆北部、东北等地。

    近期,有不少地方的网友都体验到了噼里啪啦的静电,尤其是身处北方地区的小伙伴们,更是感受颇深。昨天午后,华北、黄淮、西北大部、东北地区中部和南部以及江淮、江汉、江南北部和西部、华南西部等地相对湿度都不足40%,尤其是华北中部和南部、黄淮中部等地相对湿度甚至不足30%,天气十分干燥。

  大城市中,北京常年12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在45%左右,今年12月11日至14日连续4天平均相对湿度都不足30%。郑州常年12月中旬平均相对湿度是56.2%,而12月13日当地平均相对湿度仅有18.8%,简直是要干燥到开裂的节奏。

  为何近期冷空气活跃,全国大部降水依然偏少,干燥天气持续?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近期我国大部地区都处于偏北气流的控制下,水汽条件不好,因此即使冷空气频繁来袭,也主要以降温为主,没有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再加上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大多是干冷气团,在它们的控制下,华北、黄淮以及内蒙古等地相对湿度都比较低。

  好消息是,今天开始新一轮强冷空气上线,预计明天前后,黄河以南至江南北部、西南大部、江南东部和华南等地将迎来降水天气,这些地方的相对湿度也会随之增大,干燥程度有所缓和。但在黄河以北地区,如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地,未来一周降水依然稀少,干燥仍将维持。

  北方城市均上榜常年冬季最干燥十大城市 快来GET这些补水方法

  从常年(1991至2020年)国家气象站冬季平均最小相对湿度统计数据来看,全国最干燥的前十名城市均在北方。拉萨气候属高原温带气候区,由于海拔高、冬季降水量少且平均日照时间长,即使产生降水也容易蒸发,拉萨位列全国干燥城市排行榜第一当之无愧。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华北地区秋冬季节本就雨雪稀少,水汽条件差,且冬季更容易受寒冷干燥的冷空气影响,湿度低,因此也是十分干燥。

    冬季除了寒冷,人们还常常感觉很干燥,口唇干裂、皮肤瘙痒甚至起皮,往往多喝水也难以缓解这些症状。冬季人体皮肤血管收缩,代谢低下,皮肤含水量减少、含脂量降低,此时建议大家洗脸后利用补水喷雾、保湿乳霜以及面膜来提高皮肤含水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洗脸水不要过热,面膜一周3次左右即可。饮食上适当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羹、雪梨蜂蜜水等,也可以起到对抗燥邪的作用。

  在天气更为干燥的北方地区,还可以通过给室内空气增加湿度,达到缓解干燥的目的。最常见的就是加湿器,不过要注意的是,加湿器中需添加纯净水,还要定期清洁加湿器,以防滋生病菌引发呼吸道等疾病。此外,暖气房中还可以将窗帘喷湿、放一盆清水等方法增加空气湿度。

  目前,全国多地新冠感染者增多,干燥的北方更容易加重嗓子不适的症状,除了吃药,建议大家此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营养,大量喝水,如电解质水、红糖姜茶等,同时做好室内通风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