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烧就吃药?关于发烧得8个谣言,也许你现在还在上当

  审阅者: 赵喜梅(北京市朝阳区妇幼保健院)

  作者: 李世华(北京市回民医院)

  每一位宝妈在育儿路上都是披荆斩棘,着实不易!但对于发烧这样常见的症状,宝妈们一定要避开以下这些误区或谣言哦!

  谣言1:宝宝发烧很危险,体温太高会烧坏脑子!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是人体的防御反射表现。

  当身体遭到致病菌入侵或是疾病伤害时,就会通过调高体温的方式“英勇应战”。

  如果这么智能的调节机制是用“烧坏脑子”来作为代价,那也不太划算了!

  但是,如果孩子年龄偏小(6个月-4岁)、体温过高(≥38.5℃),且正处于体温上升期(24小时内),家长就有必要采取一定的退热措施,以免孩子发生高热惊厥[1]。

  

  什么是高热惊厥?

  情况严重的高热惊厥确实会损伤到孩子的脑细胞,甚至引发癫痫、智力低下等不良后果[1]。

  因此,当孩子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首先不要惊慌,而是要做好孩子的退烧护理,包括将孩子安排在空气流通、温度(24℃~26℃)和湿度(45%~65%)适宜的舒适环境中,让孩子穿着要凉爽透气的衣服,为孩子准备营养丰富、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除此之外,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浴、温毛巾擦身体等方式帮助降温,在必要情况下,服用退烧药物。

  谣言2:宝宝发烧是正常的,上医院输液就是害宝宝

  不过,也不能任由体温飙升或长期高烧不退。很多家长听信传言,“宝宝发烧是正常的,上医院输液就是害宝宝”,而拖着不去医院,结果孩子得了大毛病。

  肺炎、气管炎、川崎病、血液病、风湿免疫病等严重的疾病都会引起孩子发烧,盲目在家退烧可能会延误治疗,所以当发现孩子哭闹难以安抚或者情绪萎靡、食欲不振,或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就应该提高警惕了。

  

  谣言3:孩子体温>37℃就是发烧

  哪有这么绝对啊!?

  孩子的正常腋窝温度在36.2℃-37.3℃之间,对于年龄偏小、刚做完运动、吃完奶、穿着较厚的孩子来说,温度可能会稍高一些,但一般来说不会超过37.3℃[2]。

  谣言4:水银玻璃体温计测体温最精准

  测量体温的工具,除了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还有电子式体温计和红外线体温计。

  对于年龄较小或因生病难受而不配合的孩子,可以使用红外线体温计测量体温,与传统的水银玻璃体温计几乎无差别。

  谣言5:物理降温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物理降温是儿童发热护理的重要部分。

  正确的物理降温包括:环境降温、减少衣物、温水擦拭等。

  具体的做法有:

  在室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开窗通风或打开空调,让环境温度降下来,一般保持在24℃~26℃即可;

  在孩子发烧期间,不要让孩子穿着过多的衣物或捂被子,否则会影响身体的热量散发;

  在孩子愿意配合的情况下,可以用温水沾湿毛巾后,为孩子进行身体擦拭,以达到带走热量、尽快降温的目的。

  谣言6:孩子发烧就要赶紧使用退烧药

  只有当孩子腋窝温度大于38.5℃,或者虽然没到38.5℃,但孩子有明显的精神状态不佳,比如烦躁、嗜睡、精神委靡等情况时,才可以考虑使用退烧药。

  需要注意的是,38.5℃只是一个参考数值,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孩子的精神状态。

  退烧药的选择主要有两种:一个是对乙酰氨基酚,另一个是布洛芬。它们都需要根据孩子的体重数值服用相应的剂量,且用药不可以超过每天4次.在无特殊情况时,不建议两种药物交替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适合3个月以上的孩子,每次给药按照10~15毫克/公斤体重进行计算,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布洛芬适合6个月以上的孩子,每次给药按照5~10毫克/公斤体重进行计算,建议在饭后服用[3]。

  

  谣言7:屁屁退热栓和退热贴,比口服退烧药更安全

  外用就一定比内服更安全?当然不是!

  首先,屁屁栓和口服用药的作用原理基本上是一样的,都需要药物进入血液系统后发挥药效,再通过肝脏进行代谢排出。

  相比之下孩子更容易接受口服用药,家长护理起来也更加方便,而且可以保证用药剂量的精准。所以,如果孩子没有特殊情况,应尽量经口服使用退烧药。

  其实,退热贴属于物理降温的一种,原理是通过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将热量带走以帮助散热,但由于退热贴的面积有限,因此退热的效果也比较有限,还不如使用温水擦拭来的更直接。

  谣言8:孩子发烧就要赶紧去医院

  很多人着急带孩子去医院,是怕耽误了孩子的病情,但又怕到医院后发生交叉感染。所以,孩子发烧要不要赶紧去医院,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决定。

  如果孩子是28天以内的新生儿,或是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无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无论发热的温度是高还是低,都应该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月龄在3~12个月之间,当孩子出现发热时,家长可以先在家观察半天到一天,回想一下可能的原因,穿多了?吃多了?打预防针了?看看有没有发烧以外的其他症状,比如精神不好、哭闹不止、嗜睡、吐奶等。如果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仍不见好转,应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只是单纯发热,无其他症状,可以先在家进行物理和药物降温,如果超过72小时后仍不见好转,再去医院就诊。但如果孩子除发热外,还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症状,如脸色苍白、皮疹、呕吐、腹泻、咳嗽、气喘、无法进食等,就应该尽快到医院就诊,查明引起发烧的病因,并进行对因治疗。

  对于以上这些发热护理误区,宝爸、宝妈们看完后一定要谨记,也可以转发给身边更多的家长们,让这些误区从此“淡出江湖”,让育儿之路可以更加平坦。

  

  --

  参考文献

  [1]. 王卫平. 儿科学.第9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2].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0(03):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

  [3]. 袁波, 张文兵.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效果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030(020):3549-3550.

  *本文内容为健康知识科普,不能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替代执业医师面诊,仅供参考。

  *本文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媒体转载,违规转载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

  *欢迎微信搜索并关注公众号“腾讯医典”,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