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特效药”宣布网上开售后,让人担忧的事情来了
01
网上最近热门的话题就是全国各地的“阳过”们,分享自己的感染经历。
大家甚至苦中作乐的编了不少段子:
满大街的人,都变成了“神雕大侠”。
感染过后,是“阳过”。
完全康复,是“阳康”。
多次感染,就是“王重阳”。
早上醒来,可能就成了安陵容,嗓子发不出声:
宝娟,宝娟,我的嗓子。
办公室直接改成“阴间办公室”。
还有各种买错药的。
是测新冠病毒,不是测非洲猪瘟。
在连花清瘟一盒难求的时候,有人发出了疑惑,明明还有很多存货啊!
姐们!清醒点,这是兽用的。
还有网友干脆自嘲:
以前买菜等封控,现在买菜等发烧。
调侃归调侃,但是得病这种事,还是能避则避吧。
毕竟很多人感染后,难受的让人难以忍受。
比如前两天,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一名男子感染后,嗓子干疼,喝水都喝不下去。
喉咙里仿佛放了把刀子,痛不欲生。
很多人都想,如果这个时候有“新冠特效药”就好了。
这不,12月13日晚,媒体发布称:
两款新冠口服药开始网售。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不少讨论。
一种声音是,想买来试试。
另一种声音是对药效和药价表示质疑。
还有一种声音是:
开售了估计也买不到。
因为自全面放开以来,抢药、高价买药成了许多人的日常。
不是因为药不够,而是因为有些人,心太坏了。
02
最近一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很多“异地购药攻略”。
帖子里,他们将跑腿软件定位修改到广西等地的偏远地区,购买药店布洛芬等再邮寄快递。
后来记者根据社交平台上提供的药店信息,将地址修改为新疆乌鲁木齐某地,最后显示目前该药店内布洛芬等多款退烧止痛类药物,均处于无货状态。
商家表示,最近确实收到多个外地订单,要求将药品通过快递寄出。
旅行菌本以为这是个“假消息”,却没想到,被当地药店给证实了。
当然,如果购药是为了自救,可以理解。
可是有不少人是利用平台的便利,以此囤药再高价卖出。
他们甚至还以此为傲,在平台晒出自己的“战利品”。
但他们不知,这炫耀的背后,有多少人因此陷入了困境。
就比如抢购最多的广西钦州地区吧。
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可以看出,这里少儿、老龄人口比重很高。
60岁以上人口就占了15.77%。
很多家里的年轻人出来务工,只留下老人和幼童。
他们对于网购这些“高科技”很陌生,所以这些药店对他们而言就是唯一的买药渠道。
有人说,这些地方人少,需求也少,我多买几盒怎么了?
优质医疗资源向来是“上大下小”,县城虽然人口少,但相应的药品供给也会少,物流更不方便。
只不过暂时没像大城市一样形成抢购风潮,所以还处于供需平衡的状态。
可一旦外面购药的数量突然增加,那么这种平衡关系会瞬间崩塌。
你以为“挖偏远小城墙角”没什么,但你挖走的可能是别人的救命药。
03
疫情3年,很多行业都不赚钱。
甚至还有不少人失业、破产...
所以能明白大家想赚钱的心情。
但是赚钱也应该合理合法合规,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前段时间,曾经毁誉参半的连花清瘟,身价暴涨一盒难求,成为被病毒恐慌支配的大众,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药。
不仅被疯抢到断货,在某销售平台的搜索量也增长了2000倍。
当然其价格也是贵到让人咋舌,一夜间就翻了三到四倍,涨幅高达240%。
平常只要30块钱一盒的48粒规格连花清瘟,现在卖到1020块钱。
甚至连一些线上的药店也开始做起了黑心买卖。
前些日子,旅行菌随手一搜,某药店平台的连花清瘟一盒竟然卖到了129元。
是平常的10倍。
这可能还不是最终价格,有的药店会根据需求灵活变动价格。
如果下单的人多了,还会继续涨...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最离谱的是你单买一种药还不行,有时还必须搭配其他药品。
12月10日,一女子在药店购买连花清瘟时,被店家告知:
不单卖,必须同时购买其余的5种药才行。
像不像一些商场的年终促销。
把一些陈年卖不出货品,打包销售,清清库存。
说句不好听的,爱马仕的配货还能自己挑选呢,这可好,直接剥夺你自主选择的权利。
有的药店更过分,甚至推出了“药品礼盒”和“药品花篮”。
售价更是高达888元。
以前出门串亲戚是送烟送酒送特产,现在是“送药”。
而且有些药可能还不见得用得着,着实讽刺。
当然这些都不是个例。
在网上搜一搜,各个地方都有类似的情况出现。
一些市民对这些药店进行举报,虽然它们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可依旧还有人继续发着“国难财”。
药品监管力度大了,捞不着油水了,奸商们就把目光放到了抗原身上。
在核酸逐渐退出我们的生活后,抗原成了“香饽饽”。
比如近日,不少广州市民都反映采购抗原试剂时遇到困难。
很多药店抗原试剂“一盒难求”,电商平台上,一盒20人份的抗原试剂卖到了328元,涨价逾400%。
即便涨价如此多,抗原依旧难求。
甚至有电商平台将抗原设为“预售产品”。
如某款25人份售价158元的抗原检测盒发货时间为1月18日至1月26日。
那么,抗原这么难买真的是因为生产的少么?
12月7日,在广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表示:
目前全市7家重点药品生产企业库存量超1000万盒,并且已经储备了30天的生产原料。
广州全市抗原检测试剂盒产能每天超过1000万人份。
按照道理说这样的生产力度,完全能保证大家对抗原的需求。
那为什么还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
曾经有关部门在网上找到一家卖抗原的销售商。
他们一开口就是“10万支起订,少了不发货”。
还公开发布信息称“今天不买,明天还要涨价”。
真是把“割韭菜”三个字,明明白白的写在了脸上。
这边数钞票数到手软,那另一边的“韭菜们”呢?
“求药无门,自生自灭”。
人们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性的良知,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脆弱的就像是风烛残雪。
风一吹,就灭了。
原来疫情3年,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人心。
04
忽然想到有句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过分的贪嗔痴妄,最终只会让你走入深渊。
其实这3年,有不少发国难财的例子。
从天价口罩到天价菜...
几乎在每个重要节点,都有人跳出来想要发横财。
但是结果都不太好。
有人哄抬口罩价格,一包7元的口罩涨到20元,最后领了150万元罚单!有人哄抬消毒产品价格,最终被罚50万元!还有今年,上海一超市白菜卖到了79元,最终被罚了10万元...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也是告诉所有人:趁乱发国难财的,没有好下场。
最近关于药品涨价的事情,国家也给出了回应,命令提出“九不得”。
很多城市也表明了态度,只要发现有哄抬价格的,一定严惩不贷。
目前已有多地药房被处罚。
当然除了国家出手外,大家也要有清楚的认知。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大家千万不要被一些不实的言论给迷失了心智。
还记得2011年,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恐慌么?
不少群众奔走各大超市抢盐。
那年一袋2.5的盐最后卖到了10元一袋。
结果呢,盐没派上用场,倒是让不少家庭一辈子不愁盐了。
同理,看到高价药也不要盲目买,可以找相关部门处理。
只有不上当,他们才没有“可乘之机”。
毕竟,龙王卖伞,终无晴日。
疫情几年,大家都不容易,没必要再给黑心商家送冤枉钱。
相信用不了多久,这场雨一定会停下,龙王的伞也终会滞销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