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紧急停课!取消期末考试,寒假时间不变,教学作出调整
12月17日,广州市发布关于2022年秋季学期12月19日起广州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的通告。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除了广州,为保护广大师生安全健康,南京、苏州、上海等多地也已经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作出调整。
广州通告称,根据当前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经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同意,现就2022年秋季学期12月19日起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安排,高二、高三年级学生继续以自愿为原则返校开展线下教学,未返校的学生同步开展线上教学。本学期中小学其他年级不再恢复线下教学,幼儿园不再安排幼儿返园。
高二、高三年级做好市高三调研测试、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及其他学科期末测试。未返校的其他年级,由学校组织线上期末质量测试,根据学情适当降低测试难度。义务教育阶段期末工作按照“双减”相关要求执行。
12月17日,南京市教育局发布消息,根据目前形势,结合南京市实际,南京幼儿园(含托育机构)自12月19日起停止幼儿入园。各相关机构加强线上家庭教育指导。
中小学校方面,自12月19日起,除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外,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正常到校上课,也可自愿申请居家学习。对于居家学习的学生,学校通过“线下教学同步直播+录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居家照护存在困难的学生及幼儿,可申请到校或到园。中小学校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线上教学,并提供看护服务。幼儿园(含托育机构)安排好保育和照护服务。中职学校、技工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参照中小学方案执行。
苏州市也对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调整,12月19日(周一)起,全市幼儿园(所)停止幼儿入园。居家照护存在困难的幼儿,可申请继续入园,各相关幼儿园(所)开设托管班,安排好照护服务,帮助家长解决困难。
12月19日(周一)起,小学各年级、初一、初二、高一年级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到校线下教学或居家线上教学。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正常到校上课,也可自愿申请居家学习,相关学校提供线上教学服务。各学校统筹组织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确保同样的教学效果和课程安排。居家的学生非必要不外出、不聚集。到校的学生,将通过抽样核酸检测和抗原自测,持续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参照中小学方案。
12月15日,徐州市发布消息,根据当前徐州市防疫形势,为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经教育、卫健部门会商研判,决定自12月19日起徐州全市幼儿园、托幼(托育)机构放寒假,下学期开学时间另行通知。如家庭确有看护困难,各相关幼儿园(所)应开设托管班,帮助家长解决困难。
12月15日,无锡市发布通知: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有关部署,为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安全健康,经研究,决定调整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安排:
1.12月19日起,全市小学各年级、初一、初二、高一年级转居家线上教学。
2. 全市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正常到校上课,也可自愿申请居家线上同步学习。
3. 各学校统筹组织好线上和线下教学,确保同样的教学效果和课程安排。在校的学生,继续按规定进行抽样核酸检测,持续加强师生员工健康监测。
全市中职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参照中小学方案执行(目前全市幼儿园已实施放假)。
常州:12月19日起,除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外,其他年级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据@常州教育 消息,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有关部署,结合常州市实际,经研究决定:
1.幼儿园自12月19日起停止幼儿入园。
2.普通中小学校自12月19日起,除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外,其他年级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3.初三、高二、高三年级学生可自愿申请居家线上学习。
4.居家照护存在困难的学生及幼儿,都可申请到校或到园。
职业学校、技工院校、特殊教育学校等可参照普通中小学执行。托育机构可参照幼儿园执行。
长沙:多所学校通知停止线下教学一直到期末
长沙市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通知,将从12月19日起到学期末停止线下教学,改为居家线上教学。线上课程安排、期末检测和寒假放假事宜,另行通知,请知悉。同时,学校向家长发出邀约,孩子居家期间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做好防护,非必要不外出聚集,上好线上课,严格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学习和生活,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长沙市雨花区泰禹小学、雨花区砂子塘魅力之城小学等学校也表示,依据学校目前因确诊病例停课班级数量情况,学校从12月19日到本学期期末停止线下教学,全校改为居家线上教学,期末检测和寒假放假具体事项,则需等待学校进一步通知。长沙市开福区第一小学拟从12月19日—12月23日开展线上教学,具体复课时间待定。
南昌:小学于12月19日放寒假
南昌通知,全市幼儿园于2022年12月12日、小学拟于12月19日放寒假;初中及高一、高二年级拟于12月26日放寒假。高三年级按原定计划,于2023年1月15日放寒假。
泉州:分阶段组织线上教学
1.12月16日,幼儿园、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特教学校结束本学期课程,学生有序离校。12月16日中职学校学生有序离校,12月19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2.12月23日下午,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有序离校。12月26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2023年1月7日学期结束。
3.12月30日下午,初中以及高中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有序离校。2023年1月3日起,安排组织线上教学,初中2023年1月7日学期结束,高中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4.2023年1月5日至8日,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照常进行,学生按选考科目返校参加考试。
5.高中三年级请各县(市、区)根据辖区内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在家长及学生自愿前提下实行在校封闭式管理和教学,2023年1月13日学生离校,2023年1月14日学期结束。
6.组织线上教学期间,各学校要关注师生的身心健康,做到劳逸结合,每天组织线上体育、音乐或阅读共读等活动。
7.各县(市、区)教育局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下,视属地疫情防控形势,可因地因校制宜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厦门:初二以下(含初二)已放寒假
厦门错峰安排不同学段期末教学工作,具体是:
2022年12月16日(星期五),全市幼儿园、小学、初一、初二、特教学校、中职学校学期结束。
2022年12月30日(星期五),初三、高一、高二学期结束。
2023年1月5-6日(星期四-星期五),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照常进行,学生返校参加考试。
2023年1月16日(星期一),高三学期结束。
关于高三教学工作安排方面,学校尽可能为高三师生积极创设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环境,2022年12月30日之后,有住宿条件的,可实行封闭式管理;无住宿条件的,可实行线上教学。教育主管部门表示,期末考试无法组织的,可于下学期开学初择期组织。此外,学期结束后,学校不组织闭学式、冬令营、研学、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
校外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福州: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中职学校、特教学校已放寒假
1.幼儿园、小学一二年级、中职学校、特教学校2022年12月16日学期结束,12月17日寒假开始。小学其余年级2022年12月23日学期结束,12月24日寒假开始。
2.初一、初二年级2022年12月30日学期结束,12月31日寒假开始。
3.高一年级2023年1月12日寒假开始。
4.高二年级2023年1月9日寒假开始。
5.初三、高三年级2023年1月14日前学期结束,具体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安排。
6.市属高校根据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优化高校期末教学安排有关要求执行。
7.以上安排视疫情形势,如有调整另行通知。
12月17日,上海市教委发布紧急停课通知,12月19日起,中小学校(除初三、高三),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幼儿园(含托育机构、托儿所)停止幼儿入园,中职校参照中小学方案。
上海市教委紧急通知
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调整
↓↓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有关部署,结合本市中小学幼儿园实际,为保护广大师生安全健康,经研究决定:
1.中小学校自12月19日起,除初三、高三年级外,全部调整为线上教学。
2.初三、高三年级学生正常到校上课,也可自愿申请居家学习。对于居家学习的学生,学校通过“线下教学同步直播+录播”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线上教学。
3.幼儿园(含托育机构、托儿所)自12月19日起停止幼儿入园。各相关部门加强科学育儿在线指导。
4.居家照护存在困难的学生及幼儿,都可申请到校或到园。中小学校安排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线上教学,并提供看护服务和午餐。幼儿园(含托育机构、托儿所)安排好保育和照护服务。
中职校参照中小学方案。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12月17日
针对家长关心的
期末考试和和寒假时间
市教委也进行了回应
1、期末考试时间有变化吗?
小学各年级取消本学期期末考试,可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其他年级鼓励结合学生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
2、放假时间有变化吗?
寒假放假时间不变,从2023年1月18日开始。
全年到校91天
2022年上海的娃是“命犯学习”吗,能在学校上课的日子还真没几天,临近期末考,又开始居家网课,全年到校仅只有91天。
第二学期校历
本市中小学统一于2023年2月15日开学,6月30日结束,全学期共20周。
暑假从7月1日开始
8月31日结束,共62天
感染高峰预测
12月16日,在2023环球时报年会生命健康分论坛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直言,现在疫情大幅度上升,且上升速度非常快,甚至出乎公共卫生专家的预料。
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根据传染病传播规律,要经历引入、扩散、上升、高峰、下降5个阶段。
综合来看,专家普遍认为,疫情或在一个月左右达到感染高峰。
有网友预测,上海第一波感染高峰到达日2022年12月24日,高峰结束日2023年1月18日,达峰进度19%。
来源:北京青年报、同城家长、澎湃新闻等
编辑: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