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要警惕!

  近日,“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登上了头条热榜第一名。

  

  据河南交通广播报道:各省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预测,有一定参考意义!

  近日,大数据专家通过百度搜索指数推演出了各地首轮感染峰值到来的时间,

  该预测模型曾在台湾、香港等地区得到过验证,有一定参考意义。

  透过地图可以发现,多数省市区第一波感染高峰期会出现在12月中下旬,而北方的感染比例比较高,其中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云南、四川、广东、辽宁等省份最先来到峰值,时间为12月20日之前;其次华南、华中、西北地区紧随其后,时间截止到月底,其他各省份峰值出现在1月份,一直到春节前。

  细细看来,全国第一波感染高峰时间段正好处在考研阶段和学生放假阶段,可以说苦了孩子。这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孩子,出门做好防护。

  另外,有专家还专门制定各大城市的感染速度数据统计,如下表

  

  通过表格可以明显看出,而且第一波感染速度会非常快,全国感染者将在半个月时间内就会触顶。这说明奥密克戎毒株传染速度极快,极强。不过,随着峰值到来后就会下降,而第一波感染结束也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

  总之,这个感染早晚都得来,这时候的放开也是权衡了多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至少避免了早期的致病力,避免了更多可能的人员伤亡。如今,对于我们每人来说,努力做好自我防护,不用过于恐慌,也不用过度囤药,更不应该抱怨;要坦然面对所有一切,积极乐观的生活,因为好的心态是最好的良药。

  

  给大家分享一个无症状感染者经历5天转阴的过程,可以借鉴。

  第一天低烧,轻微肌肉酸痛,吃连花清瘟或不吃;

  第二天高烧,迷糊,吃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穿插吃连花清瘟;

  第三天低烧或不烧,轻微嗓子疼,吃连花清瘟或不吃;

  第四天不烧,轻微嗓子疼;第五天,症状消失。

  专家研判:

  在一个多月内或达到感染高峰

  

  1、李兰娟:可能在一个多月内达到高峰

  2、张文宏:本次高峰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到来

  3、钟鸣:1个月之内达到感染峰值

  4、杨子峰:明年一月中上旬出现感染峰值

  有专家表示:

  最终可能80%-90%的人会经历感染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

  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护,尤其是老幼病残孕!

  在后新冠时代,每个人都有感染的可能。逃避,似乎已经成为了不可能。

  

  比病毒更可怕的,其实是恐惧!

  有人说,今年的春节,将迎来抗疫三年来最关键的时刻。

  春节,堪称一年一度地球上最大的人口大迁移。

  而新冠病毒在冬季的流行也会更严重。

  数亿人的返乡大潮,不同的人从五湖四海返回家中,将会是传播力惊人的变异毒株最兴奋的时刻。

  春节过后,医疗系统将会面临三年来最大的冲击。

  但其实,放开后的第一波冲击,已经到了。

  保定、北京、武汉、成都,发热门诊大排长龙。

  人数之多,触目惊心。

  

  部分地区的医务人员已经纷纷阳了。

  

  医院人手不足,医疗资源紧张,将成不争的事实。

  恐惧,充斥在每个人的心头。

  以至于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新冠囤药清单”、“预防药方”等在社交平台上疯传。

  不少网友也开始跟风囤药。

  一位广东地区的的网友在小某书上晒出自己所囤积的药物。

  图片所示,光是用于治疗发热与疼痛的药物,乙酰氨基酚就有10盒。

  还有3盒999牌的感冒灵颗粒。

  

  即便是药店趁机捆绑销售,买连花清瘟要搭配其他药品,不少人还是买了。

  每个人都拎着满满一大袋药,走出药店。

  

  甚至还有不少人抢占县城退烧药。

  

  最最离谱的是,还有人乱吃药。

  混吃7种感冒止咳药,导致全身长满脓疱。

  

  全面放开,混乱、担心、害怕……种种负面的情绪可以理解。

  但是,也不要过度焦虑和恐慌。

  要始终相信,国家会把各方影响和伤害减到最小。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个人的防护。

  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

  接种疫苗!符合条件尽快加强免疫!

  平时多喝水!健康膳食!加强身体锻炼!坚持规律作息!

  

  做好充足准备,“阳”了不恐慌!

  从11月11日的二十条颁布,到现在仅过去一个月。

  从12月7日的新十条颁布,到现在也仅过去几天时间。

  但是,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很快被感染”的事实。

  既然必须面对,逃避也没用。

  与其慌张恐惧,何不坦然自在地面对。

  全力迎战,做好准备!

  除了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也可以适当备点药。

  “囤”不可取,“备”是必要的。

  人民日报发了一张表,清晰地总结了新冠发病7日内的典型症状,以及推荐的对症常用药物。

  

  虽然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24种常用药物。

  但不是让你一股脑买回家的。

  主要准备以下几类药物,但要注意相同功效类别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

  

  小汤山方舱医院专家李侗曾,针对不同的症状,也推荐了不同的药物:

  

  总之抗原自测呈阳性,我们需要:

  保持冷静不慌张,自我隔离要及时,正确规律用药,多喝水多休息。

  如果出现了以下这些情况,则需要急诊就医!

  

  家里有小孩老人的,请收藏下面这几张图。

  ◆儿童新冠发病7日图

  

  ◆“儿童新冠小药箱”配置

  

  ◆老人新冠发病5大特点

  

  ◆老人感染新冠能否居家?

  

  “阳过”的家里该如何消杀才算“阳康”?

  北京地坛医院院感管理处处长卢联合表示:“阳过”居家康复后被家中物品感染的风险很小。

  家庭做好日常清洁即可,仅在特殊部位需要消毒。

  

  新冠三年,天亮了。

  现在,我们需要坦然面对现实,按照要求理性防控,科学治疗。

  大家一起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照顾好家人。

  熬过这个寒冬,前方就是春暖花开!

  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由绿卡图书整理,未找到原文出处。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管理员(QQ2712750795),我们会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