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感染、解读抗原“第二道杠”、“吞刀片”如何缓解等,热点问题解答——

  近期,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经过居家治疗后逐渐康复。为何有人转阴之后又短时期内复阳?复阳和重复感染有何区别?“阳”过之后,距离回归正常生活还有多远?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就相关问题予以解答。

  “阳了”为何会浑身酸痛?咽口水像“吞刀片”?

  最近,话题“阳了真的会浑身疼吗”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议。

  

  许多“阳过”的网友反映,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出现诸如嗓子疼、关节疼、肌肉酸疼等症状。

  

  

  为何身上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疼感?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作出解释:“主要是因为身体被病毒入侵,体内的免疫系统会召集细胞因子。而这些细胞因子去帮助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去攻击受感染的这些细胞。然而这个时候由于这些细胞因子的活跃,由于我们的免疫系统正在清除病毒,身上就会感觉到酸痛乏力。”

  为何咽口水会像“吞刀片”?北京地坛医院急诊主任王凌航介绍,这种情况主要是声门和声带周围的黏膜发生了充血水肿,一般病程3—5天时表现明显。等呼吸道病毒感染急性期结束,病毒被清除,炎症减轻,水肿消失、改善,嗓音可以恢复。

  “阳了”咽喉剧痛怎么办?中医院长给你支3招!

  为什么转阴后有人会复阳?

  据科技日报报道,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郭威介绍,阳过之后仍然有可能复阳,原因是:

  临床上发现一些人反复排毒,也就是说排毒是间歇性的,核酸检测结果会认为是转阴之后复阳;还有一些情况是由于病人有基础的肺病或者是病毒载量比较大,治疗后转阴,结束治疗后又复阳。

  复阳的情况会存在,但比较少见。“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没有活性的核酸片段在体内没有清除干净而被检测到。”郭威说,临床上一般认为,复阳的患者一般问题不大,不会转成危重症,而且一般也不具备传染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我们之前看到的数值来看,一次“阴”了,第二次再检测出“阳”,是常见现象,但一般也就波动一周左右,之后就测不到了。

  “阳康”后还有传染性吗?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核酸由阳性转为阴性就表明他没有传染性了。”郭威表示,没有条件做核酸的话,自测抗原转阴也可以,但后者的准确度稍差一些。

  根据临床上的观察,目前大多数人感染后的症状持续3—5天,之后大部分症状都会消失,比如发热、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都会消失。

  “但从我们专业的角度看,症状消失与否不能作为有没有传染性的判断标准。”郭威解释,每个人的机体免疫力不同,对新冠病毒的抵御能力不同,症状、病程等都因人而异,无法作为判断标准,而核酸检测能够最直观地显示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排放量,便于准确判断。

  “一旦连续2天核酸(或抗原)检测均是阴性,就可以解除隔离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了。”郭威说。

  复阳和重复感染如何区分?

  王新宇表示,“复阳”一般是在短期内发生的,比方说2周至3周内。所谓的“复阳”,其实也就是核酸没有彻底转阴,还在临界值处徘徊波动;“再感染”是指人体在前一次感染完全康复后,当体内的特异免疫水平降低到一定水平时,再次被同一种病毒感染入侵的现象。通常会间隔一段时间,比方说半年以上。

  从现有研究来看,“复阳”的人,通常没有传染性。如果是再感染,那就是完全不同的又一次感染了,是具有传染性的。

  被BA5.2病毒感染后,还会再次被BF7病毒感染吗?

  王新宇介绍,目前我国流行的毒株以BA5.2和BF7为主,属于同一分支的病毒,BF7就是BA5.2变异来的。

  通常来说,感染其中一个毒株后,短期内人体内仍有较高的中和抗体。因此,短期内被BA5.2病毒株感染后,再次被BF7感染的可能性比较低。但长时间看,不同的病毒株,存在反复感染的可能性。

  新冠病毒再感染,症状会加重吗?

  此前,据浙江日报客户端报道,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再次感染的概率也和病毒变异情况相关,病毒变异得越明显,再次感染的概率就大。

  王新宇也表示,如果感染的是新冠同一分支的病毒,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有记忆的,通常症状会更轻,病程会更短。如果(重复)感染的是不同的变异亚型病毒,可能会导致致病性略有不同。临床症状的轻重,一方面是病毒的致病力决定的,另一方面是感染者的个体差异决定的。即使是以往致病力相对较重的德尔塔株,也会有无症状感染者,而奥密克戎BA5.2也会有危重患者。

  “阳康”后怎么做能尽量避免再感染?

  康复后,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注意社交距离、保持咳嗽礼仪等好习惯还要继续坚持。口罩除了能够防护新冠病毒外,对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也有良好的保护效果,近三年来,各类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都有所下降。

  阳性患者转阴后也要加强健康管理,有一个健康的起居,还要对自己的健康密切观察。为了避免病情的反复,有感染者的家庭,衣服、床单、毛巾、餐具等日常用品要单独使用,相互之间做到尽可能地隔离。

  此外,目前尚未感染的人群,近一两个月最好佩戴N95或KN95等高级别防护口罩,尽量少聚会,并建议尽快完成疫苗接种,有条件的可以完成第二次加强接种。

  “阳康”后还需要打疫苗预防再感染吗?隔多久再打?

  “阳康”后还有再感染的可能性,从理论上来说,还是应该再接种疫苗,接种的时间有一定的限制。

  据北京市海淀区负责疫苗接种的工作人员介绍,正处于新冠病毒症状发作期的阳性感染者和已经康复的两类人群,现阶段不宜立即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待康复后至少6个月,再咨询医生,评估身体状态是否可以接种。

  “第二道杠”颜色更深,病情就更重吗?

  “大家都说我T区的红色太深了,这会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吗?挺害怕的。”家住北京的洪女士就有这样的疑问。

  近期,“晒阳”逐渐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不少网友发现,同样都是“阳”,有些人的抗原检测试剂T区就呈深红色,而有的人就是一道浅浅的红色。

  记者仔细阅读某品牌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的说明书后发现,在“检验结果解释”一栏中,的确有提到,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可深可浅,但只要是两条红色条带出现,一条位于质控区(C)内,一条位于检测区(T)内,那么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无论是深还是浅,均为阳性结果。

  检测区(T)呈深红色的抗原检测结果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造成同样都是抗原阳性的检测者会出现检测区(T)条带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呢?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了一家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厂商——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工程师向记者回电表示,条带的颜色深浅确实可以反映体内的病毒载量,即检测区(T)的红色程度越深,体内的病毒载量就越高。不仅如此,该工程师还向记者补充:“即使是同一位使用者,在发病早期,检测区(T)的条带颜色也往往会深一些,后期则又会变淡。”

  而洪女士担心自己检测区(T)的红色深是病情很严重的表现,中日友好医院保健二部主任陈欣则表示,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抗原检测颜色的深浅只和病毒有关,无法反映病情。”

  来源:综合自北京青年报、北京日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