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清瘟胶囊”是古方和现代的完美结合,200年后无人问津

  引子

  2022年4月14日下午,王思聪微博转发一则名为“世卫组织‘推荐’莲花清瘟,谁告诉你的?”的视频,并发表评论“有关部门会应严查以岭药业”。瞬间点爆网络,把莲花清瘟推上了热搜,但是今天小编要讲的并不是“莲花清瘟”对疫情是否真的有帮助这件事,毕竟我们也不是学医的。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没有,连花清瘟胶囊这个感冒药大家肯定都很熟悉,现在可以算是款明星药了,家喻户晓,但是连花清瘟中这个连字相信很多都以为是莲花的莲,殊不知是错误的,真正的连是连接的连。我也找了一些资料说连花清瘟胶囊是古方和现代的完美结合。

  

  张仲景-麻杏石甘汤

  因为连花清瘟的药方是在古代治疗流感的著名药方的基础上取长补短,运用现代科技和工艺生产的,融合古代多位医学家的医学成果。比如东汉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张仲景乃是我国历史上的医圣。现在12月份了冬至也快到了,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然会冻耳朵的说法,这个饺子据说就是张仲景当年发明的药方,原本唤作驱寒焦耳汤。据说恰逢一年隆冬大雪,很多百姓因此冻伤耳朵,他便将羊肉、生姜等具有散寒功效的食物与药材剁碎,包在面食中,捏成耳朵的形状,煮成一锅药汤给病人服用。那么大家伙吃下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只耳朵也逐渐的变暖。这个焦耳的焦据说就是我们现在所吃的饺子的前身雏形。

  

  吴有性-瘟疫论

  除了张仲景,据说还用了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吴有性的药方代黄。吴有性不仅是历史上瘟疫学派的创始人,而且也是第一位发现病毒的华人。他的病毒学理论整整领先世界两百多年。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曾著有瘟疫论一书,大胆提出了利器治病之先河。这个利器就是后来我们理解的这个病毒了,开启了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只是可惜这个研究戛然而止。到了1644年的时候,北京城崇祯帝吊死万岁山,吴三桂反叛,引清军入关,进入中原。摄政王多尔衮为了巩固统治,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生于江南的吴有性,也就是无有可待乎。他是不卑不亢拒绝剃发易服,最终被处死。妻子携子偷河自尽。此后200年,我国再也没有出现有吴有性这样的医者,那不禁令人唏嘘。

  

  吴鞠通-银翘散

  最后,现代药方还用到了清代吴鞠通的温病调变的银翘散。说起来,吴鞠通也是清代著名的中医温病学家,早年因为父亲长期患病,需要四处求医无果,终于卧病不起去世,父亲的去世对他触动很大。他为自己不懂医术,眼看病魔夺去父亲的生命感到非常难过,于是下定决心要学医。经过几十年不断努力,总结的一些规律和医治的方法。

  

  总之。连花清瘟胶囊荟萃了这些药方。由此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连花清瘟的成分都有哪些。有连翘、金银花、炙麻黄、炒苦杏仁、石膏、板蓝根、棉麻罐、重鱼腥草、广藿香、带黄、红景天、薄荷脑、甘草。辅料为玉米淀粉。就是没有莲花或者说莲子,故而药名中的连应该是连翘花(金银花)。为什么大家普遍认为是莲花?可能是一个没有在意,一个惯性思维吧。

  各位如果有不同的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