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听过的问题:出轨是不是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

  前段时间收到这样一个问题:女孩子说自己被有女朋友的男生纠缠,男生一边欺骗着女朋友,一边和自己暧昧不清。女孩承认自己也动了心,但同时内疚破坏别人的感情。后来男生突然说要结婚了,女孩整个人懵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无奈提问:出轨是不是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

  关于到底是0次和无数次的问题,并没有一个针对所有个体都精准的绝对答案,纠结这个并没有太多益处。

  无论提出问题的动机是什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男生不值得你去爱、去等待。

  

  

  01

  关于出轨这件事

  出轨一词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是由交通常用词语引申而来:铁路交通中列车的倾覆,常常是脱轨所致。后来被引用到社会中两个人脱离正常的道德准则去谋求非正当的感情、性的利益。

  我们人类在做出每一个选择的时候,其实被很多因素制约:物资资源、社会制度、个体心理结构、集体潜意识……

  一个男人在面对亲密关系外对象的时候,他也许有很多理由让他出轨:女友不理解他、女友和他没有心灵共鸣、女友和他性生活不和谐……等等等等。

  

  可是,理由再多再充分,也没有办法改变他首先欺骗你、其次拖着你、最后一句“要结婚了”就拍拍屁股走人的事实。

  甚至于他最后那个“要结婚”的理由也许根本就是一个谎言,那只是他想以此摆脱无法收拾的局面的借口罢了。

  他是一个缺乏真诚、乏责任感、道德感,心智不成熟的自私的男生,这和出轨只有0次还是无数次,没有一点关系。

  古人在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的时候,有“论心”与“论迹”的区别。

  论心,说的是根据他的内心、他的出发点来判断人品高下;论迹,说的则是根据他的实际行动、做事的效果来判断。

  这个男生的人品是不值得你托付的。

  

  之前大热的《三十而已》,王漫妮被梁正贤小三了。当王漫妮发现之后,同样有过挣扎,甚至当梁正贤说要回去和女朋友分手跟她在一起,她也原谅了一切愿意等待。

  毕竟她是爱他的,面对一个自己爱的人给出的解决方案,尽管有插足的内疚,可是内心也是期待的,毕竟,你对这个人是有爱的。

  可是很多时候,故事不会按照我们所期待的去发展,王漫妮赶到香港发现梁正贤依旧和女朋友感情很好,后面女朋友去到上海也证实了梁正贤的谎言,这样的男生真的不值得。

  

  02

  放下这一切

  1、放下你对他的情感

  我们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有的人会陪你走很久,有的人只是昙花一现。而无论他们陪你走了多远的路,这些都是生命真挚的馈赠。

  

  美国心理专家露易丝 · 海在她的《心的重建》一书中讨论了“失去”带来的伤痛,仔细探讨了不同类型的失去,其中有一种叫做“被剥夺的失去”,它指失去那些未被社会认可的关系的伤痛。

  

  在书中,作者建议我们这样看待这个问题:不管别人如何看待我们的爱情,我都尊重我的爱情以及我的失去。

  是啊,你对他的感情是真的,那么就尊重曾经的付出,同时也要尊重它的逝去。

  无论怎么说,这个男生一定是在某些方面让你认可,满足了你的需求你才会付出真心,可是摆在眼前的事实就是已经错付,那么就把这份宝贵的情感珍藏起来,接受这段感情已经逝去的事实,无需批判、无需刻意遗忘,放下就好。

  

  2、放下不甘和较劲的心态

  一段亲密关系放下两个人刚刚好,如果变成了三个人那就会有点挤,让人感到压迫、不舒适,内心总有那么一个想法,想要挤走一个回归原本舒服的感觉。是主动挤走,还是被动等待?

  主动挤走,似乎不那么厚道,毕竟是别人先来的,自己只是上错了车。可是,那也是司机骗了我,我已经付了钱,买了票,难道还可以选择退票?

  被动挤走,等待司机赶走多余的乘客,无止境的等待中又会有很多焦虑,毕竟另外一个乘客也是无辜的不是?

  一来二去,如此反复。

  

  很多时候,我们是在和自己较劲,把主动权交给了出轨的男生,自己在和自己过不去。

  放下吧,既然他说要结婚了,正好拿回主动权,更多关注自己的需求,更多爱自己。当你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了,曾经很多想不通的问题,解决不了的心结,也会迎刃而解了。

  

  03

  多多爱自己一些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晓琳和小强是在一次朋友聚会中认识,两人互生好感,约会了几次就确定了恋人关系。

  在交往一段时间以后,小强告诉晓琳,自己是离异,虽然有一个孩子,可是法院判给了母亲,问晓琳会不会介意。晓琳算是比较开明的女生,觉得只要两人感情在,这个社会离异很正常,而孩子又不在小强身边,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便表示不会介意。

  小强很是感动,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好。

  变故发生在某天,晓琳发现自己怀孕了,而且时间已经不短,去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她,是双胞胎。晓琳非常高兴,问小强,我们有孩子了,还是双胞胎,我们什么时候结婚?

  在那个时候,小强慌乱了,才不得已向晓琳承认,自己并没有离婚,而且他和妻子连吵架分居都没有,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其乐融融。

  晓琳被小三了。

  得知真相的那一刻,晓琳五雷轰顶。你没有离婚,一家三口幸福快乐,那我算什么?我肚子里的孩子又该怎么办?

  

  在我接到这个案子的时候,晓琳已经去医院拿掉了孩子而且和小强断开了联系,也通过一些途径争取到了自己的补偿,但是她的情绪非常混乱,她见到我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快要疯掉了,我想报复他,我要怎么才能让他离婚?

  针对晓琳的具体情况,我对她采取了如下建议:

  1、 停止自责,接纳自己的情绪

  美国作家伊丽莎白 · 库伯勒 · 罗斯将伤痛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愤怒、挣扎、抑郁、接受。

  通过与晓琳沟通我发现,她其实已经接受了自己被小强欺骗的事实,也接受了这段感情无法再继续,从表面上看起来她处于愤怒阶段,实际上这只是她内心抑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她的内心实际上充满悲伤,潜台词则是:我怎么这么没用?

  

  在我们发现自己被欺骗,受到身体或者情感的伤害之后,很容易产生这类自责情绪导致内心的天平失去平衡,继而产生极端的想法,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肯定尤为重要。

  我建议晓琳把这些想法都写出来,然后再在后面加上一句正面能量的肯定自我的话语:

  比如,她想说,我怎么这么笨,当初就没有了解清楚就和他在一起了?那么后面就加上一句:我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不会做出欺骗他人感情的事情;

  比如,她想说,我怎么这么粗心,在一起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发现?那么后面就加上一句:我是一个善良的人,不会把一个人朝最坏的方面去想……

  而在晓琳写下这些想法的同时,她每天都会分享这些文字给我,我再观察她内心的情绪和变化加以引导。渐渐地,随着她这些内心真实情绪的被接纳,晓琳的状态逐渐变得平和,想要报复小强的念头也慢慢平息。

  

  她开始能够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身上了,做瑜伽、旅行、和朋友聚会……晓琳逐渐开心起来了。

  2、重构安全感和信任

  在我们遭遇来自亲密之人伤害的时候,很容易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不安全,不信任的情绪。

  而重构安全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场和自己内心恐惧的较量,这种恐惧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于在遭遇变故之后,对自我的怀疑。

  由此,我建议晓琳列出了一个清单,罗列了所有当下害怕的事情,同时又让她罗列了一个对应的成功清单:

  比如,晓琳的害怕清单中有一项是—害怕所有和我说话的人都心口不一,那么我就让她着重观察某一个朋友,观察那位朋友真诚与她交往的痕迹然后记录下来并以此类推。

  在《Feel The Fear And Do It Anyway》(面对恐惧从容应对)一书中提到,人们恐惧的三个层次分别是:恐惧事物本身、恐惧事物背后的价值、恐惧自己没有能力去应对。

  而与恐惧较量的必胜绝招便是:面对恐惧。

  

  在晓琳的写下恐惧清单,同时记录成功清单的过程中,她实际上已经完成了“面对”这一步。

  通过一段时间的疗愈,晓琳终于释怀,又变回了曾经那个自信、勇敢的自己。

  所以说,姑娘,去纠结“出轨是不是真的只有0次和无数次”真的没有任何意义,从这个无止境地死循环里跳出来吧。

  我一位已婚男性朋友曾经对我说过,对于有良好品质、自我控制力的男性们来说,他们一旦选择了一段亲密关系或者婚姻,他们的世界里就不会再有“出轨”这个词汇。

  

  放下这份情感,放下这份纠结,多多关爱自己的情绪,多多关爱自己的生活,多多关爱自己。

  我们无法控制其他人,也无法改变我们的过去,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和学习,更加了解自己、掌控自己,过往的经历是一件好事,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更多未知的自己。

  我是你的朋友戴梦令,有情绪疑惑,可以说给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