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热性惊厥不要再掐人中、塞东西,这些儿童急救常识能救命

  本文章转自妈咪学园微信公众号。

  近日,一段视频在微博广泛传播,顺便带火了一位漂亮的护士妹妹。

  事情是这样的,在江苏徐州儿童医院急诊科,一儿童突然发病抽搐,护士刘莉直接大长腿跨过1米高分诊台,飞身抢救,前后不到3秒。因处理及时,患儿转危为安,孩子父母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首先必须为医护人员如此迅速又积极的抢救点赞。在视频中,该位护士提到,这位小患儿是突发抽搐,没有意识,牙关紧闭。现场的处理方式是:将患儿嘴巴往下扒,找东西把牙齿垫起来,防止舌咬伤。

  无独有偶,1月27日重庆北站开往潼南的一列动车上,一个幼儿突发四肢抽搐、口吐白泡。乘务人员果断启动应急车门,为孩子赢得宝贵抢救时间获得网友大肆赞扬。但是,视频里,父母仍采用掐人中,摇晃孩子的做法,实在让人捏了一把汗。

  第一段视频中的孩子,因为不知其既往病史,为何会突发抽搐暂时未知。但其母亲并未提及孩子有癫痫病史。且今年流感肆虐,门诊发烧的小孩明显增多,这个孩子大概率是因为患上流感,发烧导致的热性惊厥。

  第二段视频中的孩子,还贴着退烧贴(其实退烧贴也没啥用),几乎可以判断就是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

  而这两段视频里,对待热性惊厥或者癫痫的处理方法与最新指南可谓是背道而驰。

  上图,2017年9月发表的《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实用版)》明确指出:当热性惊厥发作时,“切忌掐人中、撬开牙关”。

  不要试图往嘴里塞任何东西。热性惊厥发作时是没有可能咬到舌头的。塞东西反而容易引起牙齿损伤、出血以及出血引起的误吸和窒息。

  看来,不管是作为医护人员还是为人父母,不断地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热性惊厥是小儿常见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对于小朋友而言,热性惊厥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病,患病率在5%-10%,发作时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并倒地,肢体抽搐,牙关紧闭、屏气、口唇颜面青紫。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

  大部分热性惊厥是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或留下后遗症的。虽然有些患者在热性惊厥或癫痫发作时,可能会咬到舌头,但只会导致出血,通常并不会导致严重伤害。把东西放到患者嘴里反而可能导致窒息,硬的东西还可能会损伤牙齿或刺破口腔。

  平心而论,作为家长看到孩子出现这种症状,吓得手忙脚乱也是正常的。而很多医护人员在处理这类疾病时还在用掐人中、塞东西的做法,实在让人无法理解。

  这些错误的处理办法造成了更严重后果的,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了。

  之前媒体报道,福州这名1岁男童发生热性惊厥,医生试图用汤匙撬开他的嘴以防舌咬伤,岂料汤匙断了捅破孩子的嘴,淤血堵住了喉咙,男童窒息休克。后送至医院抢救4小时才死里逃生。

  所以对于家长而言,学习掌握一些处理热性惊厥的基本常识和正确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健康掌门人的医护而言,保持学习和不断提升自己能力是多么重要。

  掐人中也没用!让TA安静地抽一会吧 。

  那么什么才是处理儿童热性惊厥或者突发抽搐的正确姿势呢?

  按照下图即可很好地做到正确的急救姿势:

  1. 确保周围环境安全后,将孩子放在在地板或床上,注意远离尖锐、坚硬的物品。

  2. 将孩子稍微侧卧,以防呕吐物或分泌物造成误吸,引发窒息。

  3. 解开领口扣子,保持呼吸通畅。

  4. 保持周围环境通风。

  5. 记录孩子抽搐时间,如果5分钟内仍未停止,立即拨打120,求助于专业医生。

  不能做什么:

  1. 别试图往孩子嘴里塞任何东西,毛巾、汤匙、筷子,还有你的手指!强行撬开嘴巴容易造成牙齿和软组织损伤,甚至气道阻塞导致窒息。其实孩子发生抽搐时,牙关是紧闭的,是不会把舌头咬掉的。

  2. 不要掐人中,好吗?!虎口也不能掐!这并没有什么用。

  3. 不要摇晃孩子。

  4. 不要包裹孩子,穿过多衣物或者被子捂盖,这样会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也不要想着降温。

  总结成一句话,那就是:让孩子侧躺着,安静地抽一会吧。

  更多情况或家庭意外伤害处理办法:

  除了热性惊厥的处理办法,其实还有很多靠谱的医学科普都会教会大家非紧急情况普通疾病的处理办法。且现在马上就要过春节了,而每每这种节假日是儿童意外伤害高发时期。所以父母们长点心,把养蛙儿子、玩游戏的时间花一点在学习科普上,或许孩子就可以少受很多罪。

  第一、非紧急情况处理办法

  A 孩子感冒了,不要轻易喂药!

  感冒了吃药一周好,不吃药7天好。因为大部分感冒都是病毒性感染,一般7天左右就可恢复,所以孩子感冒了并不是一定要吃药。

  B 孩子咳嗽了,别忙着止咳

  咳嗽只是症状,不是疾病。而感冒引发咳嗽是非常正常的。很多家长一听到孩子咳嗽,赶紧给吃上止咳药。其实美国儿科协会建议4岁以下孩子不服用止咳药,4岁以上的孩子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

  C 发烧不会烧成脑炎/肺炎

  发烧是不会烧成肺炎的,是因为病原体感染才会形成肺炎。

  D 不要盲目退烧

  很多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恨不得立马送到医院打针,赶紧把体温将到正常。其实病程中,反复高烧是很正常的事情。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是因为身体的免疫系统在与病毒做斗争,所以盲目退烧并不见得是好事。

  第二 家庭意外伤害紧急处理办法

  A 孩子烫伤/烧伤等

  “冲、脱、泡、盖、送”是烧烫伤急救的五字诀,家长一定要谨记!

  冲:立刻用冷水冲洗,带走余温;

  脱:脱掉着火或沾水的衣物,如果有粘连,用剪刀直接剪开衣物,避免脱衣服时造成二次伤害;

  泡:将烧伤或烫伤的肢体泡于冷水中至不感觉到疼痛;

  盖:用干净棉布或纱布盖住伤口防止感染;

  送:及时送医院进行处理。

  所以,涂牙膏、撒盐这些方法都不对,千万别乱学。

  B 气道异物梗阻

  气道异物梗阻又是造成儿童窒息死亡的主要原因,婴儿和儿童窒息多发生在进食中,或由于非食物原因,如硬币、果核、果冻或玩具等。

  只要孩子出现剧烈呛咳、反射性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不要慌张,如果能及时的、正确的处理儿童的气道异物梗阻可能就能挽回一条生命。可采用背部叩击法和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将异物排出。

  背部叩击法

  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急救法)

  提醒:气道异物梗阻抢救被称为与死神赛跑。所以识别一定要快,迅速做出反应,即使拨打120急救电话。

  C 心肺复苏术

  又称CPR,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儿童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或者身体抵抗力不够,往往会发生一些突发情况,例如,溺水、窒息、触电、过敏等引发心脏停止跳动。而一旦发生心脏停跳,留给身边的人只有4分钟,这短暂的时间内,救援很难到来,所以学习心肺复苏术是父母解救孩子的唯一契机。

  祝愿每位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投稿作者:莹莹,宝宝2岁8个月,热爱学习的妈咪

  以上仅代表投稿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妈咪学园立场

  如果你对育儿有话说,欢迎给妈咪学园投稿。投稿信箱:mmxy@ishugui.com,并注明“投稿”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