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新冠阳性了该怎么办”

  科普一下自救方法和原理应该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事情。

  新冠病毒感染,目前最常见导致危险发生的情况就是高热,高热不仅能直接损伤大脑,还能引发急性脑水肿再引发脑疝死亡,惊厥抽搐是严重信号。其次是喉咙疼痛,最坏的情况是喉咙炎症反应导致喉头水肿突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所以,学会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基本上可以预防很多新冠病例的死亡。

  对于发热的处理,中西医作手处不同,西医讲找出致病微生物,通过杀灭它们来解决问题,如果杀灭不了,对于发热就只能对症处理,靠人体免疫力自我恢复。由于长期的西方科学观教育,理论简单,使用方便有效,受众最广,特别是“高级知识分子”(受的本来就是西方科学观教育)更能接受。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有效解决问题。

  西医新冠解决方案:1、物理降温;2、药物治疗。目的就是预防降低颅内高温,消炎镇痛抑制炎症水肿。对99.9%病例有效,是老百姓的首选便利方案。

  一、物理降温。选材:1、退热贴(退热贴生产厂家很多,要正规大厂出品的效果有保证);2、冰敷(简单易用,只要家里有冰箱就行,北方更方便),塑料袋装冰块,纱布或薄毛巾包裹(注意防止冻伤皮肤)。方法:敷贴额头、两侧颈动脉(直接降低进入颅内血液温度),危重的还可放两侧腋窝下和腹股沟大动脉搏动处降温。

  二、药物消炎镇痛、退热。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经济的口服退烧药就两个: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

  首选退烧药,适用于2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每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每4小时一次,24小时最多4次。比如宝宝体重10公斤,则每次能给的剂量范围是100毫克-150毫克,如果你手里的对乙酰氨基酚的浓度是每毫升含100毫克的滴剂,那150毫克药量折算成喂药的体积便是1.5毫升,也就是说,一个10公斤重的宝宝每次最大剂量可以服用1.5毫升。对于有些情况,比如给宝宝喂药时,宝宝不配合吃药呕吐,这时候肛门栓剂就会相对方便,栓剂的吸收不刺激胃肠道,比口服的方式起效要快,副作用稍小,但都应该严格按使用说明使用。常用的复方退热药中,80%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以及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咛、白加黑感冒片等。

  注意:G6PD缺乏症(蚕豆病)小孩不可以吃蚕豆及其制品,也不能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否则易引发溶血。

  2、布洛芬

  备选退烧药,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儿童和成人,G6PD缺乏症患者退烧时可以使用布洛芬。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无效者,也可以使用布洛芬。儿童服用布洛芬的日常用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5毫克-10毫克,每6小时一次,24小时最多4次。布洛芬不良反应还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

  对于大人来讲,可选择的退热药物很多,因为每个人对每种退热药物敏感性不同,只要不超量使用,选择使用曾用过且对自己效果好的退热药就是最佳选择。对于从没吃过退热药物的,只要没有药物说明书上的禁忌症,任选,布洛芬、双氯芬酸钠、扑热息痛、安乃近、去痛片、克感敏、头痛散…,必须注意复方退热药物成分,同类退热药不叠加不超量使用。避免引发严重药物性肝损伤的悲剧发生。建议,为避免重症,有疼痛(头痛或喉咙痛)或者发热到37.5度时就开始使用,因为大多数退热药物口服后起效时间在半小时到2小时候之间,缓释片有些甚至4小时才起效,只有考虑到起效时间,才能更好更快的渡过痛苦期,提前预防疾病进展到高热惊厥、急性脑水肿、脑疝和喉头水肿的严重阶段。最后,西医的终极炎症反应及发热解决方案:激素。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类片剂,紧急情况下使用大概率能把人从鬼门关抢回,但必须是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才能用,因为这类药容易引起感染扩散或消化道出血。

  不建议普通人首选中医治疗新冠,因为我国西方科学观教育太久了,连中医院校中医中药的主流学习思路都是西方的中药抗病毒成分分析、中药毒性分析…,中医李可李老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判。所以,除非你自己是治疗这类病的中医高手或身边有认识的中医高手,否则不要乱用中药。不是中药没效果,而是中医最讲究辩证论治,虽然新冠很难逃出伤寒、温病范畴,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药在治疗病毒感染的效果其实好于西医,华夏一族能一脉相承延续至今本身就是最有力的证明。但历代中医人都良莠不齐,门派之间还多有相互攻击,历史上能取众家之长务实为主的中医大家屈指可数。如今,学校教育中易经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的长期缺失,优秀人才又大多进入逐利行业,让中医人更是良莠不齐,毁誉参半!当然,无论中医西医,都有良医庸医。

  在此仅提供几个有明确疗效的中医用药经验,如下:

  防治喉咙痛方法:

  1、口服各种含有薄荷的无糖含片,口感越清凉效果越好(超市结账台前有很多种类的无糖薄荷糖,任选)。中医原理:喉咙或扁桃体红肿疼痛甚至表面溃疡为明显热症,热则寒之,大道至简。不用含糖的,是因为中医认为甜能生热生火,加重病情。比如荔枝,吃多容易上火,甚至引起发烧;2、在天突穴到下颌这节颈部涂抹有清凉感的药物(可选择的很多,清凉油、风油精、云香精、驱风油、青草膏……),特别是天突穴(人中穴也可配合用),对防止感染向支气管和肺部发展,呼吸困难甚至喉头水肿(曾在条件困难时用云香精反复涂抹上述所讲部位救治过来一名考虑急性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出现三凹征的病人,等120赶到,病人呼吸困难三凹征已经解除)有一定疗效。以上两法可合用。

  2、莲花清瘟胶囊用法:对有喉咙疼痛的发热病号,四粒,去除胶囊外壳,大半杯温水(水温最佳40到45度)搅匀,慢慢咽下,喉咙会有丝丝凉意,对喉咙疼痛发热有特效。这种服用方法比整粒吞服效果好,见效快,大概也可以分辨是否假药。假药喉咙没有凉感。

  3、最后一个专门解决反复发热各种办法不退的经验:对西医治疗那种反复长期发热,用尽任何办法都无效,一旦退热药物停用温度马上升起来的病例,用中医的方法分析,这类病例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西药大多苦寒,在治疗热症病例时效果快捷显著,点滴好很快痊愈。但治疗寒性病例,不仅寒上加寒,还因寒凉太多损伤脾胃,这也是很多小盆友感冒发烧后去医院吊针,结果越吊针,往后越容易感冒发烧,越爱去医院吊针的原因。对在长身体的小盆友来讲,后天之本脾胃尤其重要。脾胃被寒凉药物所伤,正气受损(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当然容易生病。所以,治这类反复发热不退的病人,就得用热药,得顾护脾胃,下面是我曾给自己小孩用的一个综合了桂枝汤、附子理中汤、二陈汤和小柴胡汤的退热方(反复发热不退,医药退热无效):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灸甘草、黑附子、干姜、炒白术、党参、柴胡、半夏、黄芩、茯苓、陈皮,装保温杯用开水泡10分钟,当茶温服,汗出停服,身体差的,连续感冒几次服用几次,脾胃好了,抵抗力也上来了,去幼儿园也不容易生病了。小孩用量很小就行,1克2克,附子0.5克。大人用常量。

  如果把握熟用了这些知识,对于外感发热疾病,这辈子大概率不用去医院了。不用做核酸检查,有症状的都能对症运用。

  这几天看着下面这类网文,真的很心痛,普通老百姓的医学常识真的太匮乏了。

  

  常识的匮乏,不仅易导致自身处境艰难没有安全感,还容易给一些借机博乱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沦为别人的赚钱工具而不自知,一次又一次的陪演着一轮又一轮的抢姜、抢蒜、抢板蓝根、甚至连盐都能抢购一空的丑陋闹剧!历史还在重演,现在又开始抢新冠药物,轻症住院抢有限的医疗资源!今天得知老家一个小县城,连中药甘草都被抢光!不能再让这样的闹剧悲剧反复重演下去了啊!同胞们!

  这次你抢了别人的救命药,抢了别人的救命床位,下次,保不齐别人就会抢掉你的!

  政府在这个时候应当有所作为,那么多次的历史重演,总该学到些什么!不要每次都犯同样的错误。广东应该是目前所有城市中做得最好的了吧!和民智相关,和政府能力相关,值得点赞!

  个人强烈建议:

  1、各级政府及时干预,滚动播报新冠病毒正确认知及防治知识普及,及时公开回应任何可能引发恐慌的热帖,迅速调配医疗资源,保证并引导人民能自行购买到必须药品,满足人民健康的基本需要。严厉打击囤积必须药品高价贩卖的犯罪行为。及时消除恐慌。

  2、梳理统计各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占比,根治行政等非一线医护人员占比过高,特别是裙带、关系户侵占编制的积弊,杜绝因一线医护人员不足造成一线医护人员连轴转过劳死的现象,杜绝一线医护人员因太劳累辞职的现象,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科学合理的休息时间,科学合理的提高一线医护人员的薪酬待遇,责任压实到各医院院长,一票否决。(附: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2021年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人员的不足叠加疫情的繁重,医务人员身心倍受伤害,当采取果断、科学合理的措施,保证医疗机构的安全有效运转。

  3、全面禁止除医疗机构认定需要做核酸外的一切单位及部门自行决定核酸检测的行为,全面放开,让社会经济秩序能尽快回复正常,让那些甚至没空在头条上发文,而在寒风中努力寻找赚钱机会的人们能找到营生,能赚点钱过个好年!让大家不至于断了房贷,车贷!很多人都说要有序放开,却从来不谈如何能做到有序放开!因为事实证明病毒的传染性跟本就做不到有序放开。疫情只有两个选择,全面清零或全面放开。无论从社会经济成本还是从病毒本身以及全世界防疫经验出发,全面放开已是唯一选择,犹豫不决只会让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据说很多行业在降薪,裁员!如果任其发展,就可能会陷入“收入下降=消费萎靡=产品滞销=实业盈利下降或亏损=降薪、裁员=收入下降的恶性循环经济陷阱”中。各地、各部门、各行业不统一的防疫步调,抑制了人和物的流通,是目前经济困境的根源所在,形势迫切。

  中国有近6亿人月均收入1000左右,每月超5000元的纳个税的人口只有1亿左右,各地发放的消费券,真的能落到那广大低收入,忙碌在寒风中苦苦营生的人民口袋中吗?要想拉动内需,得让大量月均1000的人有钱,敢拿钱出来消费!优惠券还不如直接发钱到低收入家庭,他们才是拉动中国内需消费市场最强大的力量。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还是为了解决内需难以提振的顽疾,全面、有效提高低收入群体中劳动者的收入,才能让中国内需市场爆发出巨大的消费潜力。

  5、建议由卫健委(卫健委网站上有全国注册执业医师信息)牵头,开发一个由全国所有注册执业医师组成的,可以让所有医师利用休息时间免费给患者(目前主要针对新冠病毒)提供网络用药咨询的一个APP(或者改造现有的医师服务app添加公民咨询功能),并建立打赏制度,患者满意事后的可以决定是否打赏及评论,部分打赏归国家财政,部分打赏奖励提供服务的医师,一来提高医师积极性,而来让医师能及时看到病人病情转归。甚至可以作为任何医疗突发事件紧急处理及日常医疗救治的有效工具。让那怕生病在家的热心医务人员们,都能发挥出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