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变异,传播力高出70%!这里封城停飞,30万人连夜“大逃离”!天津这些进口冷

  点击上方“天津族”关注↑↑↑

  

  长按数字复制 17032933625打电话应聘,祝你成功!

  

  天津又一例本土确诊病例出院!

  从市疾控中心获悉,12月20日18时至21日18时,我市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147例,其中男性82例,女性65例;在院1例(普通型),治愈出院143例,病亡3例。

  12月20日18时至21日18时,我市无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7例(中国籍136例、菲律宾籍8例、美国籍3例、乌克兰籍3例、法国籍2例、委内瑞拉籍2例、乌兹别克斯坦籍1例、俄罗斯籍1例、哈萨克斯坦籍1例),治愈出院154例,在院3例(轻型1例,普通型2例)。

  我市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累计111例(境外输入106例),其中,尚在医学观察4例(均为境外输入)、解除医学观察94例、转为确诊病例13例。

  第147例本土确诊病例符合出院标准,于今日从海河医院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第106例无症状感染者符合出院标准,于今日从海河医院出院,转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

  截至目前,全市无现存疑似病例,累计排查密切接触者9392人,尚有312人正在接受医学观察。

  天津这些进口冷链食品不准采购、经营、销售!

  近期

  全国十余个省份

  报告冷链食品或外包装等检测阳性

  进口冷链产品成为了关注点

  昨天,从市市场监管委获悉,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自11月23日开始,市市场监管委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关于印发进一步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输入风险指导意见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260号)文件要求,组织全市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市场销售现场检查和索证索票工作,严格执行“五不准”检查标准。

  通知明确“五不准”

  从业人员无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准上岗、进口冷链食品无检验检疫证明不准采购、无消毒证明不准经营、无货物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准销售、没有追溯数据(追溯码)的一律不准采购、经营和销售。

  发现一起,纠正一起,查处一起。

  为切实加强工作推动落实,市市场监管委成立了市区两级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统筹全系统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相关工作。同时,建立了每周不少于三次的视频调度会议机制,传达市防控指挥部工作要求,掌握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工作进展,安排部署工作,解决一线监管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委将以打造“从口岸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平台为契机,充分借鉴其他省市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经验,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人、物”同防,严格督促检查市场开办者、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冷藏冷冻贮存服务提供者严格执行“五不准”,守住关口,落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天津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功能。另一方面,,对开展预防性全面消毒后的进口冷链食品加强抽检监测,防控二次污染。此外,与北京、上海等地建立进口冷链食品防控信息互通交流机制,切实有效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传播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天津疫情最大风险点:进口冷链货品

  近日,天津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做客《公仆走进直播间》“十四五 开新局——2020委办局长年终访谈”节目时表示,目前来看,天津疫情防控最大的风险点是进口冷链货品。

  天津港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是我国进口冷链货品最大的集散地,11月,滨海新区所发生的的疫情全部由进口冷链食品引起。进口食品或货品的品类及范围广泛而复杂,携带病毒隐匿性更强。如果进口冷链食品或货品在加工包装过程中沾染病毒,即使普通冷链运输,病毒也可存活好几周。同时,冬季的低气温有助于病毒在外界存活。在此条件下,市民一旦与进口带毒货品接触,就存在被感染的风险。

  同时,随着境外通航及商务经济往来增多,天津作为境外民航和航运第一入境点,输入性风险持续增加。如果入境人员管控环节有所疏漏,或者常态化防控有所松懈,就会出现由境外输入病例引发本土传播的可能。

  为了您和您的家人健康

  需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选购加工生鲜时一定要注意

  ↓↓↓

  一批丹麦进口冷冻猪手外包装核酸检测出阳性,未流入市场

  12月21日,记者从市防控指挥部获悉,滨海新区在对某冷库进口冷冻食品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一批从天津海关入关的进口冷冻猪手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该批货物未流入市场,已按相关防疫措施进行处置,相关人员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经查,涉疫货物为进口冷冻猪手,为丹麦进口,2020年7月从天津港入关后存于某冷链物流冷库。12月20日,在对该批货物实施出库常规核酸检测及预防性全面消毒中,发现1份外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呈阳性,并经市疾控中心复核,结果仍为阳性。当日,滨海新区对已封存的进口冷冻猪手外包装和外环境进行样本采集,共196份,其中,33份外包装样本,163份外环境样本,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截至目前,该批货物一直封存于某冷链物流冷库,未流入市场,已完成该货物及环境的终末消毒,现场工作人员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我市对存在暴露风险的工作人员及其密切接触人员,共计24人,均实施了集中隔离,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两地新增本土确诊!一地紧急通知停课!

  黑龙江新增1例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

  2020年12月20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东宁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绥芬河市)。

  确诊病例:男,69岁,现住东宁市花园小区,与确诊病例王某某为夫妻关系。12月2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由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1:女,39岁,现住绥芬河市青云小区,与确诊病例薛某某为夫妻关系。

  无症状感染者2:男,14岁,现住绥芬河市尚品阳光小区,为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无症状感染者3:男,15岁,现住绥芬河市鑫城小区,为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此3人都在集中隔离中,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专家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有关部门已针对其所排查出的密接者和密接的密接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其曾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和封闭管理。

  辽宁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12月20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属普通型病例;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大连市报告。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为12月17日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在隔离管控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中排查发现,已转入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隔离治疗。

  截至12月20日24时,辽宁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2例(含境外输入65例),治愈出院287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3例。目前,尚有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大连确诊病例行程轨迹公布

  病例张某,男,46岁,大连浩涵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地址:金普新区金润小区B区。12月16日,作为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转运至集中隔离酒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在对集中隔离人员核酸检测中,12月17日,发现张某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确定为无症状感染者,在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隔离医学观察,12月20日经临床诊断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主要行程轨迹如下:

  12月10日至15日期间,主要在大窑湾港散货码头办公,自驾上下班。

  12月10日、11日,除上下班外,无其他特殊行程。

  12月12日6时30分,开车到登沙河商谈二手车购买事宜,因未见到车主,未下车,开车返家后,与同事及妻子张某共同搬家。晚17时左右,与同事到金润小区B区“味味鲜家常菜馆”吃饭,20时左右步行返家。

  12月13日15时左右,开车到东北二街汉庭快捷酒店,18时返家。

  12月14日17时左右,到达格林小镇向阳旅店。

  12月15日9时30分,到大连港集团办理业务。10时,到中国外运谈业务。11时,在开发区迪卡侬附近的招商银行二楼大厅办理业务,停留约30分钟,办完业务后到达格林小镇向阳旅店,13时左右返回办公室。

  大连指挥部下发紧急通知

  关于实施进一步加强金普新区防控工作

  相关措施的通知

  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坚决防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新区扩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大连市防控总指挥部研究决定,下达通知如下:

  1.友谊、先进、拥政、光中、站前五个街道居民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外出,非必要岗位工作人员不要上班;

  2. 友谊、先进、拥政、光中、站前五个街道小区内居民外出购买生活必需品,不可出控制区域,限制出小区;

  3. 友谊、先进、拥政、光中、站前五个街道公共场所全部停业;

  4.友谊、先进、拥政、光中、站前五个街道区域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所有师生不出控制区域;

  5.上述区域内居民无特殊情况近期不要离开金普新区。

  新闻多看点

  20日新增确诊病例23例 其中本土病例2例

  1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8例,内蒙古6例,广东3例,福建2例,山西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2例(辽宁1例,黑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77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确诊病例41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85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90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852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918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92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8例(境外输入18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96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8152例(出院6837例,死亡13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766例(出院627例,死亡7例)。

  燕郊2名密接者行动轨迹公布!一人曾在北京坐地铁

  河北廊坊三河市发布

  北京两例确诊密接行动轨迹

  两人均住燕郊

  去过北京朝阳区某庆丰包子铺

  其中一人曾在北京坐地铁、拼车出行

  辽宁、黑龙江新增本土病例情况

  辽宁新增1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2020年12月20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属普通型病例;新增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为大连市报告。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新增确诊病例,为12月17日本土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为在隔离管控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中排查发现,已转入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隔离治疗。

  截至12月20日24时,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2例(含境外输入65例),治愈出院287例,死亡2例,在院治疗3例。目前,尚有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黑龙江新增1例确诊病例 3例无症状感染者

  2020年12月20日0-24时,黑龙江省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东宁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3例(绥芬河市)。

  确诊病例:男,69岁,现住东宁市花园小区,与确诊病例王某某为夫妻关系。12月20日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专家诊断,由疑似病例转为确诊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1:女,39岁,现住绥芬河市青云小区,与确诊病例薛某某为夫妻关系。

  无症状感染者2:男,14岁,现住绥芬河市尚品阳光小区,为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无症状感染者3:男,15岁,现住绥芬河市鑫城小区,为无症状感染者王某某的密切接触者。

  此3人都在集中隔离中,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专家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现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医学观察。有关部门已针对其所排查出的密接者和密接的密接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对其曾活动过的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和封闭管理。

  警惕 | 安徽检出阳性!61人被隔离!

  昨天(12月21日)

  安徽省蚌埠市发布通报

  1份从印度进口的冷冻姑鱼

  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

  截至12月21日12时

  61名直接暴露者及其接触人员

  已全部集中隔离

  在外地的6名直接暴露者及接触人员

  已发协查函

  ↓↓↓

  关于蚌埠市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监测

  检出1份阳性样本处置情况的通报

  12月20日,我市淮上区对进口冷链食品开展主动监测,发现1份从印度进口的冷冻姑鱼(生产企业:M/S REAL FROZEN FOODS/1289,生产日期:2020年09月08日,集装箱号:SUDU5157265,批次:0J08)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阳性,并经省、市疾控中心确认。

  市、区两级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截至12月21日12时,我市61名冷冻姑鱼直接暴露者及其接触人员已全部集中隔离,并采样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外地的6名直接暴露者及接触人员已发协查函。目前在蚌冷冻姑鱼均未售出并已全部封存,对冷库内食品及外包装、外环境及相关人员采样389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已向本批次冷冻姑鱼流入地发协查函。

  市疾控中心在此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密切留意政府部门发布的进口食品检疫信息和有关防控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选购冷链食品时应正确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手套挑选冷冻冰鲜食品,不要采购不明来源的冷链食品,清洗加工冷冻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和烧熟煮透。

  蚌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年12月21日

  新冠疫苗什么人不能接种?有什么不良反应?答案来了!

  21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专家表示,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由于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比较短,建议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要求之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不要同时接种。

  正处在疾病发展期,或者说患有慢性疾病正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得了急性疾病的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孕妇也不建议进行接种。

  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的结果和紧急使用接种的一些信息,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常见的反应,和其他灭活疫苗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以后,防控策略会调整吗?专家表示,对于群体来说,只有达到一定的比例产生抗体以后才能产生保护效果,不能把宝全都押在疫苗上,所以现阶段的各项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

  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接种者未现严重不良反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的新冠疫苗在前期开展的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都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郑忠伟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还有待Ⅲ期临床试验结束或者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揭盲,才能得出疫苗有效性的具体数值。

  郑忠伟提到,但是在Ⅰ期、Ⅱ期也有一些有效性的参考指标,我们会比较疫苗接种人员和对照组的一些免疫源性指标,比如综合抗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Ⅰ期、Ⅱ期的试验证明我国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的判断指标也是比较好的。同时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到境外高风险地区,至今我们没有收到一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目前中国有15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郑忠伟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我国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疫苗研发工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截至12月2日的统计,目前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涵盖我们布局的所有技术路线,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我国是最多的,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在全球处于第一方阵。

  国产新冠疫苗一经批准上市即可启动规模化生产

  郑忠伟介绍,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起步很早,但走到三期临床时,很多的环境条件随着疫情发生了改变,有的可能速度相对慢了下来,但无论先后,尊重科学规律是第一位的。他透露,在新冠疫苗三期的中期数据或者终点数据建完以后,国家药监部门一定会比较快地推进相关注册审批工作,并推进我国疫苗上市。

  他指出,我国相关疫苗企业对我国疫苗的研发还是充满信心的。现在一些疫苗企业已经做好了规模化生产的准备,一旦批准上市,就可以启动新冠疫苗的规模化生产。

  不建议新冠疫苗与HPV疫苗同时接种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通常在接种疫苗时,如果是灭活疫苗的话,对于大多数其他疫苗来说,可以同时接种。但是,新冠疫苗研发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关于新冠疫苗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研究,还没有看到相关的报告,所以我们一般建议在没有国家规定的指南和方案要求之前,新冠疫苗和HPV疫苗要分开进行接种,不要同时接种。

  王华庆表示,因为一般考虑到能不能同时接种的时候,就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因素就是同时接种会不会影响到这些疫苗的免疫效果。第二,如果要是同时接种,会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所以基于这两点目前没有研究数据,不建议同时来接种这两种疫苗。

  不推荐孕妇接种新冠疫苗

  发布会上,王华庆介绍了接种新冠疫苗的几种禁忌情况。

  他表示,关于疫苗的禁忌,一般通用原则,如果这个人打过一两次疫苗后,就知道他对这个疫苗是否过敏了。如果出现了过敏情况,他就属于禁忌接种的范围。有的人可能知道自己过去的时候对某种成分过敏,疫苗中如果含有某种成分的话,对于这样的人也是接种疫苗的一个禁忌。

  还有一种情况不宜进行接种。比如人们现在正处在疾病发展期,或者说患有慢性疾病正处在急性发作期,或者得了急性疾病,在这种情况下,也都不能接种疫苗,需要等慢性疾病痊愈或恢复之后,再去接种。

  此外,一般通用的原则就是对孕妇不建议进行接种,因为这方面研究的数据少,所以一般疫苗也不推荐给孕妇来进行接种。

  接种新冠疫苗后可能有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新冠疫苗之后有哪些不良反应?王华庆介绍,目前根据前期临床实验的结果和紧急使用接种的一些信息,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的常见的反应,和其他灭活疫苗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

  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局部有一些反应,还有就是出现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包括注射之后局部的疼痛、肿、痒等,这些都是一般反应;在全身反应方面,现在监测到的主要有发热,还有一些个别的接种者出现疼痛,也有乏力的情况发生。

  局部的反应也好,一般反应也好,一般是不需要处理的。如果发热超过38.5℃,或者局部红肿特别厉害,这种情况就需要就医,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情况出现。

  接种新冠疫苗后,还用勤洗手、戴口罩吗?

  新冠疫苗开始接种以后,防控策略会调整吗?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仍然是目前个人防止感染最简单、最容易接受、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对于个人来说,接种疫苗要产生保护抗体,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于群体来说,只有达到一定的比例产生抗体以后才能产生保护效果。

  所以,今冬明春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反弹,我们不能把宝全都押在疫苗上,所以现阶段的各项防控措施仍然要坚持下去。疫苗的应用,特别是让高风险人群优先接种疫苗,为我们控制今冬明春疫情反弹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更加从容地来应对今冬明春可能出现的疫情。

  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新冠的风险非常低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因为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大家对核酸检测阳性可能不理解,这个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检测出来,都可能是核酸阳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他介绍,在实验时做检测时,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来判定对核酸检测阴性或阳性,这个值叫CT值。CT值越大,比如高于30或者35,说明它的污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但这个CT值越小,比如小于30时,表示污染量比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

  他指出,在全国所有进口的冷链食品、货物中,检测大多数属于CT比较高的,就是污染比较轻的。通常来说,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冷链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装卸工中,发现的感染病例就相对比较多一些。

  如果消费者不小心买到了污染的食品会不会感染?吴尊友表示,这种风险也是很低的。只要人们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造成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小。

  为何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会复阳?原因有两个

  针对一些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复阳,或在核酸阴性结束隔离几天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陆续都报道了一些极端病例的情况,这并不是境外输入病例特有的。

  吴尊友表示,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一个自然现象,也就是说,每个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其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轻、有的重,对于有些很严重的病例,其整个肺部都堵住了,即使肺里面有很多病毒,但是在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时往往还会采不到,所以会出现有时阴、有时阳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采样的质量,如果采样部位和采样的操作规范,那么采到阳性标本的可能性就会大。

  吴尊友说,对于入境人员来说,在整个旅途中,包括入境后进入到闭环管理过程当中,都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在入境人群中,混有感染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同时不要同陌生人交流谈话。如果做到这些了,就有助于在旅途中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解除隔离以后,人们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

  关于新冠疫苗,国务院的最新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12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中国研制的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的新冠疫苗在前期开展的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都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至今未有严重感染病例”

  郑忠伟介绍,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的效果如何,还有待Ⅲ期临床试验结束或者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的中期分析结果揭盲,才能得出疫苗有效性的具体数值。

  郑忠伟提到,但是在Ⅰ期、Ⅱ期也有一些有效性的参考指标,我们会比较疫苗接种人员和对照组的一些免疫源性指标,比如综合抗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Ⅰ期、Ⅱ期的试验证明我国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的判断指标也是比较好的。同时在紧急使用的过程当中,有6万多疫苗接种者去到境外高风险地区,至今我们没有收到一例严重感染病例的报告,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疫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中国有15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郑忠伟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我国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疫苗研发工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截至12月2日的统计,目前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涵盖我们布局的所有技术路线,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我国是最多的,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在全球处于第一方阵。

  打了新冠疫苗多久产生作用?

  为什么新冠灭活疫苗打两针次?打了新冠疫苗多久产生作用?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在发布会上表示,因为打两针次免疫效果会更好一些。从前期已经发表的新冠疫苗文献来看,发挥作用的时间主要是在接种疫苗第二剂次的两周后,会产生较好的免疫效果。

  接种新冠疫苗,这些问题要注意

  王华庆在发布会上回答关于接种新冠疫苗禁忌时表示,不建议同时接种HPV疫苗(宫颈癌疫苗)和新冠疫苗。同时由于没有相关的临床试验数据,孕妇也不建议接种新冠疫苗。

  为何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会复阳?

  针对一些入境人员结束隔离后复阳,或在核酸阴性结束隔离几天后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况,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自疫情发生以来,各地陆续都报道了一些极端病例的情况,这并不是境外输入病例特有的。

  吴尊友表示,出现这些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一个自然现象,也就是说,每个人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其临床表现是不一样的。有的轻、有的重,对于有些很严重的病例,其整个肺部都堵住了,即使肺里面有很多病毒,但是在采集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时往往还会采不到,所以会出现有时阴、有时阳的现象。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采样的质量,如果采样部位和采样的操作规范,那么采到阳性标本的可能性就会大。

  吴尊友说,对于入境人员来说,在整个旅途中,包括入境后进入到闭环管理过程当中,都需要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在入境人群中,混有感染者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在全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戴口罩,注意手卫生,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同时不要同陌生人交流谈话。如果做到这些了,就有助于在旅途中减少感染的风险。同时,解除隔离以后,人们还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

  元旦春节能否出行?

  吴尊友表示,元旦、春节期间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多,将增加疫情传播的风险。

  如果需要出行,建议大家一是减少人员流动,元旦、春节期间要合理安排行程,减少不必要出行,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岗。对于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人群,不建议出行。如果准备跨地区出行,要提前了解当地的疫情形势和防控政策,了解目的地近期是否有病例或疫情发生,中高风险地区建议暂缓出行。要备好口罩、手消毒剂等物品,用于路上使用。

  二是减少旅途风险。交通运输场站和交通工具节日期间加强通风、消毒等措施。乘客乘坐飞机或火车要遵守秩序、有序排队,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做好手消毒等个人防护,尽量减少在交通工具上的用餐次数,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同时做好旅途中的健康监测。

  三是减少人员聚集。节日期间,尽量减少聚集性活动。企事业等单位举办聚会等活动应当控制人数,50人以上活动应当制定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有关防控措施;提倡家庭私人聚会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家庭每天注意开窗通风。

  四是加强健康科学知识宣传教育。各地要加强节日期间新冠肺炎防控和安全出游知识宣传,引导公众加强自我防控,提倡人群聚集和密闭场所佩戴口罩、勤洗手、公筷制、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等良好卫生习惯。

  五是发现发热、干咳、乏力等可疑症状,要及早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进口冷链食品还能吃吗

  澎湃新闻在发布会上提问:近期,各地有关部门从冷链食品或冷链环境中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尤其是进口冷冻食品,请问该怎么保证食品安全,避免因为冷链系统问题导致的感染?

  “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因为采购食用进口冷链引起感染的风险非常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大家对核酸检测阳性可能不理解,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查出来都可能是核酸阳性,也就是说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它有传染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在实验室做检测的时候,有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来判定核酸检测阴性阳性,这个值我们叫CT值,CT值越大,比方说高于30或者35,越高说明它的污染量越小,含有活病毒的概率就越低。这个值越小,比如小于30或者20几的时候,表示污染量比较大,有活病毒的可能性就会高一些。在全国所有的进口冷链食品也好、货物也好,检测出来的大多属于CT值比较高的,就是污染比较轻的。由于污染造成感染,一般来说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我们的从业人员当中,特别是物流装卸工感染发现的就相对比较多一些。如果我们不小心买到了污染的食品,会不会感染呢?这种风险也是很低的。只要我们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造成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小。

  下半年以来,由于冷链或者进口货物导致几起聚集性或者零星的病例发生。目前,我国已经加强了冷冻、冷链食品的管理。

  吴尊友表示,今年10月份,国务院连续下发了2个关于加强冷冻食品管理防止人员感染的文件,这些措施对于减少,预防通过冷链作为载体造成人员感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国门入关检测。二是加强入关时的消毒。三是加强物流全链条的从业人员作业防护。四是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核酸检测。一旦发现感染的,很快就把疫情扑灭在萌芽当中。五是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疫苗接种,防止感染。

  冷链食品阳性会传染吗?吴尊友回应…

  昨天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点人群疫苗接种有关情况。

  专家称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工作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忠伟介绍,我国的新冠疫苗在前期开展的Ⅰ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以及我国依法依规在自愿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已经开展的近百万人次的疫苗紧急接种,都充分显示了我国新冠疫苗非常安全,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目前中国有15款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郑忠伟介绍,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后,我国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同步推进疫苗研发工作。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截至12月2日的统计,目前我国有15款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其中5款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进入临床试验的疫苗已经涵盖布局的所有技术路线。

  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我国是最多的,我国新冠疫苗的研发在全球处于第一方阵。

  关于进口冷链食品

  吴尊友称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

  会上,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介绍,对于广大的消费者来说,因为采购食用进口冷链食品引起感染的风险非常低。

  “大家对核酸检测阳性可能不理解,这个活病毒、死病毒、病毒的片段检测出来,都可能是核酸阳性,但核酸阳性不一定代表有传染性。”他介绍。通常来说,由于污染造成的感染,必须是污染量比较大,同时还需要长期反复接触,才有可能造成感染。所以,在冷链从业人员,特别是物流装卸工中,发现的感染病例就相对比较多一些。

  如果消费者不小心买到了污染的食品会不会感染?吴尊友表示,这种风险也是很低的。只要人们保持手卫生,坚持生熟分开,造成感染的风险就会非常小。

  22日零时起,香港禁止所有英国载客航班抵港

  香港机场

  新冠病毒近期在英国出现新变种,疫情发展急转直下。香港特区政府21日下午公布,由22日零时起,禁止所有英国载客航班抵港,直至另行通知。

  特区政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表示,禁止所有过去14天内曾在英国停留超过2小时的人士入境香港,包括香港居民,即全面禁止所有从英国起飞的客运航班降落香港,以阻止新变种病毒传入香港。

  一夜之间,封城,停飞!

  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2月21日0时34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5110651例,累计死亡病例1680395例。20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808224例,单日新增病例数创疫情暴发以来最高纪录。

  当地时间12月20日,英国卫生和社会保健部公布,过去24小时内,英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5928例。目前英国平均每10万民众中有265人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近期突然加剧的疫情与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有关。

  英国称变异病毒传播失控 部分地区防控级别升至最高

  英国政府称,一种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伦敦和英格兰东南部地区迅速蔓延,它的传播速度比原先发现的新冠病毒要快。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20日表示,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播已经失控。

  当地时间12月19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从20日起,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将从目前的三级防控级别升至最高的四级,为期两周。

  英国目前处于第四级防疫级别的人口大约为1640万,占英格兰地区总人口的大约三分之一。在这一防控级别下,“非必需品”零售店铺、娱乐设施、健身中心等停止营业;除购买生活用品等少数情况外,民众应尽可能地待在家中,除特殊原因外不允许与家庭以外人员聚会,不能随意进出实施四级防控级别的地区。

  △英国防疫等级示意图,颜色深最深区域为四级封锁区域,以伦敦和周边城市为主。

  世卫组织:多国确认出现与变异新冠病毒相关的确诊病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20日证实,英国以外已有至少三个国家发现了与这种变异新冠病毒相关的确诊病例,其中,丹麦出现9例,荷兰和澳大利亚各出现1例。世卫组织呼吁欧洲地区国家收紧防疫措施,呼吁全球各国加紧对新冠病毒的筛查排序,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世卫组织方面还表示,已经注意到“有初步迹象显示”英国9月份开始出现的这种变异新冠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速度更快”,并且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诊断检测的准确性,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变异病毒的致死率更高或能导致更严重的症状。

  多国紧急宣布应对措施

  多国相继紧急宣布关闭边境、停飞往返英国航班等措施,应对新冠病毒新变种。

  ■ 荷兰

  当地时间12月20日,荷兰政府发声明称,从当天起禁止英国的航班入境,这一禁令将持续到明年的1月1日。荷兰本月早些时候在一例新冠病例的采样中发现了与英国同样的新毒株。

  ■ 比利时

  当地时间12月20日,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宣布,从当天起暂时关闭比利时与英国的边境。此次关闭边境将自20日午夜开始,至少持续24小时,届时往返两国之间的航班和“欧洲之星”列车将停运。

  ■ 意大利

  当地时间12月20日,意大利外长迪马约表示,在知会英国政府后意大利政府将签署相关政令,停飞所有往返英国的航班。

  ■ 法国

  当地时间12月20日晚,法国政府交通部长让·巴蒂斯特·杰巴里宣布从20日午夜起,法国暂时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列车和轮渡运输入境48小时,前往英国的人员和交通运输不受限制。

  另据法国媒体援引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消息称,最快将会从22日起对从英国返回法国过节民众进行病毒检测。

  ■ 西班牙

  当地时间12月20日,西班牙政府发声明称,将加强在机场和港口对从英国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的力度。目前,西班牙要求来自新冠肺炎高发风险国家或地区的旅客出示过去72小时内的新冠检测阴性证明,但西班牙政府暂时不会关闭与英国的边境。

  ■ 科威特

  当地时间12月20日,科威特民航部门发声明称,民航部门在与卫生部门协调后决定停飞科威特往返英国的民航班机,同时将英国列入疫情高风险国家名单。科威特也是第一个对英国宣布停飞令的阿拉伯国家。

  △科威特机场

  ■ 奥地利

  据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12月20日,奥地利计划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在该国降落。

  奥地利卫生部强调,英国旅客到达该国必须进行10天隔离,如隔离第5天后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可以解除隔离。

  ■ 葡萄牙

  当地时间12月20日,葡萄牙政府宣布,21日0时起,只允许拥有葡萄牙国籍或持有该国居留许可的旅客从英国入境葡萄牙,且入境旅客必须在抵达时出示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无法出示检测阴性证明的旅客抵达时须在机场内由专业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同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进行隔离。

  ■ 土耳其

  当地时间12月20日,土耳其民航局宣布,土耳其将暂停往返英国、荷兰、丹麦和南非的民航航班,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 瑞士

  当地时间12月20日,瑞士联邦民航局宣布,从当天午夜开始,瑞士暂停与英国、南非之间的空中交通,直至另行通知为止。

  ■ 希腊

  当地时间12月20日,希腊公民保护部宣布,自21日6时起,所有来自英国的人员入境希腊后,均需要强制隔离7天。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员仍需遵守原来的规定,即在入境希腊后强制隔离3天。

  △雅典国际机场行李领取大厅

  ■ 保加利亚

  当地时间12月20日,保加利亚卫生部长安哲罗夫宣布,自20日17时起,所有来自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人员,包括保加利亚籍的人士在内,进入保加利亚之后都必须强制隔离10天。

  英国病毒新变种!至少惊吓11国!

  当地时间14日,英国卫生大臣马特·汉考称,一种新变异的新冠病毒正在英格兰部分地区加速传播。19日,首相约翰逊表示,病毒变异后的传播性, 比已存在的病毒毒株高出70%。

  受此影响,多国相继宣布关闭边境、停飞往返英国航班等措施,应对新冠病毒新变种。截至北京时间21日5时,已有至少11个国家采取了行动…

  在最高级别疫情防控措施生效前几个小时,伦敦圣潘克拉斯火车站人潮拥挤。

  意大利报告1例从英国入境的新冠病毒新变种病例,停飞往返英国航班

  据意大利《共和国报》网站12月20日晚报道,意大利卫生部通告称,与该国高等卫生研究院合作的切利奥军事医学院从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样本中提取出了近日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新变种的基因。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意卫生部表示,该确诊病例近日从英国乘坐飞机返回意大利,在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入境,与其同居者目前正在隔离,其家属及密切接触者也遵循了卫生部的相关防疫规定。

  针对英国对新冠病毒新变种发出的警告,意大利20日当天已经宣布立即暂停所有往返英国的航班至明年1月6日,并禁止14天内在英国停留过的旅客在意大利入境或中转;如上述旅客已入境,则需联系当地卫生部门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西班牙请求欧盟采取共同举措阻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入境

  当地时间12月20日,西班牙首相府发布声明,称西班牙政府已经请求欧盟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欧盟层面采取共同举措,以阻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入境欧盟。

  △西班牙卫生部长(左)及首相(右)

  西班牙政府表示,若欧盟未及时回应,西班牙政府将做出行动以保障公民的安全。

  奥地利禁止来自英国航班降落

  据奥地利国家广播电视台消息,当地时间12月20日,鉴于英国新冠病毒新变种传染风险增加,奥地利将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在该国降落。

  维也纳医学研究中心的安德里亚斯·伯格塔勒在其社交媒体上表示,截至目前,奥地利还没有发现英国的新冠病毒新变种,病毒有可能存在孤立的突变。奥地利卫生部同时也表示,将与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密切合作。

  比利时停止往返伦敦的欧洲之星特快火车关闭与英边境至少24小时

  当地时间20日,比利时停止了往返伦敦的欧洲之星特快火车。

  同时,比利时首相德克罗宣布,自20日起,暂时关闭比利时与英国的边境。

  法国宣布暂停英国海陆空交通入境48小时

  当地时间20日晚,法国政府交通部长让·巴蒂斯特·杰巴里宣布从20日午夜起,法国暂时禁止来自英国的航班、列车和轮渡运输入境48小时。但前往英国的人员和交通运输不受限制。

  △图片来自法国总理卡斯泰社交媒体账户

  另据法国媒体援引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的消息称,最快将会从22日起对从英国返回法国过节民众进行病毒检测。

  科威特宣布将停飞往返英国的民航航班

  科威特民航部门当地时间20日下午发布声明称,为避免新冠病毒新变种在科威特境内传播,民航部门在与卫生部门协调后决定停飞科威特往返英国的民航班机,同时将英国列入疫情高风险国家名单,科威特也是第一个对英国宣布停飞令的阿拉伯国家。

  保加利亚宣布所有来自英国人员需强制隔离10天

  保加利亚卫生部长安哲罗夫20日宣布,为应对新近在英国出现的一种变异新冠毒株带来的威胁。自当日17时起,所有来自英国的人员(包括保加利亚籍的人士在内),进入保加利亚后都必须强制隔离10天。

  △保加利亚卫生部部长安哲罗夫

  希腊宣布来自英国人员入境需隔离7天

  希腊公民保护部12月20日宣布,自当地时间21日早晨6点起,所有来自英国的人员入境希腊后,均需要强制隔离7天。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员仍需遵守原来的规定,即在入境希腊后强制隔离三天。

  △雅典国际机场行李领取大厅

  瑞士关闭与英国、南非的空中交通

  瑞士联邦民航局12月20日宣布,由于英国及南非出现的新冠疫情新情况,从当天午夜开始,瑞士暂停与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空中交通,直至另行通知为止。这一紧急措施已通知到有关机场、航空公司等。

  土耳其宣布暂停往返英国、荷兰、丹麦和南非民航航班

  土耳其民航局当地时间12月20日深夜在其社交账号上宣布,土耳其将暂停往返英国、荷兰、丹麦和南非的民航航班,直到另行通知为止。

  葡萄牙宣布只允许该国公民及持葡居留许可者从英国入境

  当地时间12月20日晚葡萄牙政府宣布,当地时间12月21日0时起,只允许拥有葡萄牙国籍或持有该国居留许可的旅客从英国入境葡萄牙,且入境旅客必须在抵达时出示新冠病毒检测阴性证明。

  严防!新增确诊23例,其中本土确诊2例

  1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3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1例(上海8例,内蒙古6例,广东3例,福建2例,山西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2例(辽宁1例,黑龙江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4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45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77例(其中重症病例3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确诊病例413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85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318例(其中重症病例4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81900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852例,现有疑似病例7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91801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6927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5例(境外输入10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例(无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1例(均为境外输入);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208例(境外输入182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8964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8152例(出院6837例,死亡130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766例(出院627例,死亡7例)。

  觉得有用请点右下角“在看”

  拜托各位读完了,

  去点个“在看”吧!

  多点“在看”,你会变好看

  多多留言,你会变有钱哟~

  由于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内容

  记得读完点一下“在看”和“赞”!

  “天津族”整理自:天津广播、津云、人民日报、国家卫健委、央视新闻客户端、大连发布、半岛晨报、网信三河、蚌埠疾控、安徽商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现代快报、澎湃新闻、北京晚报、中国网、环球网、今晚报,侵权请告知删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HOT

  天津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