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要求撤掉呼吸机时,她眼含泪水,一直摇头”
文|仙仙
前不久看过一位医生取名叫《死亡如此多情》的手记让我感慨良多。
女医生是监管重症监护室的人,当时进来了两位老人,女病患在1号床,年龄80岁,因为突发心肌梗死才转入重症监护室。而住院之前已经卧床了将近3年,虽然身体不能动,但是神志还很清晰。而现在虽然也很危险,但是通过呼吸机,还是很快苏醒过来,需要呼吸机配合治疗一段时间,而她身边有五个子女,然而五个子女家境都不太富裕。
而另一位男病患住在2号床,年龄70岁,因为手术后脑部出血情况十分危急,虽然第一时间止血了,可是他仍然昏迷不醒,即使用上了呼吸机也一直神志不清,并且肺部也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症状,情况不容乐观,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自己的企业是个老板,小儿子普通工薪族。
其实能看出来,2号患者的情况明显比1号女病患严重的多,并且1号女患者也在呼吸机的配合下有了明显好转的迹象。
可是两方的孩子们却对两位老人有着截然不同的选择,同时也让两位老人有了全然不同的结局。
女医生说,开春的时候1号患者的五个子女一起来向医生说放弃治疗,拔掉母亲的呼吸机,这让医生既感到惊讶又感到无奈,惊讶是老人的身体虽然完全康复不太可能,然而好转是显而易见的,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她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
可是五个子女却态度坚决的要放弃治疗,因此这也是医生感到的无奈,她也知道重症监护室的巨大花费是五个子女放弃的主要原因,可是她依然不想放弃这个老人,但是家人们态度坚决,她最终极为痛苦地去撤机器。
而撤去呼吸机的那一刹那,老人似乎也感受到了什么,虽然说不出话,却眼含泪水,一直摇头。女医生只得安慰老人说她身体正在康复,不用呼吸机了。可结果去掉呼吸机不到两天,老人就呼吸困难,样子极为痛苦,到了凌晨便停止了呼吸。
相反,2号床的病患更为严重,可是大儿子和小儿子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特别是大儿子,在医生眼中,他应该是一个事业型的男人,可是自从他父亲进了重症监护室,他甚至比弟弟来得还要勤,亲力亲为地给父亲擦身子,照顾日常,虽然他听不到,也坚持跟他说话,还带来了随身听,悠长的音乐在他父亲的身边唱响。
而他还特别仔细地带来了他家孩子和弟弟家孩子对爷爷的祝福语音和视频,大儿子每天都将小孩子天真无邪的声音放给老父亲听,无论他听不听得到,都不放弃。
而经过两个月医生和家人们的照料,也经过几次十分危险的情况后,老人的身体还是逐渐好转过来,也顺利转入普通病房,除了治疗得当,和家人们的精心照顾也分不开。
就是这样两个病人,两组家庭,不同的子女,让两位老人命运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也让医生十分感慨。
对于子女们的选择,特别是1号患者的五个子女的选择,我并不想说太多的责备,毕竟“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他们承受的压力根本不是旁观者可以想象的,也许他们做出这个决定前早已流干了眼泪,也真的是没办法。
可没有对比也没有伤害,2号病床的老人相比就要幸福很多,也拥有了更长久的生命。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之前看《我不是药神》里面的一句话:“世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话用在这两个老人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就医学来说,1号比2号病患更容易治疗,也更容易康复,但是因为经济压力的原因,却让亲生骨肉放弃的治疗,而2号病患虽然更加危险,可是悉心照顾之后依然康复。
可看家庭情况来说,2号被治愈,1号被放弃又在情理之中,1号女患者卧病三年,这其中的花费有多么大也许只有五个子女知道,而他们全都不富裕,这让他们的生活也更加雪上加霜,因此选择了放弃。
而老人们病重瘫痪之后就真的不想活了吗?其实从女患者被撤呼吸机时的反应就能看出来,她依然想活着,想拥抱太阳和生活,没有人真的不畏惧死亡,但凡有一点希望都期望活下来,但是家人们选择了放弃。
我心里和医生一样难过,可我又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一个人最可无耻的样子就是道德绑架,因此当事人面对自己的情况,其实怎么做都有他的道理。
可都说“用钱能解决的事情都不是问题”,可真实的问题是大多数人都没钱,而没钱也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东西,甚至生命,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
我记得史铁生说过“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件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号病床的两个儿子自然被人们歌颂和佩服,但是1号病床的五个子女也不应该被痛骂,但确实应该好好想想,毕竟生命本就是一个循环,今天他们放弃了他们父母的呼吸机,明天他们是不是也会被自己的子女放弃使用呼吸机的权利呢?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而健康有尊严的活着才是最幸运和快乐的,所以不要等到动不了去思考子女孝敬的问题,而是在健康的时候思考如何让健康保持的更长久,这相比而言更加有意义。
不要等到自己无法做决定的时候,用“穷病”去考验子女的人性,无论成功与否,那时候也是一辈子的痛苦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