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吃退烧药?医生给出的答案,令人意外
近来由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广泛传播,很多人都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因此吃退烧药物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网上关于发烧的科普也很多,其中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吃退烧药的说法广为流行,那么,到底这种说法就对不对呢?
这里先给出医学专家的答案:不一定,因为是否选择服用退烧药以自己身体的舒适度为准,不要单一以体温为标准。
是否服用退烧药的依据是什么?
发烧是机体面对外界环境温度异常和疾病侵袭时做出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当人体免疫系统发现细菌或病毒入侵时就会把敌情反馈给下丘脑这个司令部,司令部马上通知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快速做出反应,体温中枢会把体温上调来对抗入侵的敌人,白细胞快速增殖去消灭敌人,肌肉通过颤动来产热,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这就是为什么发烧刚刚开始时人体会觉得寒战发冷,手脚冰凉,当体温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觉得燥热难耐,只想泡在冰桶里降温的缘故。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因此对于发烧后的耐受力也是各有不同,有些人烧到38℃都会感觉浑身乏力难受,不能忍受,而有些人烧到40℃还可以熬夜加班,奋力工作,这跟自身的性格和对疾病的耐受力息息相关,因此发烧吃不吃退烧药的关键在于自己的耐受力和疾病本身,如果你觉得身体没有什么大碍,能吃能喝能睡,通过喝热水和适度体育锻炼就能调节好可以选择不吃退烧药。
如果体温38℃就已经觉得难受至极那也不必非要忍耐,可以选择吃药来减轻痛苦。是否选择服用退烧药以自己身体的舒适度为准,不要单一以体温为标准。
选择物理降温还是药物降温的依据是什么?
38.5℃以下物理降温,38.5℃以上吃退烧药的说法很是流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如果是成年人,自己对于发烧后自己的身体状态会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是通过自我调节还是通过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疾病本身,体温只是一个参考。
如果是婴幼儿或儿童,很多时候无法清晰表达自己的感受,通常当体温超过38.5℃4个小时以上时会感觉难受,医生们认为按这个体温给药是相对合理的数值。如果孩子精神状态还好,吃饭玩耍不受影响,可以不用量体温,但如果出现孩子哭闹不止,拒绝进食,或是昏睡抽搐,那就要立刻确定一下体温尽快使用退烧药物。婴幼儿发热机制较为复杂,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长时间高热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功能。
那么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在什么时间怎么选择成了关键问题,研究发现物理降温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急诊高热起到降温效果且无副作用,药物降温则能降低体温回升的机率,作用较持久,两种方法互相补充,不能互相替代,因此联合降温优于单用。
当处于体温上升期时,给予物理降温只能短时间让体温有所下降,体温短暂下降后会再次上升,由于外部温度低会使体温出现高热,增加不适感,如寒颤加重,颜面潮红,婴幼儿由于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出现异常放电,抽搐惊厥等状态,研究发现在口服退热药60分钟后使用物理降温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温过程更加安全有效。
总结
因此提醒大家,发烧时是否服用退烧药物要以身体的舒适度为主要指标,体温可以当做参考,在体温上升期不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在服退烧药1小时后联合物理降温可以使降温过程更加安全有效平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最后温馨提示大家:体温高了不要过度恐慌,特别要注意不要频繁吃退热药,防止药物损害肝肾功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