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疫情结束的日子,你在做些什么?
“等疫情结束了,我一定要去旅行/留学/多交朋友/换个工作……”自打新冠肺炎疫情开始流行以来,类似这样的话,已经让人们的耳朵磨起了茧子。对很多人而言,不停念叨着这些,以至于让人感到疲惫的都不是别人,而恰恰是自己本人。这些以“等待”为前提的发言,听起来充满了蓄势待发的昂扬斗志,然而,在漫长的等待中,这样的想象逐渐变成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段,让一部分人在“非常态”的生活中,主动选择了逃避与拖延。
2020年2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雪后初晴,一名行人张开双臂享受阳光。中国青年报 鲁冲/摄
遥想去年,疫情刚刚发生时,几乎没有任何人能想到:新冠病毒会给人类社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影响。因此,当人们围绕“疫情结束”后自己的生活轨迹展开预想时,往往有着具体、实在的预期,而并没有意识到:这些预期会在漫长而看不到终点的等待中,逐渐变得模糊而虚幻。
曾经经历过SARS疫情的人,很可能从经验出发,以为疫情被彻底扑灭只是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小目标”。然而,随着新冠病毒先后在全球各国肆虐,多种传播力更强的变种相继出现,一个个乐观的预言先后化为泡影。在中国,全国人民万众一心,通过强有力的防控措施,成功将本土疫情压制在了常态化防控的可控范围之内,为大多数国人恢复了相对正常的生活。但是,倘若以全球大流行结束,人类社会恢复往日“常态”为标准,谁也不敢判断:我们到底还要等待多长时间。
当许多人在2020年初,度过有生以来第一个不能和家人团聚的春节时,他们的愿望,可能只是“等疫情结束带家人出国旅游一趟”。如果我们在那时找到一个如此盼望的人,问他觉得这个目标什么时候可以实现,他很可能以为自己只需要等到夏天。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人们对“疫情结束”的推测时间从2020变成了2021,又从2021变成2022……当我们在时间的跑道上前进时,我们想要抵达的“终点线”,仿佛正和我们一道奔跑。有人结合文学作品,将等待疫情结束比喻为“等待戈多”。这个微妙的比喻,既反映出许多人实际上正受困于这种等待的处境,也提醒着我们:把实现目标的希望全部寄托在“疫情结束”这件事上,恐怕很难让生活归于健康和正常。
如果要给疫情造成的各种负面影响排序,“彻底打乱人们的生活规划”这一条,或许可以排在第二名,仅次于病毒直接造成的感染和死亡。社会化防疫、旅行禁令、居家办公、社交娱乐受限、行业萎缩……如此种种,让许多人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节奏与重心,因此感到无所适从。面对打击,把希望寄托在“疫情结束”上,是再自然不过的心理机制。这种反应固然正常,却未必是让生活恢复正常的最佳选择。相比于在焦虑中徘徊等待,此时此刻就行动起来,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主动寻找机会和方法,为自己找回生活的节奏,不仅有利于在逆境中维持心理健康,与“等待戈多”相比,也是更加具备现实可行性的方案。
举例来说,如果你的愿望是出国旅行,不如设立一笔“旅行基金”,一边工作一边为更好的旅行体验攒钱。与此同时,这或许能成为一个契机,让爱好旅行的你发现更多隐藏在自己身边的有趣景点。如果你的愿望是换个工作,但又因为疫情带来的行业不确定性不敢轻易跳槽,也可以从现在开始“充电备战”,毕竟,不论是否做好了提交辞呈的准备,“技不压身”的道理永远不会改变。
当然,并不是所有被疫情打乱的计划,都一定能有轻松的“替代方案”。对那些因为旅行禁令,不得不面临一个甚至多个“间隔年”的留学生、或是因为疫情而失业的受打击行业从业者而言,任何安慰的话语都难免显得苍白。但是,就算眼前的逆境再怎么令人绝望,身在其中的人也只有调适好自己的状态,才有机会找到“破局”的希望。将摆脱困境的希望都放在“疫情结束”上,无异于在疫情结束之前暂时性地放弃了自己,而这绝不是身处逆境者真正需要的价值观。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个体往往显得被动而无力。普通人不可能依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让疫情这样的事说改变就改变。但是,无法改变世界,并不等同于无能为力,我们永远可以自主选择面对世界、面对生活的方式。通过以积极的方式改变自己,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重返生活。而从理想主义的角度出发,又有谁敢说世界无法因此而改变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