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阿司匹林不能治新型冠状病毒,大家要擦亮双眼,别盲目用药

  最近这几天,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除了国家“官宣”的疫情报告外,关于“新冠”的各种谣言也开始流传。其中华子注意到了这样一则谣言,说可以延缓“新冠”的病情。

  这则消息里说: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20毫克),既可以消炎,还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资料显示病毒感染者有的血浆二聚体增高,意味着血液粘度升高,血流的流速减慢,这种情况不利于免疫细胞的运动,而有利于病毒复制。

  

  华子身为一名药师,对阿司匹林这个药物非常了解。阿司匹林研发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初时人们看中的是阿司匹林解热镇痛和抗风湿的功效,后期发现阿司匹林还有可以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对高危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随着心脑血管疾病人群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服用阿司匹林。结果许多不明药理的人开始迷信阿司匹林,并且冠以“神药”的名头,什么地方都要用,好像其无所不能。但实际上阿司匹林无论是解热镇痛,或是抗血小板,甚至其副作用,都是通过抑制环氧酶(COX)而产生的,这个作用机制与抗病毒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则谣言为了彰显自己的“科学性”,特意引入了一个“血浆二聚体”的名词。血浆二聚体,是指血液中纤维蛋白被水解后的一种特异性的降解产物。、、、、手术、、组织坏死等很多种疾病状态,都会导致它的升高。它的升高,表示的意义在于判断患者的凝血状态,与本身无关。

  阿司匹林可以抑制的凝聚,进一步可以阻止纤维蛋白原的激活,就会使纤维蛋白降解减少,降低血浆二聚体。但这只是对有凝血高风险的患者的一种治疗方式,而不是治疗“新冠”的特效药物。

  

  人体的免疫细胞大部分产生于淋巴系统之中,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循环和体液之中。淋巴循环相对于血液循环更加的独立,血液循环的流速并不会对淋巴循环产生很大地影响。而且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在人体四处“游走”进入组织液,并不会局限在血管之内。

  也就是说,血液流动的快与慢,只可能影响的形成的概率,而对免疫细胞的工作产生不了多大的影响。在发生病毒感染之后,主要依靠支持疗法,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力来消灭病毒。而阿司匹林并不会增强人体免疫力,所以对抗病毒没什么用处。

  

  关于阿司匹林的合理剂量,在中国相关的指南中,皆推荐每日服用75~150毫克。当每日服用低于50毫克时,就不能对全部的血小板产生抑制作用,就不会产生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所以此则谣言中阿司匹林的剂量,也是错误的。

  如果超量服用,则可能会发生出血的风险。最近多项临床研究皆证实,对于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产生副作用的弊端大于获益。服用阿司匹林,需要有严格的指征和医生指导,个人是不推荐自行使用阿司匹林的。

  

  华子希望大家擦亮双眼,不要相信谣言而盲目用药。戴好口罩,远离人群聚集之处,室内多通风,勤洗双手,就可以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病毒,那么戴好口罩去定点的医疗机构进行筛查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