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我们要解决两大矛盾

  前文《广州多地解除疫情防控区,关于疫情,现在最该弄清楚三大问题》受到了不少关注和讨论,谢谢大家。

  在文中提到现在不少百姓不是“谈疫色变”,而是“谈防色变”。

  防疫防疫,我们要害怕的应该是“疫”,可如今我们却在害怕“防”。

  想要改变这状况,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建立病毒常识”。

  我们不是太懂病毒,而是太不懂,老百姓缺乏对于病毒的一个认知共识,以至于一个病毒,多重解读。

  如果连病毒现在到底是什么样子都不清楚的话,那后续一系列的措施和政策,就都免谈了。

  庆幸的是最近,越来越多的相关专家出来发声,解释病毒了,这是个好现象。

  

  

  哪里有严重疫情,哪里就会有她身影的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在最新会议上强调:

  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这是一句从上面发下来,定调的话,首次由高层确认,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

  有了定调后,终于越来越多的专家出来发声。

  

  北京地坛医院传染性疾病主任陈志海详解“奥秘克戎”,教授解释的很专业,我用更简单的话来总结下。

  1,新冠病毒是统称,这病毒经历了四大流行毒株:

  原始毒株

  阿尔法株

  德尔塔株

  奥密克戎

  这四个毒株,前三个致病性都较强,会攻击人的肺部,而且不管是老人还是年轻人,都会有肺部症状。

  而当下流行的,是第四个“奥密克戎”毒株,这个毒株传染性比前三个要强,但是这个毒株较少出现肺部症状。

  感染后有没有肺部症状(肺炎等),是用来判断病毒毒性的重要指标。

  而奥秘克戎毒株,出现肺炎较少。

  感染上奥秘克戎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两个状况,要么是无症状,要么是轻症。

  

  所谓“无症状”,就是感染后什么感觉都没有,没咳嗽没发烧,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

  而另一个就是“轻症”,所谓轻症就是你有咳嗽,有发烧,但是没有肺炎,这就属于轻症。

  现在我国绝大多数的感染者都是“无症状和轻症”,这也是为什么定调说“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的原因

  因为这个毒株,不像前三个会主攻人类肺部,这个奥秘克戎毒株,不主攻肺部。

  

  2,老年人要注意,尤其是没接种疫苗的老年人。

  这病毒对老年人依旧有威胁,普通人就算有轻症发烧,一般不会超过三天,难受三天也就好了。

  可对老年人要复杂一些,因为老年人一般都有基础病,发烧让免疫系统低下后,更易加重其他疾病。

  但是在临床上,接种过加强针疫苗的老人,症状会明显减少,所以强烈建议老年人去接种疫苗。

  总结,新冠病毒四大毒株,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致病性弱,不主攻肺部。

  大家不用恐惧,但老人需要注意,尤其是没打疫苗,有复杂基础疾病的老人,感染后需要及时观察有无肺部症状。

  北京专家出来详解后,广州专家也出来为大家解释第二大关注点:

  新冠病毒,到底有没有后遗症?

  过去关于新冠后遗症有过非常多的报道,比如失去味觉,浑身无力,心跳加速,阳痿等。

  尤其是在美国,关于新冠后遗症的信息非常多。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数据说:全美国350-450万人因新冠后遗症面临失业,其中20%完全无法工作,而50%只能减少一半工作时间,来应对后遗症的折磨。

  这是媒体报道的美国后遗症问题,那么中国呢?

  

  

  昨天广州方舱医疗队负责人崇雨田教授,出来接受采访说:尚无证据表明,感染新冠有后遗症。

  崇教授负责方舱医疗队,可以说是最一线的接触感染者的医生,他介绍说:

  一个多月里我们接收了4000名阳性,几乎没有重症和危重症,绝大多数是无症状和轻症,这和过去的德尔塔毒株,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不必恐慌。

  至于媒体老是在炒作的什么新冠后遗症多可怕多严重,那些东西并不能把它归结为“后遗症”。

  在医学上,学界根本没确认新冠有后遗症,至少还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

  大家说的什么得新冠后味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无精打采,那些根本不属于后遗症,那些只能算作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长。

  崇雨田教授得意思是:

  后遗症,是一种长期的器官功能改变,比如你今后十年二十年,一直在咳嗽,一直在酸痛,一直阳痿,那才叫后遗症。

  可新冠呢?有人咳嗽几个月,有人关节痛几个月,有人几个月记忆力下降,无精打采,这些都不能叫做后遗症,只能叫做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长。

  这些较长的临床症状表现,可能半年后就好了,可能大半年后消失。

  如果这些症状五年十年二十年的长期存在,我们才能称之为“后遗症”。

  所以目前在医学界,根本没有证据表明,新冠会有后遗症。

  你说美国有几百万人有新冠后遗症,几百万人工作不了了,这根本违背科学。

  另外来看香港,深圳三院的院长“卢洪州”之前在和香港做视频连线时候也专门提到了“新冠后遗症问题”。

  

  院长卢洪州说:“大部分感染者康复后,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小部分轻症在康复后,短期内可能出现嗅觉或味觉障碍,但也会很快恢复,大家不用担心。”

  “而极少部分的重症患者,因为病毒攻击肺部出现肺功能病变,但也会在1-2个月左右好转,身体各器官会逐渐恢复,不会留下后遗症”。

  

  那么新冠到底有没有后遗症?我们当前获取的信息,是矛盾的。

  一方面国内感染者后遗症的数据,几乎为零,这也是因为我国防疫做的好,感染者少,达不到足以研究后遗症的临床规模。

  国内没有研究,而另一方面一说国外,又全是后遗症太可怕了。

  

  

  

  

  很多报道,一提国外就后遗症可怕的不行,可现在又有不少国内专家出来讲话:

  有的说“新冠没有后遗症”,有的说“后遗症风险大幅降低”。

  作为百姓,到底该听谁的?

  很多老百姓都是被搞得一头雾水。

  要解决这个问题,当务之急还是对国内的感染者进行情况收集和研究,做出统计和科学分析。

  

  中国大陆现在每天新增已破3万,本土现有确诊数破40万,能不能对这几十万确诊者进行后遗症的调查和公布?

  到底国内有多少人,感染新冠后有后遗症的?

  如果有,都是什么样的后遗症,比例多少?持续时间多长?

  

  我们更应该像国外采访他们的感染者一样,对我国的感染者进行采访,了解我国感染者感染后的切身体会,以及有否后遗症。

  可现在,对于我国新冠感染者的采访,少之又少,这会更加重老百姓,对于新冠认知的雾水。

  当下,我们要开启针对自己本土的后遗症研究,而不是一谈后遗症就美国多可怕,欧洲多吓人。

  解决百姓对于新冠病毒的“认知矛盾”。

  以“科学、公开、严谨”的态度,建立全民的“新冠常识”,这是树立上下一心防疫体系的重要基础。

  我们需要让全民都清楚了解,新冠病毒现在到底是什么样的?而不是处在两方观点极为矛盾的混乱之中。

  而类似的矛盾,也出现在疫情防控政策上。

  

  最近广州解封了,广州多地解除封控,护栏围墙被逐一拆除,广州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更有密接者才刚到隔离酒店,政府就来了通知,让密接者全部回家,不用酒店隔离,全部回去居家隔离。

  此外郑州也解封了,重庆也在陆续解封。

  

  而北京虽然单日新增依旧三四千例,但是已不要求全员核酸,无外出需求的,可以不参加核酸筛查。

  

  不过和这些逐渐优化防疫政策的地方相比,有些地方则持有不同看法。

  比如锦州。

  

  锦州政府发文说:“能清零而不清零,实在是太可惜了。”

  文章主旨是:恳请居民同志们再忍几天,锦州就能获得清零的全面胜利。

  和有些朋友不一样,其实我个人是不反感锦州这篇政府文章的。

  这篇文章是我看到少有的,言辞恳切,话语朴实,不讲官话讲大白话的政府文。

  可对于锦州人民来说,这篇政府文,又是矛盾的。

  

  评论里3.2万支持的,认为锦州防疫做的很好,政府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可2.2万和1.8万支持的,都是质疑这个政策的,认为当各地都在改变政策的大背景下,你不可能一直清零。

  而胡锡进也在深夜发文,批评了锦州的这个决定。

  

  胡锡进认为:

  1,锦州市做法陈旧,跟不上现在的新病毒形势。

  2,广州北京等地,解除封控,不是放弃防疫,是构建全国性的更稳定更经济的防疫体系。

  3,锦州应该勇于面对防疫新形势,不该循规守旧。

  锦州是循规守旧,还是人民至上?这又是病毒疫情信息不透明下的,一个对立矛盾。

  而在山东,准备投资230亿建方舱医院。

  

  上面说到广州拉去隔离的人,又被拉回家居家隔离了,可在山东却要230亿建方舱。

  山东为什么要建那么大规模方舱?

  按照官方解释是:建方舱主要是收治轻症患者,也就是有咳嗽有发烧,但没肺炎的感染者。

  这些人被拉去方舱后,如果病情恶化,可以快速转入正规医院治疗。

  可是大建方舱正确吗?

  现在病毒的特性是什么?传染性增加,但致病性减弱。

  这表示感染者会越来越多,但是重症和死亡却比之前少。

  我们该把焦点放在治疗重症和降低死亡率上。

  在这病毒特性下,难道不应该把钱用在建更多新冠专科门诊,增加更多重症病床上吗?

  

  230亿建方舱,新增20万隔离位收轻症,乍一看没错,但是它有助于压低死亡率吗?

  压低死亡率靠的是医院的重症病床数量,以及更多的临床医护人员数量,避免重症患者的医疗挤兑。

  我们甚至可以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建立专门的新冠专科医院,而不是靠大建方舱。

  总的来看现在我们需要解决两大矛盾:

  1,认知矛盾

  2,政策矛盾

  由于过去国内疫情控制很好,感染者少,数据样本也较少,我们无法建立自己的新冠数据,基本就是看美国多恐怖,欧洲多可怕。

  但如今我们该专注于研究国内的疫情数据和感染者状况,这需要做到三点:

  1,公布数据:感染者人数,无症状,轻症,重症,死亡比例

  2,专家解惑:病毒的特性,发病症状,后遗症情况等

  3,感染者采访,感染者亲口讲述感染过程和感受

  抛弃过去“看美国可怕,欧洲恐怖”的模式,我们要建立自己的新冠病毒认知体系。

  只有这个属于中国的新冠病毒认知体系建立了,才能解决当前老百姓之间存在的认知矛盾。

  除了认知矛盾外,政策矛盾是第二大要解决的。

  政策矛盾的根源,比认知矛盾更复杂,因为它可能来自于几个点:

  1,为民

  2,官位

  3,贪腐

  我相信有些地方政府,是在为民着想的,是真的希望将病毒彻底隔绝在本地之外,保障百姓生命安全的。

  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政府,更关心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因为在过去的经历中,只听过“防疫失控”被处分的,从没听过哪个官因为“防疫过当”被处分的。

  这就造成了官员,“我宁可防疫过当,也不要防疫失控”,我宁可层层加码不出错,也不要放松造成感染扩散。

  而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已成立“层层加码工作专班”。

  

  起码这是解决当前政策矛盾的一个方法,不能上面说严格落实20条,你这里还在层层加码对着干。

  更不能让老百姓从“谈疫色变”,变成“谈防色变”。

  真心希望这个“层层加码工作专班”,可以落到实处,公布和处理几个典型,因为有些人,只有看到层层加码真的会被处罚,他才会不敢继续这么干。

  当然还有一大政策矛盾的关注点,那就是贪腐。

  几天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张姗姗和张核子事件,曝出核酸检测机构的诸多丑闻

  昨天又有一段视频在网上流传。

  

  

  

  视频是一场“内部会议”,一个男子对周围人说,“方舱里介绍一个人进去奖励3500,现在又建了好多方舱,里面都没住满,就想让大家都进去。”

  这视频到底发生在哪?说这话的是谁?是不是真的拉一个人进方舱奖励3500块?

  为什么要拉人进方舱?还不是怕上面查吗?如果上面来查,看你方舱住的满,那说明建的有用。

  如果上面来查,方舱一个人没有,那还怎么交代?

  关于这些,目前还在调查中。

  但核酸经济、方舱经济里面有没有存在贪腐,必须严查,方舱谁承包建设的?有没有人从中赚取好处收贿赂和回扣?

  大力打击发国家灾难财,百姓苦难财的奸商黑官

  关于“核酸经济,方舱经济”的调查,应该和层层加码工作组,同步进行。

  这类贪腐动因的存在,也必然让某些地方的疫情政策走样,造成上面优化,地方却不执行的政策矛盾。

  

  总的来看,目前全国正处于一个疫情信息较为“混乱”的状况,我们经常能听到完全不同的声音,看到完全不同的政策。

  但是我们不必恐慌,因为这是一个疫情方针转型下,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我们当务之急要做的,是花时间和精力解决这两大矛盾:

  1,老百姓对于病毒的认知矛盾

  2,地方官对于疫情的政策矛盾

  我完全相信我们有能力解决这两大矛盾,我们需要的是信心和一点时间。

  我也完全相信我们能在“科学防疫”的大旗下,回归一个正常的生活。

  大疫不过三年,到这个月,正好是三年。

  感谢各位的点赞,转发和分享。

  关注我,每天带来不一样的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