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服用美林后不到四个小时又烧到40度,怎么办?
原创: 黄志恒
天气变冷,门急诊发热的孩子扎堆。
许多家长有“发热恐惧症”,看到孩子发热,就如坐针毡。
常常有人问我,“孩子吃了美林不到4小时又发热了,怎么办?”
我告诉大家几点。
1. 记住!发热不是病
发热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症状,不是疾病。
所以,家长和医生不要只关注发热,还是寻找原因。
2. 什么是急性发热?
肛温≥38度,发热时间≤1周。
3. 发热的利弊?
发烧的潜在好处包括延缓某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和繁殖以及在适度升高的温度下增强的免疫功能。
发热坏处:发热使人不舒服。人体代谢率增加,耗氧量增加等有关。
4. 为什么要退热?
一方面减轻孩子发热引起的不舒服。下图0为舒服,10为非常不舒服。帮助医生、家长判断。
另一方面,退热是为了减轻家长对孩子发热的恐惧情况。因为许多家长怕孩子发热抽筋、怕孩子发热烧坏脑子了,考不上清华大学了。
5. 孩子发热,口服退热药和退热栓,优先选择哪个?
优先使用口服药。
6. 小儿发热什么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儿童的大多数高热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对于持续发烧和不适持续超过两到三天的儿童,可能需要重新评估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
急性发热儿童在下面情况的下需要及时就医
小年龄儿童
发热持续时间长
呼吸急促
频繁呕吐
精神不好
排尿异常等
7. 急性发热时如何寻找病因?
小儿急性发热,寻找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鼻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如果单纯高热,四肢酸痛,流涕等,需要甲流、乙流检查;如果是流感,可尽早使用奥司他韦。
下呼吸道感染
如果发热、咳嗽,病情有加重趋势,需要需要结合情况,进行呼吸道病原学检测,包括肺炎支原体、百日咳抗体等。
如果高热不退、呼吸增快、咳嗽频繁,呼吸音异常,需要拍胸片了解肺部情况。
胃肠道感染
如果有发热、呕吐或腹泻,注意肠道病毒检查,比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检查。如果大便粘液血丝,需要化验大便常规加肠道细菌培养。
尿道感染
小婴儿发热,如果血常规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高,需要注意小便化验,警惕尿道感染。
如果小便正常,需要及时抽血培养,警惕败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
小婴儿发热,如果存在下面情况需要当心化脓性脑膜炎
1) 血常规白细胞很高或者很低
2) 超敏C反应蛋白很高
3) 精神不好,烦躁嗜睡、脖子僵硬
都提示严重感染,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因为,婴儿血脑屏障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出现化脓性脑膜炎。这样,有利于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我家小黄当时就腰穿过,该做的检查,我一个都没有少,怕漏诊误诊。
8. 吃完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不到4小时又发热,怎么办?
不建议与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治疗儿童发烧。
尽管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组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独使用任一种药物更有效地减少发烧。
对儿童不适或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疗法的安全性的影响的信息很少,并且理论上也存在肝脏或肾脏损伤的问题,特别对于体质比较弱的孩子。
如果决定使用联合治疗或交替治疗,则必须给药剂量和药物间隔时间,避免药物过量。
9. 退热药过量出现哪些副作用?
肝功能损害,血清转氨酶升高
胃炎和胃肠道出血
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可能
皮肤过敏等
10. 小儿发热治疗的误区?
可以使用激素退热吗?
百害无一利!
换一种退热药怎么样?
国内外文献指出,单用1种退热药,与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合用相比,退热效果差别不大
可以灌肠退热吗?
不推荐
可以用退热贴吗?
效果不明显
哪些退热药不适合儿童
尼美舒利、安乃近、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西药,小柴胡等中药。
11.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如何使用?
年龄≤3个月婴儿,不建议使用退热药,可以物理降温。
≥3个月孩子,可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剂量为每四至六小时口服一次,剂量为10~15mg / kg(最大剂量为1g)(在24小时内不超过5次),每天最大剂量为75 mg /kg,每天最多4克。
≥6个月孩子,可以使用布洛芬;每六小时口服1次,每次10 mg / kg(最大剂量600 mg),最大每日剂量为40 mg / kg,最高为2.4 g /天。
12. 如果血象化验正常,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也吃了,还是发热怎么办?
考验家长的时候到了,等待再等待。热度总会慢慢退下去。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国内外指南发现,不是热度越高,病情越严重。许多家长不明白这一点,往往打着爱孩子的名义,要求医生赶紧退热,这时孩子最容易被过度治疗。
13.孩子高热不退,要充分补水分
高热不退时,补充足够的液体是关键。因为高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增快,容易脱水。
可以口服补液盐,想喝果汁也可以。
如果口服困难,可以静脉输液,补充葡萄糖、水分和电解质,可以避免脱水。
也可以温水擦浴。
14. 发热何时需要抗病毒药物或者抗生素?
发热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除非是甲流乙流,需要奥司他韦抗病毒,对于其它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例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液。
除非发热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例如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中耳炎、化脓性腮腺炎、猩红热等,这时候需要抗菌素,其它大部分情况下都不需要使用。
参考文献
1.Fever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uptodate 2019
2.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简化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2):97-98.
喜欢黄哥的公众号,就星标吧
本期编辑:常春藤
医生有两样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二是语言。
我愿用我的医术和爱心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