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最新通知:全面恢复!这些人明天需做核酸!

  最新通知:全面恢复!

  12月18日,据交通运输部网站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道路客运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畅舒心出行有关事项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

  通知要求,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决落实“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的要求,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切实维护本辖区内道路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正常运行秩序。 严格落实对旅客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进行信息登记等相关规定,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环境。 前期因疫情原因采取暂停道路客运服务措施的地区,要迅速组织相关经营者恢复运营。

  全文如下(滑动查看)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快推进道路客运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畅舒心出行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落实“二十条”和“新十条”优化措施,现就加快推进道路客运复工复产保障人民群众平安健康顺畅舒心出行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坚决落实“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的要求,全面恢复道路客运服务,切实维护本辖区内道路班车客运、包车客运正常运行秩序。严格落实对旅客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不再进行信息登记等相关规定,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环境。前期因疫情原因采取暂停道路客运服务措施的地区,要迅速组织相关经营者恢复运营,并通过客运场站和线上售票平台公告、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途径开展宣传,使社会公众广泛知晓。要支持道路客运经营者开展定制客运、电子客票、运游融合等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

  二、精准实施疫情防控和保护措施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指导道路客运经营者对照最新版《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严格落实汽车客运站和营运客车消毒通风、从业人员个人防护和新冠病毒疫苗“应接尽接”、引导乘客全程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疫情严重的地区,要适当加密消毒通风等措施频次。要严格开展从业人员健康监测,并灵活采取抗原检测、症状管理等方式提升健康监测针对性。提倡关键岗位从业人员“两点一线”管理,尽可能减少与社会面的接触。要关心关爱从业人员,优先为一线服务人员提供N95口罩、消毒剂、抗原检测试剂、新冠治疗药物等防疫物品,优先接种疫苗,全力保障从业人员身体健康。

  三、高效开展涉疫应急处置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在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精准实施汽车客运站和营运客车涉疫管理,从业人员或旅客出现感染新冠病毒情况时,对汽车客运站、营运客车一般不采取临时封控措施,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大范围隔离。对确认出现相关症状的从业人员,原则上不安排作业;对感染已超过7天、症状消失或轻微、核酸或抗原检测结果转为阴性后,可在严格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恢复相关从业人员工作,其中对驾驶员岗位要坚持从严审慎,确保身体状况胜任安全行车要求。要督促道路客运经营者坚持底线思维,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从业人员出现大面积感染的极端情况,有针对性完善应急处置措施。建立重点岗位预备队制度,如遇有突发疫情,要及时调度后备人员,确保重点客运站不关停、主要客运线路服务不中断。

  四、切实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督促道路客运经营者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高度重视车辆停运或低负荷运行转向复工达产衍生的安全风险,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强化驾驶员、车辆安全管理,杜绝抢生产、抢效益引发安全生产事故;要进一步强化营运客车日常维护保养,加大轮胎、转向、制动等关键部件总成检查力度,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坚决杜绝车辆“带病”上路;要进一步强化驾驶员安全意识,对驾驶员全面开展一轮安全培训,重点强化防御性驾驶、恶劣天气及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技能培训,开展典型事故警示教育;要做好驾驶员出车前问询、告知,开展体温检测,预防驾驶员带病、疲劳、带不良情绪或者服用影响安全驾驶的药物上岗;要充分运用车辆动态监控、智能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手段,及时纠正驾驶员超速、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不安全驾驶行为;要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自然灾害情况,杜绝冒险运行。

  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通过开展视频培训、政策解读等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传,确保道路客运经营者完整、准确、全面掌握当前道路客运领域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政策措施。要畅通12328投诉举报渠道,做到接诉即办,维护乘客合法权益;要加强执法监管,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违规异地经营、违规甩客倒客等行为,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要持续加大助企纾困力度,积极营造道路客运行业良好发展环境。各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调度督导、行业监测,及时纠正暂停或者限制非高风险区道路客运服务、限制客运车辆正常通行等过度管控行为,保障道路客运服务“应开尽开”、安全有序。

  交通运输部

  2022年12月17日

  注意!事关广东考研最新要求

  12月18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须知》,要求考生12月20日当天凭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到附近的核酸采样点进行一次单管核酸检测采样,随后考点将根据核酸检测结果适当调整考场安排,以全力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目标任务。

  来看详细内容↓↓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至26日举行。为统筹做好考试组织和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我省2023年研究生考试安全平稳顺利举行,全力实现“如期考试”“应考尽考”“平安研考”目标任务。现将有关事项温馨提示如下:

  做足考前准备

  (一)加强考前健康管理。考生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健康防护,考前非必要不离开报考点所在地;非必要不外出,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或参加聚集性活动,外出时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人际交往保持安全距离。

  (二)按时填报健康信息。12月19日起,考生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和监测健康状况,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办事服务-健康上报】按系统提示如实填报相关信息,并于12月21日在系统上报本人核酸检测结果。

  (三)按时进行核酸检测。所有考生须于12月20日当天,凭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到附近的核酸采样点进行一次单管核酸检测采样(核酸采样点见下方附件1),考点将根据核酸检测结果适当调整考场安排。请广大考生特别是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的考生密切关注省教育考试院发送的短信,及时了解考场安排情况,以免耽误考试。

  (四)未按规定核酸检测和健康申报影响考试。考生在进入考点时须出示《广东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健康应试承诺书》(见附件2),并在首场考试进场时交给监考员。未按规定在12月20日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并未按要求进行网上健康申报的,将不能正常参加考试。考生如填报虚假信息,其行为将记入诚信档案。

  (五)入场时主动报告异常情况。考试当天出现干咳等典型症状、其他较重症状以及体温高于37.3℃的考生,进入考点时须主动报告。

  有序进入考点

  (一)提前规划路线。考生应提前规划好出行时间和路线,核酸阳性考生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考生在赴考途中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医用外科或以上级别口罩,核酸阳性考生请佩戴N95口罩。请各位考生尽量在开考前60分钟到达考点,预留足够的时间配合考点工作人员进行入场核验。

  (二)凭相关证件入场。考生凭本人准考证、有效居民身份证件、粤康码、《健康应试承诺书》,佩戴口罩进入考点。在省外完成12月20日当天核酸检测的,还需要提供核酸检测报告(纸质、电子均可)。不佩戴口罩的考生不得进入考点。考生不得因为佩戴口罩影响身份识别。考点大门处按照核酸检测结果分别设置专用通道,考生须根据考点进场路线安排进入相应考场。

  (三)接受体温测量。考生进入考点时,须接受体温测量,体温低于37.3℃方可进入考点;体温异常的考生经考点综合评估后,安排进入相应的考场参加考试。

  (四)接受手机智能安检门检测。今年研究生考试将实施手机智能安检门检测,请各位考生自觉将手机等考试违禁物品存入指定地点,服从考点工作人员安排配合完成检测。

  遵守应试要求

  (一)提倡全程佩戴口罩。考生进入考场后须做好个人防护,提倡全程佩戴口罩。特殊考场、备用隔离考场考生须全程佩戴N95口罩。

  (二)及时报告不适症状。考试过程中,核酸结果阴性考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向考点工作人员报告,听从工作人员的安排。

  (三)严防作弊。遵纪守法光荣,违纪舞弊可耻。严禁任何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兜售、买卖考试作弊器材、试题或答案、代替考试等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请广大考生诚信考试,维护国家教育考试公平公正。

  (四)有序错峰离场。考试结束时,按监考员指令,考生有序错峰离场,保持安全间距,不得在考点内滞留。

  关注公告信息

  考试疫情防控措施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研招网、省教育考试院官微官网以及报考点发布的最新要求,以免耽误考试。

  附件1:广东省各地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汇总表

  附件2:广东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健康应试承诺书

  来 源:北京新闻广播、中国新闻社、广东发布等。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