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最新12月18日:俄军从新卡霍夫卡撤离;匈突然冻结大批俄资产

  俄乌最新12月18日:俄军从新卡霍夫卡撤离;匈牙利突然冻结大批俄罗斯资产!

  原创 小靠 九点三刻看世界 2022-12-18 23:59

  晨雾 / 转帖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这是12月18日的俄乌战况研判系列原创文章。

  今天有意思的一些重要新闻:

  1、昨天纽约时报的一份报道说,4月底的时候,美军了解到俄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上将将要访问伊久姆的消息。因为担心乌军把他炸死,引发战争升级,所以故意不告诉乌克兰人。没想到乌克兰人通过自己的情报网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还跟美国人说,瞧好吧,我们准备炸死他。美国人大惊失色,开始劝阻乌克兰人,没想到乌克兰人说,晚了,炮弹都出膛了。结果后来数十名俄罗斯人在袭击中丧生,但是走得早,没挨炸。

  这事在我看来意思不大:又没炸死格拉西莫夫啰。不过,可能对俄笑来说挺震撼的。一是,乌克兰人怎敢不听美国爸爸的呢?其实,老美从来也没想过当乌克兰爸爸,乌克兰人这尿性,也不是到处认爹的。

  第二,乌克兰人的情报到底有多少是从北约来的,可能确实如我几天前在文章里说的,以前高估了。实际上,乌克兰人相当程度上是靠自己在打。北约再狠,卫星也得两天才能经过一次乌克兰的上空,何况,天气也并不总是晴朗。

  总而言之,像俄笑那样,认为凡事都有美国在背后,凡事都是美帝操控的,纯属单细胞生物无法理解大千世界的参差多元罢了。

  2、乌克兰副总理兼基础设施和区域发展部长亚历山大·库布拉科夫在社交媒体上通报,美国能源部提供的第一批热电联产和三氯氢硅光伏的援助设备已经运达。这是美国上月宣布提供的5300万美元援助的一部分。

  自开战开始以来,美国已提供超过1.45亿美元专门用于修复和支持乌克兰的电力基础网络。在遭受轰炸后,这些物资将首先用于恢复发电和输电能力。预计之后的一段时间,更多的承诺的设备将源源不断地到达。

  其实,电力设备并不贵,只是生产起来慢。俄军每次大规模导弹袭击,至少也得打出7到9亿美元的导弹。乌克兰这边修复可用不了那么多钱。俄罗斯打击乌克兰电力网络主要还是希望让乌克兰人士气低迷,但恰恰起到了反作用。更多热血的乌克兰人无需动员,主动要求参军,希望狠狠打击那些让他们在大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电的畜生们。这恐怕是俄罗斯人做梦也没想到的效果。

  3、匈牙利突然冻结数百万欧元的俄罗斯资产:匈牙利当局出人意料地开始冻结大批俄罗斯资产,截至11月底,冻结的数额达到了8.7亿欧元。据《涅普扎瓦报》报道,即使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这也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额。与其他国家做个比较吧: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在意大利冻结了23亿欧元的资产,在德国冻结了22亿欧元,在奥地利冻结了近18亿欧元。看起来都比匈牙利的8.7亿多多了,但是匈牙利才1000万人不到,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德意奥,8.7亿不少了。

  而且,在11月的欧盟报告中提到,匈牙利只冻结了3000欧元的俄罗斯资产。忽然多出来的8.4亿欧元是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冻结的,匈牙利当局的想法肯定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折。

  该报指出,在欧尔班政府试图释放欧盟资金后,匈牙利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猛增!也许这就是原因。

  目前,欧盟正在制定一些政策,以让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能够用于帮助乌克兰重建。战争对乌克兰造成了6000亿欧元的损失,并且还在不断扩大。泽连斯基表示,希望在年底前建立将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转移到基辅的国际机制。然而欧盟的步伐远没有那么快,冯德莱恩前不久的表述是,希望能够建立一个基金,用这个基金的收益帮助乌克兰重建,想法的差异还是不小的。

  当然,剥夺一国的财产给另一国,在法律层面有很多困难。但那也不是纵容一国对另一国狂轰滥炸却不受任何惩罚的理由。

  今天战况概略,战线无变化:

  态势图来自微博博主“用户littlepigpig1”

  1、从四旋翼无人机上看巴赫穆特市的样子:

  视频链接

  俄罗斯军队在不断地不分青红皂白炮击城市,接触战在城市的郊区发生。乌克兰军人仍在坚守。

  2、无辜平民惨死:赫尔松地区,Dmytro Dudnyk 去他岳母 Svitlana Zubova 家里吃午饭。他带来了一份巧克力,供大家边喝茶边分享。但他死在岳母家的门口,被俄罗斯火箭弹炸死。

  最近几天,俄罗斯人每天炮击赫尔松地区50多次。昨天的炮击造成三人死亡。

  3、一些情报称俄军正在撤出第聂伯河左岸的卡和新卡霍夫卡地区。乌克兰军事专家分析称,这是因为两地都在炮火覆盖的半径内,俄军想远离伤亡。由于之前乌军将大批部队从第聂伯河右岸调走,短期内渡过第聂伯河进攻左岸的俄军似乎不太现实。乌克兰军事专家也认为,如果现在就冒进冲入左岸,可能会中了俄军诱敌深入的计策。

  4、根据乌克兰媒体12月17日的报道,乌军在巴赫穆特附近,首次对俄军使用了美国制造的155毫米DPICM蜂巢弹药。乌军马迪亚尔空中侦察部队于12月16日拍摄了这一画面。

  图像太模糊。图中每个红圈处都是一朵烟雾,表明子弹药击中了地面

  Censor.NET 主编尤里·布图索夫介绍,DPICM弹药可设置空爆引信,让炮弹在目标上空爆炸,对半径150米内的范围覆盖88个子弹药,每个子弹药又包含上百个金属破片,以达成可怕的面杀伤效果。

  从视频中也可以看到,有人指着画面一个一个数倒在战壕里的敌军人员,他们很多已经一动不动,少数还在爬行。一次打击有可能造成几十人伤亡。

  红框内是敌军战斗人员

  现在不难理解为何最近乌军公布的战报,俄军伤亡总是非常可怕。唯一让人不理解的是,明明死伤那么多人,俄军还对夺取巴赫穆特这个没啥战略价值的目标孜孜以求。莫非真的是为了从肉体上消灭俄罗斯囚犯?

  补充一句,DPICM弹药不是集束弹药(子母弹)。传统的集束弹药的子弹药是含装药的,播撒后大量的子弹药没有爆炸,战争结束后对平民造成二次伤害。DPICM弹药内含的是金属破片,不会爆炸,因此只有瞬间伤害而没有二次伤害的问题。

  5、今天乌军公布的战果数字是这样:

  摧毁俄军人员总数:98280人,新增590人;

  坦克:2987辆,新增2辆;

  装甲车:5963辆,新增5辆;

  火炮:1948门,新增1门。

  关于持久战争能力方面的话题:

  1、伊朗已成为俄国主要军事后盾。据军事情报专家们透露,伊朗对俄军的援助在未来几个月将会成长,俄军期望得到更多武器,包含数百枚弹道导弹。

  作为回报,俄军很可能提供前所未见的军事与科技协助,使他们的国防伙伴关系产生转变。俄军已经消耗大部分射程500km,弹头重500kg的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其他巡航导弹也消耗了许多,库存快要见底,因此亟待补充。假如俄军能够得到大量伊朗制弹道导弹,他们可能用来打击乌克兰的基础设施。

  除了自杀无人机之外,伊朗拥有的,可能提供给俄军的短程弹道导弹有:

  Fateh-110,射程300km,弹头500kg;

  Fateh-313,射程500km,弹头500kg,2015公开;

  Zolfaghar,射程700km,弹头500kg,2017公开。

  不过,也有军事专家说,伊朗想控制事态,因此可能不会提供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导弹。事情的发展究竟如何,我们只能关注未来的消息了。

  2、吉尔金“恶意从军”未果回来之后,又在舆论战线让克里姆林宫头大了。本月早些时候,他描述了俄罗斯军事高层如何“对当前军事行动的最终战略目标一无所知”,然后到了两天前的周五,他在发布的一段新视频中重复了这一主题。他在视频中表示,乌克兰的战争 “缓慢”而又无可阻挡地落入乌克兰的西方盟友,“主要是美国”的手中。

  他说,“俄罗斯境内长期的内部绞肉机,现在被称为俄乌战争”,可能导致 “政权和俄罗斯联邦国家的崩溃”。注意这里吉尔金显露了他的顽固和无知,乌克兰战争完全发生在乌克兰合法拥有的领土之内,没有涉足俄罗斯境内一点点。俄境内偶尔发生的起火和爆炸都是俄罗斯“烟头惹的祸”。吉尔金指出,乌克兰战争已经持续了近10个月,俄罗斯的失败是“战略性质的”,绝不容易扭转。

  吉尔金此前曾批评俄军的动员,说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人员问题 “根本没有解决”。“胜利得靠后方的动员取得,”他说。感叹“在后方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来使这场胜利(成为可能)”。看来斯特列科夫到现在还认为“动员100万人就能赢”。简直是痴心妄想。动员100万人,俄罗斯会不垮?克里姆林宫里的人可比你明白得多了。

  不过,斯特列科夫的一些观点还是对的。仗打到今天,俄军有战术素养的军官人数、重型装备,特别是士气都远不如2月底的时候,但乌军却拥有了他们前所未有的高科技兵器、更好的训练、更充沛的物资供应。2月底俄军在突然袭击的加持之下尚且打不赢,现在怎么可能还有机会?

  越来越觉得现在的俄罗斯像明末,就给他几个孙承宗、杨嗣昌也没用。

  讲讲乌军得到的M113人员输送车:驾驶M113装甲人员输送车的驾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夸赞了M113。他说了许多优点,例如:即使M113及其改装型号经历急转弯,履带也不会飞走。这与苏制步兵战车不同。

  “与苏联步兵战车相比,这些APC更具机动性,更易于操作,它们配备了自动变速箱,并且易于维护。装甲可以轻松承受大口径机枪甚至榴弹发射器的打击”。ArmyInform的记者引用了呼号为“莲花”的驾驶员兼机械师的话。

  M113车身长度比BMP步战车短,履带接地长度自然也短,车重也比BMP系列轻两吨以上,所以履带当然比较不容易滑落和飞走。西方制式武器在可靠性方面比苏军武器还是要强一些的。后者的参数可能看起来很华丽,但在日常使用和关键时刻往往达不到标称的水平。

  M113 有 3 名机组人员,最多可容纳 12 名士兵,配备 12.7 毫米机枪。根据公开来源的数据,在整个战争期间,乌克兰武装部队收到了至少 200 辆经过各种改装的 M113 装甲运兵车,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立陶宛和荷兰的车辆。

  立陶宛援助的M113

  根据70年代得到了少量美国M113装甲运兵车之后作出的评测,他们发现M113至少在三个方面很优秀:小巧紧凑的变速箱(该变速箱是艾利逊公司对其XT系列的民用变速箱进行修改设计的结果,使用了大量民用的技术,从而极大降低了M113装甲运兵车的生产成本,苏军工程师承认当时的苏军做不出来类似的产品)、与家用轿车类似的可靠性(苏军重型装备通常行军100公里后要抛锚三分之一。虽然当时的家用轿车的可靠性完全比不上今天的,但当时M113获得这样的评价证明其可靠性出乎苏军评测工程师的预料)和精湛的材料科学(M113使用铝合金装甲,其中甚至包含0.1%的钛,这类铝装甲的优点在于足够的设计防御强度、无需进行淬火和回火,大大简化了生产过程)。

  M113采用了自动变速箱,可以显著降低驾驶员的工作强度。一位乌军战士说,由于是自动变速箱,驾驶不用担心控制问题,只需要踩着油门就可以了,驾驶员可以全神贯注地留意道路周围的状况,而不用像驾驶苏系车上要不断思考转档,要如何切换到一个合适的档位去上坡。

  葡萄牙援助的M113

  但是苏军测试人员也指出M113的两个明显不足,第一是其配备的215马力的汽油发动机功率太低,导致M113的加速性能不佳,最高速度也比苏军的BMP系列步兵战车明显低不少,第二是M113仅能防大口径机枪直射,对反坦克武器则全无抵抗能力。不过,这也并非M113之过,因为其负担的本来就不是前线任务,它能够很好地执行保护车组与载员在向前线机动的过程中免受轻武器伤害的主要任务,俗称“战场出租车”。因此速度和装甲在它设计的时候就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M113上被弹片打的伤痕

  被高爆弹击毁的M113

  乌军驾驶员维塔利这样评价M113的装甲水平:“在马林卡地区,M113将伞兵送到指定的阵地,并疏散伤员”。他说,M113屡次遭到炮火袭击,但由于良好的装甲,我们仍能顺利完成任务。与BMP-2相比,理论上装甲厚度是同一水平,但你不能对苏联的装甲质量以同一标准看待(哈哈,乌军也不忘抓住机会黑BMP一下),驾驶M113很安全,它的内部空间也很大,可以容纳更多的士兵,坐在里面的舒适度也比苏系车良好。

  虽然乌军对M113点赞好评还给出诚意满满的“买家秀”,但我还是要指出,M113的装甲再“符合标准”也难以抵挡RPG的直接命中。从某种程度来说,乌军更想要的当然是BMP系列步战车或者的M3布莱德利步战车,或者德军老式“黄鼠狼”步战车甚至最新型的“美洲狮”步战车。但问题是没有啊!在多数地段,乌军步兵与坦克协同时,乘坐的是他们原先装备的BMP-2或3步战车、或者BTR-80系列的8轮步战车,还有一些装备较差的乌军部队,勇敢的士兵们直接就乘着M113之类的装甲人员输送车发动进攻。还有一些连M113都没有的乌军部队,步兵们直接跑步跟在主战坦克的后面进攻。想想是比较心酸的。

  多么希望西方国家能多援助给乌克兰一些重型装备。如果主战坦克太刺激俄罗斯不能给,步兵战车还是可以给的!美军那么多封存的M3步战车为啥不给?

  一个非常荒唐且恶心的计划:《纽约时报》记者公布了战争第一天俄罗斯人的日程安排。重点是,俄罗斯人最初计划在 18 小时内到达基辅。但永久性地完不成计划。

  根据这份报道披露,向乌克兰进军的命令是在行动开始前几个小时才向俄罗斯军方宣布的。他们得到了一个简单的命令——跟随汽车前进并在18小时内到达基辅。

  根据公布的时间表,第一批汽车应该比俄罗斯指挥部确定的更早离开白俄罗斯并到达基辅附近:

  其中一名俄罗斯军人表示,他们甚至无法接近实现计划。事实证明军事装备太重,事先又毫无准备,他们的行军与其说迫近基辅,还不如说是瞬间就陷入了困境。结果俄罗斯人花了一天多的时间才勉强越过与乌克兰的边界。然后就越陷越深。

  虽然俄总参估计到乌克兰军队会抵抗,但他们还是乐观地认为他们能在24小时内几乎不受阻碍地行军400公里。在基辅周围,俄罗斯人认为他们能够孤立基辅,并且把东部和南部赶来的乌克兰援军抵挡住。

  我们都知道,这离实际发生的事情相差太远。与事实对照就可以发现,俄军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

  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尼并没有急着援救基辅。基辅以东的部队在苏梅和切尔尼戈夫拦住了“阅兵式行军”的俄军,基辅以西的部队则放弃了大部分要点,唯独切断了高速公路,让俄军无法获得足够的补给。从卫星往地上看,长达64公里的车队浩浩荡荡,基辅仿佛风中残烛,也让简体中文网络内大量伪军事专家(不得不承认其中还有相当部分经过资质验证的真军事专家)们瞬间潮吹,大量京粉生理期完全紊乱,然而靠近车队一看才发现他们油箱没油、肚里没食,只能等待后勤小队输送燃料和给养。是的,后勤小队被乌军游击队打得人仰马翻,在阴间还不忘给大部队输送粮草呢。

  要我说,挑战北约,教美帝做人,也得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个本事。无能之辈毫无准备地打了一场莫名其妙的仗,还给自己找了那么多光鲜亮丽的修饰词,恶心他妈给儿子开门:恶心到家了。

  全文完

  信息来源:2022-12-18 微信公号 九点三刻看世界

  https://mp.weixin.qq.com/s/f8i-DNdcWd87ExczaOFASA

  【声明】本文为转发分享,已经注明来源。不代表本平台赞成或反对原作者的观点,文责和版权属于原作者。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