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的相关问题,一文打尽
胃食管反流病,简单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食管连接处的抗反流机制不好好干活了,不能阻止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以致胃酸、胃蛋白酶、胆盐和胰酶等反流物质损伤了食道粘膜,引起炎症、糜烂、溃疡或狭窄,甚或癌变。
一般分为三种: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内镜阴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食管炎,RE或EE)和Barrett食管(BE)。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的都是啥?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包括胃食管反流和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两种。
前者反流的主要是胃内容物,即胃酸和胃蛋白酶;
后者反流的主要是:胆盐和胰酶。
这些反流物在胃食管反流病中单独或共同对反流所能达到的组织器官的粘膜造成损害,如食管、口鼻咽喉粘膜,甚至于气管、支气管粘膜,其中胃酸和胃蛋白酶是主要的攻击因子,而在碱性环境下,胆盐和胰酶则成为主要的攻击因子,胃酸能加强胆酸对粘膜的损害作用。
病因病理
(一)抗反流屏障功能低下
①les(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低下
②les周围组织作用减弱如
(二)食管廓清能力降低
正常情况下,食管廓清能力是依靠食管的推动性蠕动、唾液的中和作用、食物的重力和食管粘膜下分泌的碳酸氢盐等多种因素发挥其对反流物的清除作用以缩短反流物和食管粘膜的接触时间;当食管蠕动振幅减弱、或消失、或出现病理性蠕动时,食管通过蠕动清除反流物的能力即下降,同时也延长了反流的有害物质在食管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对粘膜的损伤。
(三)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破坏
屏障作用是由粘液层、细胞内的缓冲液、细胞代谢及血液供应构成。反流物中的某些物质(主要是胃酸、胃蛋白酶、次为十二指肠反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使食管粘膜的屏障功能受损,粘膜抵抗力减弱,引起食管粘膜炎症。
(四)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①胃排空功能低下使胃内容物和压力增加,当胃内压增高超过les压力时可诱发les开放;胃容量增加又导致胃扩张,致使贲门食管段缩短,使抗反流屏障功能降低。
②十二指肠病变时,贲门括约肌关闭不全导致十二指肠胃反流。
临床表现
(一)三大典型症状
1.反酸,是由于下、上食管括约肌松弛,使胃内的酸性液体、食物、胆汁或气体反流到食管,咽喉部、口腔、鼻腔,甚至到达气管、支气管和肺内;
2.烧心,主要为酸性反流物对食管下感觉神经末梢的化学刺激所致。表现为上腹部或胸骨后的一种温热感或烧灼感;
3.胸痛,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疼痛部位一般在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常向胸、腹、肩、颈、下颌、耳和上肢放射,向左肩放射较多。
(二)反流性食管炎
常见症状:
①烧灼感:见于有表达能力的年长儿,位于胸骨下端,饮用酸性饮料可使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
②咽下疼痛:婴幼儿表现为喂食困难、烦躁、拒食,年长儿诉咽下疼痛,如并发食管狭窄则出现严重呕吐和持续性咽下困难;
③呕血和便血:食管炎严重者可发生溃疡和糜烂,出现呕血或黑便症状。
(三)barrett食管
即食管下端的鳞状上皮被增生的柱状卜皮所替代。其主要合并症为食管溃疡、狭窄和腺癌。溃疡往往较深可发生食管气管瘘。
Barrett食管本身并不产生症状,患者的症状主要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及其伴随病变引起。最常见的症状为反酸、胃灼热,其次为胸骨后疼痛和上腹痛。当出现食管狭窄时,突出的症状为咽下困难,吞咽困难的原因是:
①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的狭窄;
②慢性食管炎所致管壁纤维化,食管蠕动功能减退;
③食管急性炎症引起的食管痉挛;
④发生于柱状上皮的食管腺癌造成的管腔梗阻。有些病人早期有烧心症状,经一段长时间的无症状期,直至并发症发生后才出现症状,原因是柱状上皮对消化液的刺激不如鳞状上皮敏感。
Barrett食管出血可以大量,但常呈慢性缺铁性贫血。少数穿孔或侵入胸膜腔引起瘘管或进入其他邻近器官出现症状。
(四)其他全身症状
胃食管反流病除上述食管症候群外,还存在不为多数人所知的食管外表现。
1.呼吸道症状:呛咳、咳嗽、咳痰、憋气、气短、喘息等,表现为慢性咳嗽、反
肺部感染、哮喘样发作、肺大疱、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纤维化、肺心病等。
3.耳鼻喉症状:咽部异物感、喉部发痒、喉部发紧、声音嘶哑、频繁清嗓、鼻塞、流涕、打喷嚏、耳痒、耳鸣、耳聋等。
4.双眼可有酸胀、发痒、干涩、视物模糊、视力减退等。
5.口腔科症状有口腔溃疡、口苦、口臭、牙釉质破坏、龋齿、舌灼热感等。
6.临床当中亦有部分患者,表现为胸痛、后背痛、心慌、胸闷、周身烦热等循环系统或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诊断和检查
GERD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症状难以区分生理性GERD或病理性GERD。目前,依靠任何一项辅助检查均很难确诊,必须采用综合诊断技术。
Barrett食管的诊断通常是通过内镜检查得知,当在食管下段的淡粉色鳞状上皮中出现橘红色的胃柱状上皮,即可做出诊断。
凡临床发现不明原因反复呕吐、咽下困难、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贫血、反复出现窒息、呼吸暂停等症状时都应考虑到gerd存在的可能性,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检查方法有:
1)胃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炎及其食管并发症,并可评估疗效和预后。
2)动态24h食管pH监测, pH监测可用来评价症状与反流的相关性。
3)动态24h胆汁反流监测,同步监测酸和胆汁反流对GERD诊断更有意义。
4)食管压力测定,并不直接反应反流情况,但是能显示LES和食管体部的动力情况。
5)PPI试验,对有烧心、反酸等反流症状而疑有GERD的患者可采用PPI试验。此方法适用于无报警症状者。
6)钡餐检查,气钡双重造影对RE的诊断特异性较高。其他如激发试验、核素胃食管反流测定、胃排空检查等。
Barrett食管与食管癌的关系
单纯的BE并不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只有在柱状上皮内有特殊类型肠化(即Ⅲ型肠化)才是癌前病变,此类上皮发生异型变性时,特别是高度异型性时,通常认为就是早期食管腺癌。因而BE研究的重点为伴有肠化的柱状上皮有无异型性,弄清此种异型性是炎症所致,还是一种癌前病变?这需要从基础到临床做大量的工作。无特殊类型肠化的BE应该是一种良性病变,故对BE的治疗要区别对待。从食管腺癌发病机制出发,要根据不同病理特征区别对待,没有异型性变的,随访即可,对有高度异型性BE应采取手术或内镜下介入治疗。
治疗
一、一般治疗
生活方式的改变应作为治疗的基本措施。抬高床头15—20cm是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这样可在睡眠时利用重力作用加强酸清除能力,减少夜间反流。脂肪、巧克力、茶、咖啡等食物会降低LES压力,宜适当控制。烟草、酒精可削弱食管酸廓清能力,降低LES压力,削弱食管上皮的保护功能,故GERD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睡前3h饱食,同样可以减少夜间反流。25%的患者经改变上述生活习惯后症状可获改善。
二、药物治疗
如果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不能改善反流症状者,应开始系统的药物治疗。治疗目的为减少反流,缓解症状,降低反流物质对粘膜损害,增强食管粘膜抗反流防御功能,达到治愈食管炎,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重要并发症的作用。
(一)H2受体阻滞剂
H2受体阻滞剂(H2RAS)是目前临床治疗GERD的主要药物。此类药物与组胺竞争胃壁细胞上H2受体并与之结合,抑制组胺刺激壁细胞的泌酸作用,减少胃酸分泌,从而降低反流浓对食管教膜的损害作用,缓解症状及促进损伤食管教膜的愈合。
目前有四种H2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尼扎替丁。
(二)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PPI)通过非竞争性不可逆的对抗作用,抑制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产生较H2受体阻滞剂更强更持久的抑酸效应。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此类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拌托拉唑。
(三)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治疗GERS的疗效与H2RAS相似,但对于伴随腹胀、暖气等动力障碍症状者效果明显优于抑酸剂。比如灭吐灵(Metoclopramide)、 多潘立酮(Domperidone)、西沙必利、左舒必利、 红霉素等。
(四)粘膜保护剂
硫糖铝作为一种局部作用制剂,能通过粘附于食管粘膜表面,提供物理屏障抵御反流的胃内容物,对胃酸有温和的缓冲作用,但不影响胃酸或胃蛋白酶的分泌,对LES压力没有影响。硫糖铝每次1g,每日4次服用对GERD症状的控制和食管炎的愈合与标准剂量的H2RAS的疗效相似。但亦有学者认为,硫糖铝对GERD无效。
铝碳酸镁能结合反流的胆酸,减少其对粘膜的损伤,并能作为物理屏障粘附于粘膜表面。现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六)联合治疗
抑酸剂治疗无效,且经食管测压证实有食管动力异常的患者可试用促动力药联合抑酸剂治疗。2—3级食管炎患者经西咪替丁1g/d联合西沙必利40mg/d治疗12周后,症状的缓解及食管炎的愈合均较单用西咪替丁为佳。长时间的pH监测显示联用西沙必利和雷尼替丁能有效的减少反流总数、直立位反流及餐后反流,减少GERD的复发。
三、维持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慢性且极易复发的疾病,应长期治疗。Klinkeberg—Knol等报道经奥美拉唑40mg/d治愈后,在药物减量的12个月中的复发率为47%,强调维持治疗是控制GERD的关键。
以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作为维持剂量可以将复发率从54%--75%降至11%一23%。在一项26个月的随访研究中,发现反流症状的复发与LES低压相关,提示宜长期应用促动力药,西沙必利20mg每日一次能有效的防止复发。Vigeri提出,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联用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为防止复发的理想方案。
并发症的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常见的并发症有食管狭窄、食管溃疡、食管缩短及Barrett s食管等。对于轻微的食管狭窄,可以通过饮食限制及药物(PPI)治疗改善。短期单纯性狭窄可以用Teflon扩张器治疗(如Hurst—malonney),弯曲或成角的狭窄可以通过内镜预置的引导钢丝或在x线监视下进行扩张(Savary dilators等)。食管腔重建至13一15mm时,则患者可无吞咽困难。如果狭窄进行性加重,每4—6月宜扩张1次,必要时可行支架置入治疗。部分患者亦可行外科抗反流手术。
对于食管溃疡,通常需要大剂量PPI和粘膜保护剂的治疗。Barrett s食管是GERD严重的并发症。因其有恶变的可能,应进行内镜随访及活检以早期发现异型增生及腺癌。当患者有低度异型增生时,可采用大剂量的PPI治疗,3—6个月后内镜随访并活捡,以观察病情的进展程度,中重度异型增生或出现结节状增生时可行内镜下激光、电凝、员离子凝固术甚至局部食管切除。
外科手术治疗
凡长期服药无效或需终身服药者、或不能耐受扩张者、或需反复扩张者都可考虑行外科手术。Belsey、Nissen及Hill胃底折叠术是目前临床上最使用广泛的三种抗反流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建立腹段食管,在胃食管连接处以胃底肌肉包围食管下段建立一个“活瓣”以提高LES压力。对于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尚正常的患者,NiSSen胃底折叠术常能取得较好疗效;食管体部运动功能障碍者手术疗效欠佳,且易发生术后吞咽困难,故不能手术或仅选择不完全性手术(即Toupet胃底折叠术)。抗反流手术对缓解症状及食管粘膜损伤的愈合有效率可达85%。但长期随访发现仍有10%复发率。抗反流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为吞咽困难。迷走神经切断术对GERD没有任何益处。
腹腔镜下抗反流手术的问世为临床医师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治疗方法,有些临床医师已将腹腔镜手术作为抗反流手术的首选方法之一。
戒烟使胃食管反流病人受益
吸烟虽然不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它却能加重该病的症状。相反,戒烟加上药物治疗可以改善胃食管反流的症状。吸烟能够降低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使人在紧张和疲劳时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吸烟同样也能增加与深吸气和咳嗽相关的发生反流的次数。
吸烟能够减少唾液的分泌,从而延长了食管对酸清除的时间。另外,尼古丁能影响酸清除和下食管括约肌的紧张度。上述所有效应加起来表明,吸烟可能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中等危险因素,吸烟能加重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症状。
饮食保健
胃食管反流病(GERO)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发烧心、泛酸、胸痛等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据有关资料报道,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GERD在成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达20-30%,约有7%的成人每日有1次反流。我国2005年GERD的发病率是6.7%,无论西方还是亚洲,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向,部分病人得病后很容易忽视,不能得到及时治疗,使病情加重。
由于本病与慢性咽炎、胃炎、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易混淆,往往有的患者因咽喉异物感,在五官科就诊;有的因胸痛在呼吸科就诊;有的因左前胸部疼痛,疑似心绞痛,而在心脏科就诊,所以必须通过多方面检查加以鉴别。
西医治疗主要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改善胃动力等进行治疗。
中医对该病的辨证,属“泛酸”、“反胃”、“嘈杂”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气和顺通降,是饮食物贮存、消化、传送的基础。因肝气犯胃,郁热内生,或饮食不当,过食辛辣等,均可导致胃气该降不降,使胃内容物逆而向上,产生泛酸、烧心、胸骨后疼痛等一系列症状。
此外,对难治病例,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较为多见,病程较长,易反复,只要及时治疗,正规治疗,可以缓解症状和治愈,但必须注意饮食的调摄,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主要方法如下:
1、定时定量进食,饮食宜清淡(或少食多餐),晚餐不宜饱食,睡前4小时不宜进食。
2、减少脂肪摄入,烹调宜煮、炖、烩为主,不用煎炸。
3、戒烟酒。
4、少食酸性饮料和甜食,如柠檬汁、巧克力等。
5、忌辛辣、刺激、生冷和难消化食物。
6、增加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鸡蛋清、牛奶、豆制品等。
预防保健
1.过度肥胖者会增大腹压而促成反流,所以应避免摄入促进反流的高脂肪食物,减轻体重。
2.少吃多餐,睡前4 h内不宜进食,以使夜间胃内容物和胃压减到最低程度,必要时将床头抬高10cm。这对夜间平卧时的反流甚为重要,利用重力来清除食管内的有害物。
3.避免在生活中长久增加腹压的各种动作和姿势,包括穿紧身衣及束紧腰带,有助于防止反流。
4.戒烟、戒酒,少食巧克力和咖啡等,因抽烟减少唾液的生成,也与烧心有关;饮酒、进食巧克力和咖啡等会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张力,延缓胃的排空,食管清酸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