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毛主席做了一个大胆预言,当时根本没人信,结果12年后成真了

  如果喜欢“杰瑞哥侃历史”的文章就点赞关注,今后会持续更新!毛主席的大胆预言

  50年代的世界格局风云变幻。

  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进入了它蓬勃发展的时期;

  美国、英国、法国、南韩等17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在朝鲜溃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设置了“第一岛链”对中国严防死守,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

  过去亲密无间的中苏两国逐渐开始有了隔阂;

  放眼东南亚,小国越南的局势也开始不稳定起来。

  总之,中国虽在朝鲜半岛和西方列强的正面较量中取得了一场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重燃撕裂中国的野心。美国在二战后就做着让世界进入“美利坚时代”的美梦,在他们眼里,古老的中国对这一美梦的“威胁”甚至要高过苏联。

  

  因为中国曾是一个拥有数千年灿烂文明的国度,而且获得这一成就,中国没有抢任何国家的资源,完全是靠自己。

  所以,中国足以应对这种复杂的国际局势,经历了百年苦难的中国人民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更何况,中华民族何其有幸,拥有那位挽救了整个国家的东方巨人。

  当所有人用充满期盼的眼神仰望毛泽东时,毛泽东的态度却让他们大吃一惊。

  1956年9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大会议上讲了一句话:“我们的门是敞开的。再过12年,英国、西德、日本都会争着跟我们打交道。”

  即便以毛主席豁达之心胸,这话未免也说得有点不合实际。

  在场的与会代表们都是满脸问号,估计他们第一次对毛主席的话产生了怀疑。

  50年代的中国百废待兴,刚刚走上发展道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深知中国潜力,分分钟都想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

  

  未来十几年,这些国家不给中国找麻烦就烧高香了,因为国与国之间的剑拔弩张不比两口子闹矛盾,冷战几十年甚至老死不相往来者比比皆是,他们怎么可能只过了12年就会争相跟中国交往呢?

  但不可否认,确实有些西方国家想和中国建交,比如西德,但美国人硬生生把他们阻止了,他们完全束手无策。而像英国、日本这种美国“死忠粉”就更不可能越过美国去跟中国人攀交情。

  因此,要想让英国、西德、日本等国争相和中国示好,前提条件只有一个:中国要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就从五六十年代中国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打倒美帝国主义”标语来看,要实现这一点简直难如登天。但毕竟领袖毛主席开了口,那事情到底会不会按他所预言的那样呢?

  连跟随毛主席多年的周总理都沉默了,他陷入了思考。

  

  当大家都对毛主席的大胆预言将信将疑时,近4个月后,毛主席又在全国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将这个大胆预言做了修订:“我们跟美国建交,可能要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以后了。”

  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期限便是1970年,而毛主席在1956年9月第一次提出这个预言时说的12年期限,则是到1968年9月,两者相差不大。

  毛主席的第一次预言是给为了大家吃一颗定心丸,而第二次预言就是正式宣告,意思不言而喻:“大家就看着吧,到那时候他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对我们示好!”

  之后,从50年代后期到整个60年代,世界经历了一系列风云变幻的大事件:中苏交恶、古巴导弹危机、越南战争、美苏冷战、中国两弹一星、美国种族运动、珍宝岛之战......整个世界几乎是遍体鳞伤地迎来1970年的。

  这也正是毛主席的预言应验的一年,距他第一次预言的1968年期限,也已经过了两年了。

  殊不知在1967年,毛主席的预言就已经有了实现的先兆。

  

  那年10月,还不是美国总统的理查德·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一句话在当时看来简直是石破天惊:“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容不得使10亿最有才能的人民生活在愤怒的孤立状态中。”

  毛主席寻思着,中美关系到了该缓和的时候了。

  毛主席的预言成了真的!

  作为对尼克松那篇文章的回应,毛主席在1970年国庆节时将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请到了天安门城楼,只可惜一向敏感的美国媒体却“放了鸽子”,没有将此惊天新闻报道出来。

  随后,毛主席又放出一招,这便是著名的“乒乓外交”。这一外交手段立刻轰动了世界,使得冰封很久的中美关系迅速升温。

  终于到了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横跨整个太平洋来到了中国,前来迎接的周总理感慨地说:“我们22年没交往了呀!”

  尼克松访华时刚好是在1970年之后,而他就职总统的时间则是1969年1月20日,如果把这个日子作为中美关系改善的开始,那这距离毛主席在1956年第一次放出预言刚好过了12年零4个月。

  可以说,周总理的感慨不仅是说给尼克松听的,也是在感慨毛主席的那番惊世骇俗的预言。

  

  就在尼克松离开中国还不到半个月,也就是1972年3月14日,英国就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同年7月,西德时任联邦议院外委会主席施罗德访华,两个月后中国和西德也建交了;

  同年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四天后双方就发表了《中日两国联合声明》。

  英国、西德、日本这三个在毛主席的预言中提到的国家,居然在半年之内就先后与中国交往,速度之快不得不令人惊讶。

  毛主席的预言完全成了现实,一点都不打折扣。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大家瞠目结舌:

  1972年12月,澳大利亚火速和中国建交了,并在次年1月25日前撤走了驻台湾的所有机构;

  澳大利亚前脚刚走,它的“小兄弟”新西兰后脚就来了,也要与中国建交;

  仅仅在1972年,中国就先后与墨西哥、马耳他、毛里求斯、希腊、卢森堡、马耳他等1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外交部一时间门庭若市,外宾数量之多前所未见。

  

  毛主席的预言不仅成了真的,而且还远远超出了预期!

  有媒体感叹:这一年中国是国际外交舞台上的“台风中心”。

  整个70年代,西方世界突然爆发了和中国建交的狂潮,势头挡都挡不住。那些过去站在美国人身边嚷嚷着要“反华排华”的国家,仿佛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为了中国人民久违的老朋友,争先恐后地和中国交往——这要放在五六十年代谁会相信啊!

  大家完全相信毛主席的话了!

  那段日子,中国外交部上上下下全都忙得焦头烂额了。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国早在1964年就与中国建交了,戴高乐甚至没跟美国打招呼,他从来不喜欢美国封锁中国的行为。而意大利和加拿大则在1970年这个中美关系刚刚回暖的时间点就与中国建交了,甚至早于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这种百年不遇的大场面,令大家对毛主席那惊世骇俗的预见性佩服得五体投地。

  

  周总理曾说过:“毛主席的观点,一开始大家都不支持,但后来证明毛主席总是对的。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也表示过反对,但过一段时间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于是我就不轻易表示反对了。所以,对毛主席的决策,我们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

  这一次,毛主席仍遭受了怀疑,但即便过了十几年,事实证明他还是对的。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会做出这番精准的预言,他的依据又是什么?

  笔者决定就自己的观点,好好跟大家唠唠这事儿。

  预言自越南而始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开始了中美两国长达近20年的敌对时期。

  既然中美双方签了字,为什么还会敌对?因为这是《停战协定》而并非《和平协定》,相当于足球比赛上半场踢完后的中场休息,下半场踢不踢还要看情况。这个时候,中国和美国、英国、韩国等“联合国军”当然还属于交战国。

  朝鲜半岛没消停几年,南边的越南又出事了。

  

  1954年,一场持续了八年的法越战争将越南分成了以北纬17度线为界的北越、南越。北越由越南共产党创始人胡志明领导,南越由越南“末代皇帝”保大帝领导。

  法国和越南签了个《日内瓦协定》,规定南北越开放北纬17度线边界300天,这期间老百姓可以自行选择是愿意北上跟着胡志明,还是愿意南下跟着保大帝。

  这不是纯粹的挑拨离间么?越南内部矛盾不激化才怪。

  1955年10月23日,手段极端的南越“吏部尚书”吴廷琰用一场强硬的公投将保大帝赶下了台,他自己成了南越的“土皇帝”,和胡志明分庭抗礼。这场公投成了大丑闻,因为吴廷琰获得了60多万票的支持,而有选举权的人只有45万。

  信奉天主教的吴廷琰将北越的几十万天主教徒哄骗到了南越,对南越的佛教徒则实施迫害,但宗教信仰只不过是他用来包装自己的幌子,实则堂而皇之地在南越实行贪污、舞弊、行贿受贿、官员当街打人等龌龊行径。

  为什么吴廷琰敢这么嚣张?背后有美国人撑腰呗!

  

  但他嚣张跋扈的日子还没过一年,联合国看着越南老这么分家也不是个事儿,就给越南下了个命令:在1956年7月前举行一次公投,让民众选领导人,完成南北越的统一。

  因为中国的关系,联合国已经不敢再让美国用武力使北越就范了,只能要求他们公投。

  可吴廷琰的名声比胡志明差远了,不愿让出权力的他不肯走公投程序,打算用武力解决越南统一问题。那时越南军队南北总兵力已经达到了30余万,下辖11个步兵师和12个独立团,完全具备打统一战争的条件。

  于是,持续了20年的越南战争便在1955年开始了。

  如此复杂局势,笔者可以得出三个结论:

  第一、一旦越南燃起战火,美国人绝对会插手越南事务,他们支持的吴廷琰是个“扶不起来的天子”,甚至比李承晚更扶不上墙。

  第二、中国政府也一定会支持胡志明的北越,而这一次,美国绝不会像在朝鲜那样无视中国警告。而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到了欧洲,不可能在东南亚投入太多的武装力量。

  第三、越南地形复杂,丛林众多,易守难攻,非常适合越共打游击,所以美国人一定会在越南深陷战争泥潭,而且长时间无法抽身。

  以上三个结论,想必毛主席早已洞悉。

  

  当美国人深陷战争泥潭的时候,因为有了朝鲜战争的先例而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打起仗来必定放不开手脚,畏首畏尾,从而导致大量的战争投入和人员牺牲。

  如此一来,美国国内必将激起强烈的反战情绪,时任美国总统(不管是谁)也会遭到民众声讨,而下一任总统候选人十有八九会以结束越南战争为由参加选举,从而获取民众支持。

  如果此人选上了总统,一定会计划让高傲的美国人体体面面地从越南撤军。

  而要实现这一点,则必须获得中国政府的支持,首先就要恢复中美邦交正常化。

  中美一旦破冰,西方各国的领导人就会纷纷来中国“朝圣”。

  这一切,大概就是毛主席那个预言的理由。

  完全按照预想的在发展

  经过精准分析后,毛主席在1956年做出了“再过12年,西德、日本、英国都会抢着和我们打交道”的惊世预言。

  问题来了,为什么是12年呢?

  以下是笔者个人的分析和看法。

  

  1956年,美国时任总统是曾经做过盟军总司令的德怀特·艾森豪威尔,他在1953年当选为美国第34任总统。按照美国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惯例,他这个总统最多做到1961年。

  而艾森豪威尔向越南派兵的可能性较小,因为《朝鲜停战协定》这份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胜利的协定是在他手里产生的,他早就领教过毛主席的厉害,同样的错误不会犯第二次。

  倘若美国出兵,中国人又来个抗美援越,那艾森豪威尔八成就得签署第二份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了。

  但美国又不得不向越南派兵,因为前文已经讲过:美国不出兵,吴廷琰根本不是胡志明的对手,他的政权太腐败,胡志明则励精图治,而且还有毛主席的强力支持。

  所以,向越南派兵的行为只可能由艾森豪威尔的继任者,也就是美国第35任总统来完成,若能取得连任,他的任期应该是1961年至1969年。而美国武装干涉越南、美国深陷战争泥潭、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这些事情都会在这8年间发生。

  

  根据前文的推断,那个以“结束越南战争”为由来拉选票、会恢复中美外交关系的美国总统就会在1969年1月上任。

  毛主席的预言是1956年9月发出的,和1969年1月刚好隔了12年零4个月。

  即便毛主席这个“12年”说得比较笼统,但丝毫不影响伟人的神级前瞻性。

  毛主席后来在正式场合宣告这一预言时,为什么又将时间改在了1970年,也就是第三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时间?

  笔者认为,这应该是毛主席又考虑到了期间可能存在“政治缓冲期”,毕竟12年时间还是很长的,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诚然,之后十几年所发生的一切,几乎和毛主席预想的完全一致。

  艾森豪威尔任期内果然没有向越南派兵,最多只派出了数千名军事顾问帮助南越训练军队。直到1961年1月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上台,美国才正式向越南派出军队武装干涉。

  从1961年5月的首批400名特种队员开始,美军派往越南的军队规模越来越大,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也逐渐凸显。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的巨大伤亡让美国人对亚洲战场心怀忌惮,由于美国政府不会将已婚男子征召入伍,很多人为了逃避兵役,甚至会在大街上随便拉一个女孩闪婚。

  

  到了1963年11月,美国和越南突然发生了两件不得了的大事。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南越领导人吴廷琰被双双暗杀,两起暗杀事件只隔了不到三周。

  肯尼迪死后,时任副总统林登·约翰逊匆匆“转正”,他的任务就是接替肯尼迪完成他的任期。

  肯尼迪和吴廷琰的死到底有无关联?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美军在越南的驻军越来越多,刚上任的约翰逊总统已经骑虎难下,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这场仗非打不可。

  而中国政府早就放出话来了:美军不得越过北纬17度线,否则后果自负。

  这次,美国人听从了。

  但这并不妨碍中国在武器、物资和声援上支持北越人民。

  不能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对方后勤、不能使用核武器、要在山地丛林中作战、对手是中国全力支持的北越......可想而知,这场仗美国有多难打,打得又有多憋屈。

  中国是最大的赢家

  从1965年越战爆发到1973年美国开始撤军,他们在越南投入的兵力最高达到了65万人,美军采用了轮战,一共有250多万美国军人轮番上过越南战场。

  

  而北越军队的丛林游击战术让美国人吃尽了苦头,留下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美军遭受了惨重打击,近59000人阵亡,受伤者更是达到了30.3万人,还有2500人失踪,光是飞机就损失了8600多架,车辆损失更是不计其数。

  北越和南越则分别付出了110万人、30万人的阵亡。

  这场错误的战争让美国耗费了2500亿美元,弹药消耗量比二战多出三倍,美国二战后好不容易获得的经济繁荣几乎化为乌有。

  “越南战争是一场悲剧,美国本来是根本不该闯进去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

  而前文提到的那个“结束越南战争”为由来参与总统竞选、会恢复中美正常邦交的美国总统正是和毛主席一起改变中美历史的理查德·尼克松。

  1969年1月20日,理查德·尼克松正式接替林登·约翰逊成为美国第37任总统。

  

  为了获得中国的支持以体面地结束越南战争,尼克松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华政策”,之后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了:

  1969年7月,尼克松宣布放宽对中国人入境签证和贸易的限制;

  同年10月,尼克松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总统向中国政府带话,希望同中国通话;

  1970年1月,中美两国恢复了大使级会谈;

  1971年3月,美国政府宣布取消持美国护照的公民去中国旅行的所有限制;

  同年7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从这一刻起,世界局势就改变了,而且是大变化。

  尼克松访华结束后,全世界都知道了中美关系已经好了起来,美国也从1973年开始体面地从越南撤军。

  

  要知道,中国这个国家拥有十分丰富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和深厚的潜力,不仅朝鲜战争之后国际地位与日俱增,而且还有毛主席这样一位千年难遇的顶级政治家。不管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内心深处想不和中国建交的还真没几个,甚至相当多的国家领导人这辈子就想和毛主席见上一面。

  这些国家之所以没能和中国建交,正是因为过去20年美国的层层阻挠,而现在这种阻挠已经不存在了,所以那些曾和中国敌对过的西方国家都纷纷改头换面,和中国建立起了外交关系。

  从1956年到1973年这十几年来,中国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一切都在毛主席的预料之中。

  “我们的门是敞开的。再过12年,英国、西德、日本都会争着跟我们打交道。”

  这时候,人们如若再想起毛主席这句经典预言,就不得不感叹:“伟人这句话的背后,不知蕴含了多少人生智慧啊!”

  

  同时想起来的一定还有周总理那句话:“毛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

  毛主席就是这样,任何困难在他眼里都不值一提,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就如同填词作诗一样潇洒豪迈,流畅自如,总是能在所有人都束手无策之时给予大家光明和希望。

  (全文完)

  【文:杰瑞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