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新冠轻症后遗症更为严重?是否属实?医生告诉您实情

  “别以为是新冠肺炎的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就没有什么大问题。即使通过治疗,核酸检测呈现阴性,也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感染了新冠病毒,不管是轻症,还是无症状,后遗症都很剧烈。”

  “太可怕了!新冠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后遗症,居然会比重症感染者的后遗症更为严重。”

  自从2019年底,“中国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消息传出。这种疾病,后来被命名为“COVID-19 ”,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即使过了两年多,也没有完全消失的迹象。正因为疫情持续时间太长,大多数人都会感到非常害怕,尤其是误信了某些谣言的时候。那么,正如前文所说的新冠轻症后遗症更为严重,是否属实?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网传国外研究:染上新冠肺炎病友轻症后遗症更剧烈,是否属实?传言提到的研究为何?

  2022年4月开始流传一段信息,称国外研究轻症后遗症更剧烈。更为主要的是,该信息还指称新冠肺炎确诊者,经过治疗最后康复出院,其实这段期间治疗过程很艰辛,很多人以为是轻症或无症状者,隔离几天烧退了,核酸检测呈现阴性,以为等同于完全康复。如果有这样的认知可能要稍微改变一下了。因为国外研究显示,有些轻症病友后遗症比重症更剧烈。

  我以关键字查找到该研究是2021年8月28日发表在《刺胳针》期刊上的一篇研究《新冠肺炎医院幸存者1年预后:一项纵向队列研究》(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此研究主要是在讲中国武汉的医院住院患者出院后的后遗症追踪,确实有发现部分患者在感染6个月、感染12个月后出现至少一种后遗症,比如疲劳无力、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等症状。

  

  但研究的结论并未提到轻症后遗症更剧烈,研究反而指出,绝大多数的患者身体健康状态恢复良好,住院期间症状较严重者较容易出现后遗症,且延长至12个月。更为主要的是,该研究是中国研究,收集的病例来自2020年新冠疫情刚开始时,在武汉住院的确诊者。需要住院的病人一般是中、重症的病人,不但没有提到轻症者的症状比重症者剧烈。

  而且该研究发现,感染新冠的患者一年后,其健康状况比没有染疫者弱一些,但研究描述的是新冠疫情初始流行株的状况,并不是我国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研究也发现,大多数确诊者在一年期间身体功能都有所恢复,而且也恢复了正常生活、工作。

  

  其实,所谓的新冠康复者预后后遗症,是以中度、重度患者,在病毒清除后的半年间,可能会出现呼吸容易喘、体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焦虑等症状,会有这些症状是因病毒可能损害肺部、脑部、心脏细胞,病人身体的病毒已经清除,但身体器官还需要时间修复。一般在半年、一年间可以恢复正常功能;除了严重的病患,如果肺部已经重度受损至纤维化,呼吸功能也无法恢复到患病前的健康状态。

  

  二、轻症病患是否会有后遗症?

  依据目前的临床观察,无症状或轻症者,并不会有严重的症状和器官损伤,就不会有严重后遗症。目前感染新冠的本土病例以无症状和轻症为多,所谓的轻症指的是只有上呼吸道的症状,比如鼻塞、流鼻水、喉咙痛等,并没有侵害到下呼吸道、肺部,因此不用担心无症状或轻症会造成重大后遗症。

  相反,在临床上,轻症感染患者无须使用氧气,而且肺功能正常、X光影像也都正常,以学理上来说,就不会有后遗症产生。但临床上确实会有确诊病人因为久咳、容易喘来门诊追踪,但详细问诊发现,这些症状在感染新冠之前就已出现,并非新冠带来的后遗症。也有一种状况是,大家因为新冠疫情很恐慌,感觉焦虑、忧郁,心理影响生理造成的状况也有。

  

  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针对轻症患者后遗症的讨论。其中今年4月刊登在《自然》(Nature)的报告显示,轻症患者也可能造成轻微脑损伤;另外在今年3月发表在《自然》期刊的另外一篇研究指出,没有住院轻症患者比起没有感染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加速轻症患者的大脑灰质流失。不过,依照研究时间来看,研究提到的感染者是在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感染,并非是近期流行的奥密克戎病毒株。

  至于感染奥密克戎轻症者后遗症的情形,仍需更多研究探讨。总体来说,重症患者较有可能留下重大后遗症。不过,大家对新冠肺炎的恐慌,大多数是错误信息引起的焦虑,可能会让我们有一段时间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也可能感到焦虑、紧张。因此,建议大家应保持冷静、以正确资讯预防,以免造成无谓的恐慌。

  

  三、面对本土病例的再次出现,我们又该正确做好预防?

  尽管目前我们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非常棒,但是直到目前为止,本土病例仍旧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或家人的健康,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个人防护。一般来说,我们在防护上必须牢记以下3点。

  1、从传播途径预防

  新冠病毒被认为是“接触感染”或“飞沫感染”,也存在“气溶胶感染”。一般来说,接触感染是由接触过病毒等病原体,比如门把手、楼梯栏杆、椅子扶手、照明开关等的手指接触眼睛和鼻子等粘膜引起的感染。而飞沫传播是当感染者在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吸入带有病原体的飞沫时,就会发生感染。飞溅物是相对较重的颗粒,含有水,可以迅速落到地板或地面上。气溶胶感染是当暴露于比飞沫还小的颗粒(气溶胶)并可能在空气中漂浮一段时间时发生的感染。为了切断传播源,我们一定要戴好口罩,多注意手部的清洁卫生,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

  

  2、避免密切接触

  我们经常在媒体对新冠病毒的报道中听到“密集接触”这个词。如果我们“在没有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在1米的距离内进行诸如面对面交谈之类的接触”,这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如果我们与有感染风险或发烧的人住在一起,一定要戴上口罩,并保持手指卫生。此外,我们尽量不要与外地回来的人群接触,更不能与之聚餐或聚会,即使接触,也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3、保持良好的心态

  新型冠状病毒比流感严重得多,尤其是重症感染者很可能引发了精神疾病。此外,在防疫期间,大多数人因需要长期隔离和害怕被他人感染而痛苦,从而出现精神困扰,比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等。因此,无论是病毒直接引起的,还是受到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我们都应该在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的同时,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病毒打败。#健康明星计划##谣零零计划#

  参考资料:[1]《网传“研究表明轻症后遗症比重症更剧烈”?不实》.福建辟谣.2022-04-24[2]《最新研究:新冠肺炎痊愈后或有这些后遗症》.光明网.2020-10-24[3]《新冠肺炎的后遗症有多大?有人6个月还没恢复健康》.中国青年网.2021-01-18[4]《专家谈新冠肺炎治愈:轻症不会留后遗症,康复者不具传染性》.新华网.2020-03-12[5]《疫情防控知识:七招有效预防新冠病毒》.潇湘名医.2021-01-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