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可以静待花开,但别忘了另一个词叫时不我待
人总是要自我反思的,尤其是家长。
无论对什么人来说,孩子的诞生,都是人生中一件大事。这件大事,造就了另一件大事——养育。
开始一个和自己有血脉关联的人的人生,其重大意义,自不必说。
恰恰因为重大,它太高、太险,会让人看不清很多东西,会让人很迷茫。
没错,我也是“迷茫中的家长”之一员。
迷茫中,家长要不断“试错”,不断从挫折中总结经验,不断在斗争中成长自己,不断在失败中学会反省。
再完美、再科学的理论,也是具有普遍性的;而任何一个孩子,都是有独特个性的。在某些方面,你的孩子可能和其他孩子相似;在更多的方面,你的孩子一定会有自己的特点。
这下,要求就高了。家长要成为“自己孩子的专家”,总结一套符合自己孩子客观实际的理论——至少也是一套标准。
有些理论,在某些时候适合,在有的时候就未必适合。小学的时候、幼儿园的年纪,你可以“静待花开”,到了高中、大学,家长如果还是用这种思路,就有可能让孩子走弯路。
因为还有一个词,叫时不我待。
这个词很普通,但真是大智慧。
它其实是倒装,意思是“时不待我”,本是一个用来自我激励的成语,在慷慨激昂的演讲词中,它反倒因为滥用而平淡无奇了。翻译成大白话,其实挺吓人,它的含义无比尖锐:
时光不会等你!
静待花开,是说(或曰宽慰)给家长听的。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自我安慰:大器晚成。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会成功,只不过成功来得晚一点。
很多年前,我也用这个词来自我安慰。后来发现,安慰着安慰着,你就真的老了。此时,你收获的不是成功的喜悦,而是“老来得子”一般的无助与苍凉。
那感觉,大概跟你在98岁忽然中了500万的彩票一样。时光如果不在了,成功还有个卵用?青春如果不在了,阅历还有什么用?
时间是等不起的,因为它想走就走、说走就走、不说走也会走,从来就不会等你!
静待花开,某种程度上,是教育专家面对难以解答的难题而找出的借口,是家长面对无法改变现实时的自我安慰,是个别老师不想、不愿、不肯为孩子负责的借口。
就这么简单。
你要问问自己:真有花开的一天吗?如果有,为什么自己熬了半辈子,依然没有“花开”?自己都等不来“花开”,青春幼稚的孩子就能等来“花开”吗?
最大的可能是,他和你一样,有了儿子、女儿,自己依然没有“花开”,依然在静静等待,并把“花开”的理想寄托给下一代。
这样的“静待花开”,除了麻醉,并无意义。
麻醉并非坏事,至少会让家长避免一些心理问题。
它还会让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不努力、不上进、不勤奋心安理得。
当然,一定会有不少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警醒,发愤图强,开始变得热爱学习了。但,你可以找一位中学班主任,问一下这类孩子的比例。
大概每个班级中,也就一两个。换句话说,比例不超过5%。
负责任的家长,还是应该想一想,如何让孩子知道时不我待,如何让花慢慢开,而不是一味地“静待”。
记住,是“慢慢开”,急不得。着急了,那不叫“待花开”,而是辣手摧花。
一味的“待”不可取,但“静”一定可取。静,是心静,是语气静,是环境静。
花怎么开?除了它自身的主动性,更重要的是环境。温度,湿度,阳光,都不可少。
家长是什么?家庭是什么?老师是什么?他们组合在一起,就是促进花开的环境。
塑造一个温馨的氛围,不着急,不怠慢,不抱怨,不批评。客观地说说成绩,客观地分析进度,科学地制定规划。
上次考了30分,这次哪怕只考了32分,你也不要不满足,你也一定、一定要看到:孩子进步了2分,而不是依然排名倒数第一。
哪怕最细微的进步,家长也要看到眼里,放到心上。这就是“花开”的环境。
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在“静待”。你不静,就看不出这细微的变化。
一定、一定,多鼓励孩子,尤其在孩子最困难、甚至走到自暴自弃边缘的时刻。此时此刻,你哪怕用放大镜、显微镜,也要把孩子的优点找出来。
告诉孩子:哪怕你只进步一毫米,爸妈依然相信,你会鲜艳盛开。
给孩子自信,就是最有力的“静待花开”。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