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瑞德西韦治愈40岁危重患者,今年Q1中国学者发表56篇CNS,2019

  

  

  瑞德西韦又治愈一例新冠危重患者 中国3期临床试验将于4月底揭盲

  3月30日,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发表论文显示,成功使用瑞德西韦治愈了一位40多岁的新冠肺炎危重患者。这也是继NEJM报道瑞德西韦治愈新冠重症患者后的又一成功案例。该患者本来是40多岁的健康女性,由于患者病情严重,治疗团队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特批,可以使用瑞德西韦(Remdesivir)治疗。目前患者已出院,正在在家中康复。瑞德西韦(Remdesivir)在我国也获准开展三期临床试验,这项大规模临床试验将于4月底揭盲。

  武汉大学张旃团队发现:羟氯喹可显著改善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2020年3月30日,武汉大学张旃团队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在线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Efficacy of hydroxychloroquine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 results of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在COVID-19患者中,使用羟氯喹可以显著缩短临床康复时间并促进肺炎的吸收。不过,由于羟氯喹是处方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曹诚/毛青等首次发现新冠肺炎患者肺损伤的机制 有望形成疗法

  2020年3月30日,军事医学科学院曹诚,Liu Xuan及陆军军医大学毛青共同通讯在预印版平台medRxiv 在线发表未经同行评审的题为“Highly pathogenic coronavirus N protein aggravates lung injury by MASP-2-mediated complement over-activ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SARS-CoV,MERS-CoV和SARS-CoV-2的N蛋白与MASP-2(补体激活的凝集素途径中的关键丝氨酸蛋白酶)结合,导致异常的补体激活和炎症加剧肺损伤。补体抑制可能代表了由这些高致病性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常见治疗方法。

  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 或是可能潜在自然宿主

  云南大学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志刚团队一项关于马来穿山甲不是新冠病毒中间宿主,而可能是与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潜在自然宿主的研究结果,近日在Cell子刊《当前生物学》上正式发表。3月19日Cell子刊《当代生物系》以“马来穿山甲可能是类新冠病毒的潜在自然宿主”为题正式发表,研究数据可在相关平台上自由获取。

  大连化物所成功研发可吸附灭活新冠病毒的催化材料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于近日成功研发出可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催化材料。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安徽CDC”)进行的病毒灭活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直接吸附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的作用,灭活效率达到96.5%-99.9%。此类固体催化材料无毒,且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可以制成颗粒或担载于各种载体之上,有望广泛应用于抗疫产品及日常空气及水净化用品上,实现对病毒的吸附灭活,提高防护水平。

  《科学》披露武汉封城紧急响应效果:中国新冠感染少了96%

  当地时间3月31日,顶级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22位科学家联合完成的研究“中国COVID-19疫情暴发的最初50天内传播控制措施的调查”。据估计,武汉的封城将疫情扩散到其他城市的时间推迟了2.91天(95%置信区间:2.54-3.29),从而推迟了中国其他地区的疫情增长。而和启动控制措施较晚的城市相比,提前采取措施的城市在疫情暴发的第一周报告的病例数减少33.3%。最终,总病例数比在没有干预措施的情况下减少96%。

  美国近80%重症COVID-19患者有潜在疾病 老年人最危险

  新的研究发现,在美国重症监护病房中,超过四分之三的COVID-19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疾病”——这是一种慢性健康问题,如糖尿病或心脏病,已被证明会导致住院和严重后果。这一发现来自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3月31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周报》。研究发现,在大约7000名COVID-19患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有潜在的疾病。有这种情况的患者占因COVID-19而住院的患者的71%,占需要重症监护的患者的近80%。

  韩媒调查:大邱约15%新冠肺炎患者称患病时丧失嗅觉或味觉

  据韩联社报道,一项大邱市医生的电话调查显示,韩国大邱市3191名新冠肺炎患者中,15.3%的人透露自己(患病期间)失去嗅觉或味觉。韩国国家医学中心传染病学教授金本植(Jin Beom-sik)说,感染者的嗅觉丧失很普遍,因为呼吸道病毒会破坏嗅觉的能力。报道表示,感染呼吸道病毒的病人出现这种症状并不罕见。不过,需要更多研究来确定嗅觉、味觉的丧失是否可能是COVID-19感染的早期征兆。

  清华大学:5月底疫苗和抗体药物均可进入动物试验阶段

  清华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邓宁介绍说,张林琦团队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病毒载体的腺病毒疫苗和mRNA单克隆抗体药物取得重要进展。已成功分离出200余株具有高效中和能力的抗新冠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编码基因。团队已启动与腾盛博药、药明康德的联合攻关,5月底疫苗和抗体药物均可进入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阶段。

  研究人员利用新的RNA成像技术开发的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西蒙弗雷泽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Lena Dolgosheina和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教授Peter Unrau开发出了Mango,可以敏感地检测RNA分子,帮助改善病毒对病毒的筛选——如冠状病毒,同时使细胞功能的基本发现成为可能。由Unrau领导的最新研究涉及到使用Mango来检测活细胞内的单个RNA分子。

  NASA严防新冠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 专家:机会微乎其微

  此前就有阴谋论说新冠病毒来自太空,而现在国际空间站4月将面临宇航员轮换,不少人担心会因人员轮换把新冠病毒带入空间站。美国宇航局护士Raksana Batsmanova说,由于NASA加强了安全措施,这种新型冠状病毒进入国际空间站(ISS)的机会几乎为零。Batsmanova强调,在正常情况下(不是在大流行期间),宇航员在飞往国际空间站之前要接受一段时间的隔离,所有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物品都要消毒。

  德国专家:防控新冠病毒是场持久战,很可能要持续两年

  德国病毒学家,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分析,防控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场持久战,很可能要持续两年。陆蒙吉说,我们要制定可持久性的战略,不是今天、明天怎么打,而是一直要怎么打,把迎战病毒的损失降到最小,当前的预计是两年左右。因此,我们既要控制病毒的传播,又要保证社会和经济的运作,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国家卫健委:4月起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将被通报

  3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建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表示,从4月1日起,将在每日疫情通报中,公布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报告、转归和管理情况。据发布会介绍,此类患者多通过主动监测发现,如在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聚集性疫情调查、传染源追踪时发现,在部分境内外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对有旅游史和居住史人员进行检测,也有无症状感染者被检出。目前针对无症状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触者,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两次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呈阴性的,可解除隔离。

  美国FDA推“冠状病毒加速治疗计划” 审查治疗方案仅需24小时

  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推出了一项名为“冠状病毒加速治疗计划”(CTAP)的新方案。新方案称,FDA将减掉不必要的繁文缛节,重新部署FDA的资源和人员,以期尽快审查私人公司、研究人员和科学家提供的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案,并提供监管建议、指导和技术援助。在大部分情况下,FDA会在24小时内审查研究方案,并在3小时内审查个人提交的请求。

  美国眼科学会建议疫情期间不戴隐形眼镜:带框眼镜更安全

  美国眼科学会发言人Steinemann等近日提出建议称,在新的冠状病毒爆发期间,隐形眼镜佩戴者最好给自己换副普通的带框眼镜,因为这样做可能会减少触摸眼睛的欲望。美国眼科学会(AAO)也发布了一系列详细的相关建议。AAO警告说,在极少数情况下,新冠病毒可能会引起红眼病。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接触感染者眼睛或镜片等物体上的液体来传播病毒。

  

  新冠患者“复阳”或因检测试剂敏感性低?研究:“复阳”非复发,无传染性

  近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刘磊教授和张政教授团队对新冠肺炎患者“复阳”的情况进行了研究。3月31日,该研究在MedRxiv在线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with re-detectable positive RNA test”。研究结果显示,“复阳”患者具有原临床症状轻、年龄轻的特征,目前研究队列中的“复阳”患者均无疾病进展、无传染性。

  科学家破译影响身高基因密码 与G蛋白偶联受体126有关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与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罗剑、刘明耀教授团队在骨骼发育与身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破译影响身高的基因密码。该研究成果论文3月20日发表于《科学进展》。华师大研究团队揭示了影响人类身高的重要基因—G蛋白偶联受体126(Gpr126/Adgrg6)的分子机制,并进一步寻找到潜在的治疗青少年身高矮小的治疗方案。

  WHO统计报告:幽门螺杆菌为全球排行前五的致癌因子之一

  近日,《柳叶刀·环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团队的一篇统计报告显示,排行前五的致癌因子分别为:幽门螺杆菌、人乳头瘤病毒(HPV)、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人类疱疹病毒(EB病毒)。

  《英国医学杂志》:适量食用鸡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无关

  由于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鸡蛋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在过去十年中一直是激烈争论的话题。近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1980年至今共763项有关鸡蛋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结果显示:吃鸡蛋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无关;在亚洲队列中,每天增加一个鸡蛋反而降低了心血管疾病风险。

  《材料化学杂志》:高灵敏气体传感器,可帮助检测空气中的甲醇

  近日,Skoltech科学家开发了基于氧化钴纳米薄片的高灵敏度传感器,该传感器能够检测空气中的各种酒精。新型传感器可用于医疗诊断和空气中有毒甲醇的检测。研究结果发表在《材料化学杂志》上。该新技术的一个显着特征是,敏感材料氧化钴直接生长在传感器的电极上,这使得在几分钟内创建传感器成为可能,而跳过了制造过程中的几个步骤。

  新研究发现与精神分裂症发展有关的大脑细胞基因表达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冰与蒋田仔领衔,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等国内外多家单位的研究团队共同建立了基于多水平多组学的精神疾病研究框架,首次发现并从多方面验证了纹状体环路功能异常是精神分裂症精准诊疗的有效生物标记。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研究团队发现,通过纹状体功能损伤这个指标,可以精准地从健康人群中筛查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并预测患者未来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可能在辅助医生对选择不同机制的抗精神病药物中提供重要生物依据。

  

  2020年Q1中国学者发表56篇CNS 复旦、清华等高校表现亮眼

  截止2020月4月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了共计56项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研究成果:按杂志来划分:Cell发表了9篇,Nature发表了32篇,Science发表了15篇;按领域来划分:材料科学有5篇,地球科学2篇,化学2篇,交叉学2篇,生命科学37篇(结构有13篇),物理学8篇;按单位来划分(文章数目大于2):中国科学院16篇,复旦大学6篇,清华大学6篇,浙江大学5篇,北京大学4篇,北京师范大学3篇,上海科技大学3篇。

  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将于4月举行

  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澳门旅游学院和澳门科技大学经过审慎评估,一致同意于4月16日至19日举行“2020/2021学年澳门四高校联合入学考试(语言科及数学科)”(下称“四校联考”),并已制定严谨的防疫措施,切实保障考生的健康安全。

  教育部:今年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陆续开学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3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介绍,今年高考延期一个月举行,总体上今年高考后填报志愿和录取时间,将较往年整体推迟一个月左右。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071万。本科录取预计在8月底结束,专科录取预计在9月中旬结束,高校秋季开学时间也相应顺延,预计本科高校9月初至中旬陆续开学,高职院校一般在10月初开学。

  内蒙古面向区内外征集“科技兴蒙”行动创新合作需求

  近日,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征集“科技兴蒙”行动创新合作需求的通知》。本次需求的征集对象包括各盟市、各有关厅局、自治区内各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自治区合作主体与“科技兴蒙”行动所指的“4+8”区外合作主体(包括北京市、广东省等发达省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等),同时兼顾区外其他合作主体(有关省市、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上海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沪宁科技合作 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

  海将与宁夏共同培育一批重点产业培育示范项目,对已立项沪宁科技合作项目中有进一步研发需求的予以支持,每个项目资助金额最高可达100万元。在科技部的支持下,宁夏区已与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省市,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等8个高校院所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目前,参与东西部科技合作的高校、科研院所超过150个。

  沈阳市出台《沈阳市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

  日前,辽宁省沈阳市出台《沈阳市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方案》,规定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的70%以上给予科技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沈阳建立高校院所协同创新机制,以创新需求为导向,根据高校院所的特色特点,支持10个重大创新平台。支持各县(市)区与高校院所共同投入物理空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或联合实验室。

  文物部门聘高校智库 共建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

  4月1日上午,北京建筑大学与北京市文物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共建“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助推长城文化带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双方将充分利用高等学校以及专家团队智库,围绕北京市长城保护利用及相关任务开展战略合作,包括举办长城及长城文化带研究方面的国内外学术讲座与论坛、深入开展长城文化及长城沿线文化资源研究,开展长城文化宣传,举办与长城保护利用相关的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为北京长城文化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北京长城文化研究院将作为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二级研究机构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滴血验癌可提前发现50多种癌症 还能识别癌症来源器官

  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和梅奥诊所(Mayo Clinic)牵头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称,在一项涉及数千名参与者的研究中,一种新的血液测试检测出了50多种癌症,以及它们在体内的位置,且准确度很高。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30的《肿瘤学年鉴》网站上。结果表明,这项检测可以在癌症的早期检测中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超快原型存储器:具有亚纳秒信息写入速度

  日前,该校李晓光教授团队研究实现了具有亚纳秒信息写入速度的超快原型存储器,可用于构建存算一体人工神经网络,该成果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基于隧道结能带的设计,以及其对阻变速度、开关比、操作电压的调控,该原型存储器信息不仅写入速度快,而且远超商用闪存寿命。即使在极端高温(225℃)环境下仍能进行信息的写入,可实现高温紧急情况备用。

  续航605公里!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针刺试验”

  3月29日,比亚迪举行线上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了刀片型磷酸铁锂电池(下称“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试验”的完整测试视频。即将上市的新车比亚迪汉EV,将是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该车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针刺试验”要求用钢针将动力电池电芯刺穿,造成电芯内部的大面积短路。

  中国首个自主研发13价肺炎结合疫苗首批产品获批上市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以下简称“13价肺炎结合疫苗”)首批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生物制品批签发证明》,这标志着该产品已可正式上市销售。肺炎链球菌是引起侵袭性疾病以及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病因。全球每年有一百多万人死于肺炎链球菌,出生至两岁的儿童是高危群体。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十六月夜

  国家航天局消息,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顺利完成了第十六月昼科学探测工作,分别在3月31日17时30分和8时25分完成月夜设置,进入到第十六月夜休眠期。在刚刚结束的月昼工作期内,“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科学载荷开机正常,继续开展月表红外成像、中性原子测量以及巡视路线月球次表层、月壤及月壳浅层结构探测等科学任务。

  牛顿苹果树在沪开花结果 精心培育下高达125厘米

  正值春季,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牛顿苹果树又开花了。6株成功嫁接的牛顿苹果树,经过几年的精心培育已经高125厘米,冠幅直径达到110厘米,近几年曾多次开花结果。“牛顿苹果树”是英国国家级文物,归英国国家信托基金会管理。

  

  2019 ACM计算奖授予AlphaGo团队领导者David Silver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今天宣布,将2019年ACM计算奖授予AlphaGo研发团队领导者David Silver,以表彰他为计算机游戏表现带来的突破性进展。Silver目前任伦敦大学学院(UCL)教授、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 DeepMind 首席科学家。作为深度强化学习领域的领军人物,Silver最主要的成就就是领导了AlphaGo研发团队,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世界冠军。AlphaGo的研发结合了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传统树搜索算法和大规模计算的思想,被视为人工智能研究的里程碑。

  张平文当选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3月31日,该研究院“人工智能的数理基础”重大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张平文当选2020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SIAM)会士。他是今年中国内地高校中唯一入选SIAM的会士。张平文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此次因其在复杂流体建模、多尺度分析和自适应网格计算领域的成就,获选2020年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会士。

  

  互联网之父Vint Cerf确诊肺炎 曾获图灵奖和总统自由勋章

  3月31日,“互联网之父”谷歌副总裁Vint Cerf确诊新冠肺炎。他在推特上表示,自己核酸检测呈阳性。Vint Cerf是互联网的奠基人,图灵奖获得者。他与朋友一道设计的TCP/IP 协议奠定了现代互联网通讯的基础架构。在谷歌期间,他作为互联网的布道者,帮助立法者了解有关互联网的各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