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生态环保15条“满月” 各地创新多举措助企纾困稳增长
成都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服务指导 图片来源:成都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稳住经济的“牛鼻子”,是牵住市场主体的关键。此前,成都市生态环境局以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为出发点,发布了《优化服务助力经济“稳增长”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成都生态环保15条”)。
“成都生态环保15条”的落地深入,也为成都各区(市)县激活地方经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提供了指引。
截至目前,成都市生态环境领域已实行了告知承诺制,共审批承诺制项目380余个,涉及项目总投资480多亿元,以及成立专班跟进重大项目,保障百余个重大项目顺利落地推进。
“成都生态环保15条”举措主要聚焦项目环评服务、日常环境监管、低碳产业发展、环境治理资金能力保障四大方面。
目前,成都市已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环评审批正面清单,实行告知承诺制,压缩审批时间至12个工作日内,并建立“一套清单、一个专班”工作制度以跟进百余个重大项目,包括三坝水库、成阿园区规划(修编)环境影响评价、空客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等重大项目的审批。
与此同时,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不见面审批”已经成为政务服务的优先选项,企业体验好、政务服务效率高,是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发展的“良策”。
成都高新区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审批数字审批系统,方便建设单位项目环评文件通过审批系统进行报送,由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接收文件并按照要求公示完成后1个工作日内出具环评批复,然后通过邮寄等方式送达企业。
据了解,在2022年,成都高新区就已完成成都中光电科技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等33个项目的不见面审批,涉及项目投资15.23亿元。
而在成都双流,亦是通过运用视频踏勘、线上审核、专家函审等方式替代传统审批模式,建立环评“云审批”服务机制。截至目前,双流已出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47份,总投资约30.96亿元,同比增加约12.56亿元。
在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看来,要让企业纾困、助企扶企成效尽现,“精准”是对企服务的第一要务,如何让政策更好地落地见效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这其中,摸清企业需求,立足企业发展脉络,用好政策,用活政策,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企业有所感知,并为企业发展所用。
其中,成都新都通过制定新都区工业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一厂一策”绩效提升激励工作方案,目前已帮助13家企业完成重污染天气“一厂一策”绩效评级,企业在完成绩效评级后可享受区级财政激励。
温江区建立“线上+线下提醒服务”,多种形式提醒服务对象及时办理证照、续期等事项。
而针对企业环评办理中的重点、难点和盲点,成都双流分类实施提前介入、专家会诊、服务咨询、政策豁免、自主承诺以及上门服务、审批代办的“5+2”帮扶举措;金牛则通过上门“送服务”,组建专家型指导服务团队到重点产业园区、重点排污单位等现场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和指导问诊等。
“成都生态环保15条”中提出,要建立重大项目服务清单,健全重大项目审批责任制,实行“一套清单、一个专班”,动态调度,挂账销号管理。
上半年,成都通过开展一系列促进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相继打出了“助企健康发展30条”“稳增长40条”等助企惠企“组合拳”。尤其今年以来,成都围绕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的顺利推进至关重要。
这其中,成都高新区运用“区域评估”改革结果,从立项到取得环评审批文件可从90个工作日减少至5个工作日,并将“5+2”片区和新川片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免费提供企业使用,入驻企业可直接引用区域评估结论;温江区建立重大项目“专班+专员”审批服务机制;金牛区针对招商引资重大项目,为建设单位提供“环评审批服务单”;双流区建立重大项目独立台账,落实专人跟踪服务制度等等。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持续推进,也显示出“成都生态环保15条”举措的实效,成都的投资价值、发展空间也在持续释放吸引力。
每日经济新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