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抗体试剂进入临床试验 早筛仍靠核酸检测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中,对病毒的早发现和早识别一直都是疫情防控的源头。由于核酸检测对采样和试剂的灵敏性都有严格要求,在实施过程中的误诊率较高,美国近日也发生了因核酸试剂有缺陷而召回部分已发货产品的事件。

  近期随着诊断“金标准“抗体试剂的研发成功,能够弥补核酸检测阳性率低的缺陷。未来几种类型的检测相结合,有望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检出率。

  “一滴血“测试15分钟出结果

  第一财经记者在临床试验注册相关网站上发现,首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IgM/IgG快速诊断试剂盒已经于2月15日申报临床试验,目前临床检测正在进行。

  这款抗体试剂产品是由江苏省血吸虫防治研究所开发的,经江苏省人民医院批准,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南京市第二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进行。

  抗体检测的方法属于免疫学诊断,被视为体外诊断的“金标准”,对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IgM和IgG都是体内的免疫球蛋白,也就是抗体。 IgM抗体一般为保护性抗体,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最早出现的抗体,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IgG在免疫应答中起到中和毒素的作用,一般为慢性或者隐形感染或者体内对病毒有免疫力。

  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院士曾在2月10日接受采访时表示:“IgM(免疫球蛋白M)抗体试剂有多家研究机构和企业已经接近临床试验完成阶段,IgG(免疫球蛋白G)抗体试剂也在研发中。”

  高福说道,当前应加快验证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能否在发病早期检测到IgM。尽快获得循证学证据后,就可以很快进入临床检测。

  “抗体抗原联合检测的方法是传统的体外诊断手段,之所以现在才开发出相应的试剂,是因为随着病例数量的增加,以及康复病人的增多,为抗体试剂的研发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样本。”一位诊断医疗行业资深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这些已经研发成功的项目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钟南山院士指导下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发的“一滴血”测试方法——该试剂盒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间接法检测人新型冠状病毒IgM抗体,仅需采取一滴血就有望在15分钟内肉眼观察获得检测结果,且患者的血浆稀释500至1000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条带。目前该技术正在湖北各机构进行测试评估。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搜索网上公开信息了解到,目前虽然已有包括广州、厦门、深圳等地的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宣布研发出抗体试剂盒,但真正注册抗体试剂临床试验的数量只有极少的个位数。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位正在开发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尽管体外诊断试剂也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但是相比较人服用的药物而言,检测试剂的临床试验不需要那么复杂,在需求紧迫的情况下,研发完成后一般很快就能投入临床检测,生产工艺和流程也已经非常成熟了。”

  上述研究人员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抗体试剂已经研发出来,但抗体诊断试剂不能完全取代核酸试剂。这是因为病人在感染初期,体内要产生抗体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核酸试剂仍是诊断早筛的主要手段。

  “未来,几种类型的试剂结合,取长补短,将会进一步提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检出率。“高福也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

  CRISPR核酸检测挑战“极限“

  这也意味着核酸检测试剂仍需提升灵敏性和特异性。而借助基因编辑等手段,核酸检测技术能力在实验室里已经能够满足“极限”的需求,也就是说可以达到极高的灵敏度。

  2月15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旗下的麦戈文研究所发布消息称,研究所教授张锋带领的科研团队开发的核酸检测系统SHERLOCK,能基于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13识别病毒特有核酸特征,借助该技术有望在1小时内实现新型冠状病毒检测。

  不过由于目前未检测过来自真实患者的样本,该方法还不能用于临床诊断。但团队已公布详细操作流程,并表示可向新冠病毒研究者提供检测套件。张锋是美国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终身教授,也是基因编辑工具CRISPR的开发者之一。

  深圳市医学基因重编程技术重点实验室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核酸病毒,目前检测手段需先提纯样本中的核酸进行PCR扩增,再进行检测,整个过程需要数小时。张锋等人的方法绕开了PCR扩增,将这一时间缩短至一小时内完成,可以说是一个突破。”

  麦戈文研究所发布的消息称,其通过等温扩增技术RPA处理的核酸样本,效用与定量PCR处理的样本相同。尽管RPA被认为是可以取代PCR的技术,但与已经发展了30多年的PCR相比,RPA仍然较年轻。

  一位病毒免疫学研究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张锋的方法也可以参考,但是国内有团队要比这个方法还要快一些。”他同时表示,这些新技术在应用层面仍然需要时间打磨,可能面临等到技术成熟了,疫情已经过去的问题。

  第一财经记者查询相关临床试验信息发现,国内已经有医院正在开展基于CRISPR-Cas蛋白的高灵敏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技术的临床研究。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已经知道用CRISPR技术可以切割单链的RNA(核酸),来进行分子诊断。张锋用的酶是Cas13,我们通过国内一项自主研发技术,找了另一个酶Cas12,原理是一样的,技术方法上略有不同,我们的方法会让检测时间进一步缩短。”

  不过他也承认,从技术开发到优化需要一段时间,还涉及到后期的商业化。“鉴于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发展形势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防控,因此这项技术针对此次疫情还能发挥多大的作用,现在还不知道。”这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另一方面现在检测方法越来越多,临床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于检测极限的需求到底有多大,也值得商榷。这就好像汽车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拥有跑车的毕竟是少数。”

  他指的是湖北已经将临床诊断也纳入新型冠状病毒的确诊标准,消化了一部分核酸阳性检出率低的问题。但他仍然希望能为抗击疫情提供更高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案。“我们需要这样的技术能力作为保障。“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第一财经记者还了解到,国内其他团队正在开发的诊断技术还包括基于新型呼出气高通量质谱分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早期快速检测技术以及数字PCR技术等。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