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知|新冠抗原可以自测了,医生手把手教你使用
【新冠抗原可以自测了,医生手把手教你使用 】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核酸检测CT值降低,住院隔离时间缩短!我们躺平了吗?】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那些感染新冠病毒的人中,究竟多少人有后遗症?】
相信现在所有人都听过了新冠后遗症,这也被称为新冠长期症状,有人觉得这是重症患者的专利,也有人觉得发生的人并不是很多,还有人觉得得了新冠长期症状一辈子都废了,那真相是什么呢?
对于新冠后遗症,世卫组织给出的官方后遗症定义是,持续两个月以上、无法用罹患其他疾病来解释的症状,这些症状困扰着许多新冠康复人群。
新冠长期症状并不是重症患者的专利
早在2021年2月,美国华盛顿大学就发布了一篇调查结果:轻症也会有长期症状。
该研究的调查对象中,11例(6.2%)无症状,150例(84.7%)为轻症患者,16例(9.0%)为中度或重度需要住院的疾病。他们之中在感染之前拥有健康问题的人也很少,只有13%的高血压,5%的糖尿病和4.5%的积极吸烟者。
最终有大约30%的患者报告有持续的症状(这个比例超过了中重度患者的比例),并且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年龄在18至39岁之间的患者中约有27%报告持续症状,而40至64岁之间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30%,6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为43%。
最常见的持续症状是疲劳(13.6%)、嗅觉或味觉丧失(13.6%),约有13%的人报告了其他症状,包括脑雾症状(2.3%)。
PS:脑雾是指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包括失忆、思维混乱、注意力难集中、头晕和遗忘日常词汇等令人困扰的认知症状。
而最近牛津大学最近的一篇研究也发现,相对于没有感染的人,轻症患者的大脑针对嗅觉和认知的区别出现明显的改变,认知功能也有一定下降。
因此,可以看出轻症患者也会出现长期症状,但也有研究发现重症患者出现长期症状的比例更高(通常他们的年龄也较高)。
新冠长期症状发生比例尚未确定
目前关于新冠长期症状发生比例的相关研究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
2020年8月意大利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论文中,他们了随访2020年4月21日到5月29日确诊的患者,在60天后,87%的人仍表现出至少一种症状,最常见的症状依次是:疲劳(53.1%)、呼吸困难(43.4%)、关节痛(27.3%)和胸痛(21.7%)。
2021年3月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英国、美国、瑞典的研究人员随访了从2020年3月25日至6月30日确诊的新冠患者,发现13.3%的人症状持续≥28天,4.5%的人症状持续≥56天,2.6%的人症状持续≥84天。最常见的症状是疲劳和间歇性头痛,各占“”症状持续≥28天患者”的97.7%和91.2%。
2022年2月,英国研究人员对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6日期间,发表的关于“随访新冠患者至少1年结果”的18篇论文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研究来自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最终发现1年后,患病率较高的长期症状分别是:
疲劳/虚弱(28%),关节肌痛(26%),抑郁(23%),焦虑(22%),记忆丧失/健忘 (19%),呼吸急促/呼吸困难(18%),注意力难以集中(18%),失眠/睡眠困难(12%),关节痛(10%)。
大多数长期症状还是会在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丹麦的一项关于儿童长期症状的研究发现至少 54-75% 的儿童在 1-5 个月内症状会消失。
新冠患者的长期症状具有很多的表现,虽然不同研究中发生的比例有高有低,但可以确定的是疲劳为最常见的症状,其余较为常见的有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疼痛等。
感染病毒后出现长期症状并非新冠特有
长期症状在其他感染性疾病中也可以见到。
比如有关EB病毒、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埃博拉病毒、伯氏柯氏杆菌(Q 热的病原体)和贾第鞭毛虫的研究中,记录了10%-35%的青少年或成年人普遍抱怨感染后疲劳,持续6个月或更长时间。
不过我并没有查到有关流感长期症状的研究,目前大多研究还是支持免疫正常的年轻人在感染流感后,症状在3-7天内消失,少数患者会持续2周或更长。
需要正确认识新冠长期症状
我们之所以需要重视新冠患者的长期症状,是因为感染新冠的人数众多,如此大的人群必然伴随着医疗诉求;也有部分患者曾因为长期症状存在,短期内无法回到工作岗位。
并且,这也是不断认识新冠病毒的过程,了解这些有助于帮助受到长期症状困扰的人康复,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防御新冠病毒。
但我们不必把所有长期症状都等同于永久的后遗症,也不必夸大其影响,正确地看待它们,解决它们。
比如像嗅觉、味觉减退/消失,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患病率在下降,说明会逐渐康复。在英国那篇荟萃分析中,随访时间为1年时,嗅觉减退/消失的患病率为6%;而另一篇研究中,随访的时间限定在3个月内,嗅觉减退/消失的患病率最高曾达到37%。两者相比,1年后,嗅觉减退/消失的患病率已经降低了84%。
希望我们早日战胜疫情。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酸菜还能安心吃吗?】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买买买囤囤囤,人为什么会有“囤积癖”?】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
注意:知识官意见并非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个体疾病治疗方案,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