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你到底擦“对了”吗?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是否以后不能给发热宝宝“擦,擦,擦”了呢?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如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往往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同时过度或大面积使用物理方法冷却身体,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克服物理降温的作用。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并给孩子带来不舒适的体验。?儿科发热对症治疗合理用药专家共识?中建议,在充分评估体温及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采取恰当的物理降温如冷敷额头、温水浴、温水泡脚、降温贴等方法,使发热患儿感到舒适,对小儿疾病的转归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我们来看看,哪些是“正确”的物理降温方法吧。

  物理降温的方式:物理降温是目前临床最简便而又安全的降温方法,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热量,达到降低机体温度的目的。主要有冷敷法、擦浴法、温水泡脚、降温贴外敷等方法。

  01冷敷法

  关闭门窗,室内温度适宜。

  将毛巾包裹冰袋放置于患儿前额、颈部两侧、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也适宜降温贴)

  

  02温水擦浴法

  关闭门窗,保证室内温度适宜(25~28℃)。

  将干净小毛巾放入 32~34℃温水中浸湿。

  擦拭部位:按顺序拍拭先至颈外侧→上臂外侧→前臂外侧→手背,更换小毛巾再从再从腋窝→上臂内侧→肘窝→前臂内侧→手心,重点擦洗前额、腘窝、腋窝、腹股沟及四肢,整个擦浴时间3-5分钟。

  擦拭完毕用干毛巾擦干皮肤,盖好被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0分钟后复测体温。

  

  03温水泡脚

  准备一个足浴盆或者是小桶,然后倒上2/3的水,水温比平时略高,在40度左右。泡脚15~20分钟左右,身体就会发汗,体温也会随之降低,这样能够促进机体毛孔扩张来缓解发热,还能缓解发烧所带来的肌肉酸痛等不适症状。

  注意事项

  1.冷敷部位的选择:

  (1)尽量选择腘窝、腹股沟、腋窝大血管流通处降温。

  (2)枕后、耳廓、前胸、腹部、阴囊和足心禁忌冷敷,对冷刺激较敏感,可引起心跳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

  2.随时检查冰袋有无破损漏水现象,布套潮湿后应当立即更换,冰融化后应当立即更换。

  3.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如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有麻木感时,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

  4.水温适宜,小心烫伤。

  重点关注

  0-3个月的小婴儿,打开包被散热,并及时就诊。

  酒精擦浴可以引起寒战、哭闹,起鸡皮疙瘩等不适感,对抗物理降温效果,该方法已经禁止使用。

  对于大部分的发热的儿童,首选仍为口服退热药,不建议使用物理降温。是否选择物理降温,应考虑是否使用退热药后依旧未能改善患儿的不适表现。物理降温仅作为辅助退热方法。退热的目的不是将体温降至正常,而是让患儿尽可能改善舒适度,当精神状态好转,进食进水明显改善,物理降温完全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