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还是方舱医院?两条路线,一个反思

  近期,各地大建方舱医院引发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比如,目前山东拟投资230亿建设超大规模方舱,总计发行了专项债150亿余元用于永久性方舱医院与隔离点建设,可以容纳20万人。有网友表示,如果建成,用不上闲置,就是巨大的浪费。

  日前,胡锡进也在建议,不要再建方舱医院,新冠感染者如今越来越抵触前往方舱医院,民众很难再配合了,大多数人都会要求居家隔离自愈。今后进方舱的恐怕是无居家隔离条件自愿去方舱隔离的人。

  防疫形势的变化很快,各地大建方舱医院,可能是为了以后的放开做准备的。

  

  毕竟,疫情三年以来,发展到今天,大规模、长时期的风控已经不合时宜,疫情对经济、生活、教育、消费造成了很大冲击。

  一个共识是,奥密克戎已成为现在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尽管传播速度快,但毒力、致病力和致死率大幅下降。人们遭受的压力发生了变化,大规模封控已经不合时宜。疫情对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已经被视为一个“普通常见的自限性疾病”。

  张文宏主任也在采访中表示,“美国现在每天的病例是中国的七千倍,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来算,就是中国的35000倍,人家的日子过得像花似的,人家在那里还没有着急,我们如果还待在家里,就会让人家取笑的。”

  方舱有它的必要性,但人们为何不喜欢方舱医院?

  但尽管如此,方舱医院或许也有它的必要性。一方面,新冠阳性病例最终还是要和阴性病患隔离治疗的,在奥密克戎如此高的传染性下,没有人愿意去一趟医院要承担感染新冠的风险。因此有网友“建议把停止或压缩建方舱省下来的钱用于增加正规医院的床位特别是重症监护的床位”这种想法很好,但其实并不现实。

  因为即便医院能接纳治疗,但如果放开后阳性病毒规模扩大,医院自然是无法容纳这么大规模的阳性病例,自然就必须要有方舱医院来解决这个问题。

  当然,也有说法是,阳性病例社会面也许可以不隔离不检测,无症状大家不当回事,但是一旦出现症状,你也不能强令有身体不适的人不去医院,要不要治疗,需不需要去医院,决定权在患者自己手里,也就是说,医院没有办法控制这些轻症患者不去医院而选择死扛。

  因此,医疗资源的挤兑风险依然存在,方舱医院有它的必要性,它可以减少因为新冠高传染性带来的医疗资源不足和其他疾病诊疗延误或是中重症激增的情况。

  但是目前方舱的建设没有考虑到人们对于方舱这种环境与模式的接受度。在目前,许多已经曝光的方舱医院环境让人生畏。

  

  有网友表示,相比得新冠,相信大多数人更害怕被拉去几百号男女混住,晚上也不关灯,上厕所、打热水要排队,厕所条件差到爆的那种方舱隔离。在方舱医院里,每天的呼噜声、磨牙声此起彼伏,身处在这样的大厅里,交叉感染的情况更加恶劣,真不如呆在家里隔离,心里感觉更安全些。

  从当前许多网友的态度来看,他们反而不怕病毒了,更担心进方舱。如果人们担心进方舱高于感染病毒,那么方舱的意义在哪里?它可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原有的疫情防控问题,反而制造了更大的焦虑。

  在人们的意愿中,抗疫三年,奥密克戎的毒性极大降低,疫情到了该结束的时候,但各地大规模的方舱建设却释放了一个信号,未来这场疫情防控战依然是持久战,还会旷日持久的打下去,而方舱就是为这场持久战准备的,这让许多人看不到希望。

  这也是为何有众多专家也在建议,各地不要浪费人财物,以免最后制造了一大堆不良资产,这可都是财政真金白银。

  

  广州已在探索居家隔离的细化方案

  从目前来看,大规模的各地方舱医院的建设加深了许多人的焦虑。因为随着感染者症状越来越轻,转阴时间越来越短。在不影响其他人正常生活,同时可以避免病毒传播的情况下,希望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居家隔离成为大势所趋。

  方舱医院的兴建成本并不低,一些地方是举债建设,其“方舱债”筹集到的资金用于建造方舱的,而用来归还债券本金和利息的收入要来自方舱建成后的收益。从这个角度来说方舱必须有盈利,否则无力支付购买债券人的本金和利息。

  如果后续必须要通过收治患者进行盈利,而如果没那么多患者,又或者患者不愿意前往方舱医院,那么势必会造成资源、资金的极大浪费,这与方舱建设的本质目的冲突了。

  尤其是当前有消息曝出疑似核酸机构内部会议视频,阳性检测人员可改阴性,拉人进方舱可以奖励3500元。其视频负责人表示,现在又建了好多方舱医院,里面都没有住满,就想着让大家进去。

  

  从目前来看,轻症居家隔离是广大人民的呼声,实际上广州也在配合民众的呼声。11月30日下午,广州海珠发布关于优化完善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其中提出做好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管理。密切接触者原则上落实集中隔离观察,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

  目前,广州的阳性感染者中的一些特殊人群也有了申请居家隔离的渠道。根据南方都市报短视频官方微博29日消息,日前在广州海珠大塘片区,一名阳性妈妈因有照顾抑郁症儿子的需要,申请居家隔离获批。

  只不过,目前的一大困境在于,居家隔离,目前还需要破除人们在观念上的束缚,从当前来看,大部分人可能会接受自己居家隔离,但是否能接受阳性邻居的居家隔离,就很难说了。

  因此,目前广州也还在探索进一步的细化方案与执行标准,当前很多社区也做不到这一点。从这点来看,当前阶段也需要方舱集中隔离,这或许也是基于这种现实考虑。

  一个反思:方舱医院的建设要避免眼镜蛇效应

  但是问题是,如果各地大规模的兴建方舱,规模越来越大,能容纳的人数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并杜绝依附于方舱上下游的逐利利益链,是需要警惕的,因为卖雨伞的人如果能控制下雨,那么这场雨永远不会停。

  举个例子。在英殖民期间的印度,德里城出现了许多眼镜蛇,导致了大量民众伤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印总督颁布了一条法令,民众每上交一条死蛇,即可获得一卢比的奖励。

  这个悬赏令出来之后,就调动了大家捕蛇的积极性,效果立竿见影,短时间内被眼镜蛇伤害事件断崖式下降。尽管眼镜蛇伤人事件得到了缓解,但是政府发现,每天依旧有大量的眼镜蛇上缴。

  这是因为悬赏令一出后,有人发现了这门生意,养蛇的人变多了,社会上的眼镜蛇也越来越少,养蛇与捕蛇都成为了一门生意,这就是著名的“眼镜蛇效应”。

  

  在疫情防控的三年时间里,大部分人正在看到曙光,希望过上正常生活的时候,有人以五年为回报来指定方舱的兴建。尤其是最近核酸造假乱象,激发了广大群众的愤慨,也得到了卫健康委的积极回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背后利益链太庞大了。

  如果方舱医院不能破除背后的利益链,那么方舱医院的建设就难以做到从民生出发,也难以解决“层层加码”、“一刀切”甚至阳性的“冤假错案”的问题。方舱的建设要以公益性、自愿性、免费为核心原则,从民众的实际需求角度而非方舱运营的利益角度去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并提升方舱的入住体验与标准,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

  笔者建议,首先应该不强制,而是坚持自愿原则。如果人们要在家隔离,那么需要征得小区邻居同意,严格遵守隔离标准即可。

  其次是,全面提升方舱的环境条件,可以设置收费区,让那些愿意付费的人可以有更好的单独房间,将方舱的住宿标准与环境、条件全面提升,提升人们去方舱隔离的意愿。

  再次,设置方舱进入的标准,方舱医院最大的作用是:集中收治、隔离,不让他们去传染健康的人群。但也有一个问题是,可能一些轻症患者去了方舱因为过于集中,是否会导致症状加重?

  也有说法是,去不去方舱以是否严重为标准,用方舱来判断是否进去医院的重症,但这可能导致轻症患者交叉感染。因此,这个标准又非常关键。

  随着后续细化方案的探索以及开放之后民众的接受度提升,阳性轻症居家隔离在未来或将成为一种主流诉求,尤其是当前广州已经在率先探索居家隔离的细化方案,那么方舱医院的需求可能会大幅降低,因此,方舱医院是否还需要大规模的开建,以及如何避免眼镜蛇效应,这无疑值得各地反思。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