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烟台过年的风俗
覆盖一场厚厚的雪
一
从目前疫情形势看,今年的春节恐怕又要泡汤了。在这种让人焦虑、惶恐的日子里,对于居住内地的人们来说,祈祷下雪成了一种奢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规律,大凡疫情始于大雪、发于冬至、生于小寒、长于大寒、盛于立春、弱于雨水、衰于惊蛰,完于春分,灭于清明。 千百年来,发生在中国的历次瘟疫都是这样一个趋势始终。
由此,我们渴望着下雪的日子,一如当下的胶东大地,酣畅淋漓,痛痛快快的来一场大雪,把瘟疫与所有的晦气洗刷、掩盖净了,把祥瑞与欢乐还给人间。怀念下雪的日子,怀念烟台过年的时光。
二
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北部,东连威海,西接潍坊、青岛,南邻黄海,北濒渤海,与辽东半岛对峙,与辽宁大连隔海相望。
美丽的大烟台
在烟台“过小年”这天晚上同样要祭灶神,烧旧灶杩换新灶杩。辞灶之后年节逼近,谚云:“辞了灶,年来到”。按迷信说法,为一家之主,专司监察家人行为品德善恶,于每年此日上天汇报。祭祀时,先将旧灶神画像揭下,换上新象。并于新象两旁,换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或“红火通三界,青烟透九宵”等新联。祭祀时,在灶神象前供水饺、杂面汤、粘饼、麦芽糖等食品,焚纸烧香,神象也随之焚化;用清水一盏,内放谷草数节,泼于门外,供灶神坐骑饮食,全家叩头行礼。
年“除夕”,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俗称“贴对子”“封对子”)、贴窗花、贴年画、挂过门笺、搭天地棚、请祖、请神、撒马草、守岁种种习俗。渔村还要上渔船贴对联、贴"福"字、放鞭炮。
赶年集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三十”这天家家户户皆悬挂家谱,安放祖先神主牌位与祭器祭品,张贴春联等。晚餐,一般人家都吃水饺,富有人家盛备酒菜,团聚欢宴。午夜后即为年初一,亦称大年初一,燃放鞭炮,祭拜祖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分压岁钱。然后,男性家长率儿孙子侄打着灯笼到宗祠和近支神主案前烧香焚纸,叩头行礼;再到同族各家和本村业师家里。熟人见面皆拱手祝贺,相互问好。初二日晚行送神礼。自初二日起开始到亲戚家拜年。习惯上是元宵节前,二、四日拜外祖家,三、六、九日拜岳丈家,七、八日拜姑与姨家。新中国建立后,除迷信习俗外,其它习俗相沿至今。1983年开始,除夕晚全家围坐电视机旁,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娱晚会节目。午夜钟声一响,全城鞭炮齐鸣,进食辞岁饺子,预示着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
驱邪灭瘟
三
在烟台的黄县,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晚上祭灶神(俗称“灶爷爷”),一般揭去旧灶,贴上新灶,同时换上那幅永远不换内容的对联(对联是: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横批:一家之主。)供品有面条、草节与杂粮(传说灶爷爷上天骑马的草料)、糖瓜(传说用以粘住灶爷爷的嘴,免得他上天乱说)。之后,终日忙年,做供菜,捞圣饭,蒸大枣饽饽,蒸年糕,蒸太阳饼(圆形,周围作莲花瓣状,又饰圣虫等于饼面上)、蒸圣虫、猪头、鱼、炸丸子、炸花鱼,做焦饼格儿。辞灶三四日内还要择晴和日扫除居室与庭院,名为“扫灰”。有的人家还要在院子南部,用箔和席扎制供奉天地诸神的供棚,俗称“天地棚”。除夕俗称“大年三十”“年三十”。过年一切事情都必须在这一天就绪,大门贴“对子”,畜栏贴“槽头兴旺”,室内贴“抬头见喜”,贴年画,窗上贴窗染花。请神请祖,一一设供。黄昏时分,在大门旁粪堆上树立收获季节选留的全棵庄稼,挂上烧纸,以备正月初一点燃,此举为祈丰年,名为“栽田”。最后,以杆草撒地,名为“撒马草”。俗规,撒马草时由进间门起,向外撒到大门口。元旦前三日不扫除,初三送神以后扫马草时则由大门口顺序向内院扫。除夕夜燃烛、烧纸、烧香,遍祭祖先与诸神,名为“请神”。
期待一年肃静
春节过年由半夜子时开始,家家于此刻烧香、烧纸、燃放爆竹,名为“发纸”。“发纸”之后先由家中男子敬神拜祖,然后先在自己家中晚辈给长辈拜年,然后由家长率领男孩,遍拜五服以内亲族人家,统称之为“拜年”。小孩给长辈拜年,长辈当即赏“钱”。拜年毕,早饭阖家吃饺子,此日饺子必素馅,其中有若干饺子馅中包藏糕、枣、栗子、糖、钱(早年为制钱,后改为硬币)等,以吃到钱最为吉利,俗谓谁吃到钱一年有钱花。此后,初二日往姑家、姨家拜年,初三日给岳父母拜年。初三日夜遍祭各神,名为“送神”。初三之前不挑水,不扫地,十五之前不做饭只饭,而且虽在旧日,这期间家中年轻媳妇尽可各处玩耍,烧火做饭之事例由婆母担当。”十五日前,远亲好友互相拜年,俗称“走动”。
人七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俗称“人七日”,传说为人节,其日晴和,人丁兴旺。又传初七为儿童、十七为青年、二十七日为老年节日,各节各有喜歌诀谣,初七日唱:“过好人七日,一岁长一尺”。十七日唱:“过好人七日,发家致富数第一。”二十七日唱:“过好人七日,要与松鹤比年纪”。各人七日都吃面条,老人人七日更备酒菜相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