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烧药成奢移品,再现纸包药,是管理不到位吗?

  一边是全国药企加班加点,24小时不间断生产,保障市场急需药品的供应。

  

  一边是好多人,跑遍药店也没能买到“布洛芬”等退烧药物。或者实在没办法了,不惜天价从黄牛手里买一盒、一瓶急用。还有的药店,为了能让多点人买到药,居然把整板的药拆开,用纸分散来包,可见药品是多么的短缺了。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布洛芬国内可以生产的厂家差不多有520多家,上市公司也有二十几家。这么多药企,每天加班加点24小时不间断的生产,那么多药物都流向了哪里?

  虽然我们国家人口确实很多,但药品不等于食物,不是每个人每天都必须得吃的东西。生产储备的这些药物,按正常流程来算完全可以够用。

  

  可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些地方处于一药难求的境地呢?

  一是好多人疯狂的盲目囤药,恨不得自己就把药店的,清热解毒、退烧药等紧缺药品给清空。

  二是好多药品都流向了黄牛或中间商手里,他们低价收购,再高价售出,利润高的能达到几十上百倍。这么高的利润,难怪会有人铤而走险也要倒卖药品了。

  

  怎么才能解决一药难求,天价药的情况?

  以下是热心网友们提的一些建议

  一是大力科普宣传,让群众科学合理的储备药物。

  二是加大打击医院、药店门口、朋友圈等私自高价售卖药物的黄牛党。

  三是尽快实行实名制限购药品,急需的一些药物必须限人限量。

  以上都是一些常规的解决办法,虽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源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挺难的。

  

  我认为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地方政府和药企一对一对接。社区统计常住居民和流动人口的数量,这个应该不算太复杂,本来做核酸时的人口统计数据,应该还有保存。

  按照正常的市场价,向居民自愿收取采购资金,统计好数据再向药企对接发货。然后通过社区闲置的核酸检测点,做好登记,发放采购的药物。

  

  这样做是不是就解决了很多问题,再也不用担心买不到退烧药了,也不用担心被“宰”买高价药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让药店还怎么活?

  一是:地方政府采购发放,会根据户口本每家每户限量供应。

  二是:采购发放的,都是一些人们急需短缺的药品。

  三是:统一采购药品,只是短时的过渡阶段。

  

  这样做,基本不会对药店造成太大的冲击。当然这样做,肯定也会撬动某一些人的利益蛋糕。

  可要是拿出全民抗疫,统一核酸的精神,我觉得这真不算什么太难的事!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