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的圣诞过后,请记得给元旦狂欢

  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开始喜欢过洋节日了,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和高校里面,洋节日甚至都有要取代春节的节奏。

  商场里五花八门的促销,电视里铺天盖地的新闻。

  一时间,好像你不过个洋节日就是落伍了,就跟别人没有了共同的语言。

  情人节正好撞上春节,没给情人买个花,那你春节就不用过了,那是一哭二闹三上吊。

  圣诞节赶在元旦之前,又是血拼又是狂欢,可到了元旦,连屁都没有一个,路上的灯都是黑的。

  于是,有一些人就看不下去了,开始创造中国人自己的节日。

  于是便有了中国的情人节、光棍节、女生节……

  可是,中国就没有传统节日了吗?

  有,而且还有很多。

  元宵、中元、重阳、冬至、腊八……

  我可以肯定,很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这些节日。

  为什么?为什么这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就这么没落了?难道这些节日都已经没有文化价值了吗?难道这些节日都不再需要传承和发扬了吗?

  我知道一定会有很多人要说不。

  可是为什么这些节日还是没落了呢?

  其一,我们不得不说我们的电视、我们的商家,不注重对这些传统节日进行宣传,不在这些节日开展促销活动,以至于这些节日没有形成狂欢的社会氛围。

  但同时,我们也不得不说,这与我们的政府部门对这些传统节日的不重视密不可分。不写进中小学的教材、不开展节日活动、不纳入节假日范畴。那我们又如何能知道这些传统节日呢?

  而反观现在,各样的洋节日,似乎中国人过得比外国人还要热闹。

  这样对吗?

  我赞同中国需要不断的吸收国外的先进文化,我也赞同应该促进国内外文化的大融合。

  我不反对过洋节日,我也不反对在洋节日的狂欢。

  可是我们却不能忘了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我们不能忘了中国的情人节不叫情人节,而叫七夕节;我们不能忘了清明之前还有寒食节,团圆不止中秋节,还有重阳节;我们甚至还不能忘了圣诞过后马上就是元旦节。

  我们不能忘了,不能忘了。

  可是我们很多人都忘了,所以我们很多人开始迫不及待的去创造所谓的“中国”节日。

  七夕变成了“中国的情人节”,重阳变成了“老人节”,双11从光棍节再到狂欢节……

  可是这样对吗?

  没有任何的文化内涵,没有任何的精神支撑,就更不要说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和凝聚。

  这样的节日,除了让某些商家赚个盆满钵满,还有什么意义呢?

  狂欢的圣诞过后,我们或许应该开始思考,中国人,应该首先把中国的传统节日过好,应该首先把中国的文化传承好,应该首先把对中国的认同感提升到足够的高度。

  否则,迟早有一天,你会不记得中国还有春节。

  后记:元旦也并不能真正算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因为有特定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积淀,并且是由春节演变而来,有小春节之称。因此也需要给予一定的重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