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血糖正常也得并发症?这是真的吗?并发症到底如何预防?

  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就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况且,我们许多患者是自以为血糖“正常”,实际上,这个正常或是仅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础上,或是建立在偶尔测1~2次血糖的基础上。

  但不是唯一原因。除血糖升高以外,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导致产生或者加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血糖波动幅度,并发症的产生与糖尿病控制的程度相关,也与血糖波动的幅度、糖尿病的病程相关。血糖波动明显、病程长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

  2.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运动等生活方式都影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

  存在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也会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血糖正常,并不意味着就不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况且,我们许多患者是自以为血糖“正常”,实际上,这个正常或是仅仅建立在空腹血糖正常的基础上,或是建立在偶尔测1~2次血糖的基础上。

  很多血糖“正常”是在并发症已经发生之后,而患者本人可能还不知情。因此,要想更好地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在治疗中,必须早期干预,全方位控制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血糖、血压、血脂、血黏、肥胖等),联合多种药物治疗,加强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才能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要特别警惕以下几种并发症偷袭:

  血糖正常也要预防以下几种并发症

  无痛性心梗

  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是心脑血管疾病,大约占糖尿病死亡率的80%,这其中又有75%死于冠心病。多年的糖尿病会导致痛觉神经受损,使患者的心绞痛不典型、不明显,可以仅出现胸闷、气短、胸憋。患者可以发生没有任何症状的心梗,也就是无痛性心梗,并容易引起猝死。这是糖尿病患者心脏病发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因此,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查体,尤其是查心电图,并重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综合管理包括血糖的严格控制、戒烟、血压达标、血脂达标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应为

  糖尿病肾病

  因为早期无明显不适,容易被忽略而贻误诊治。患者最早期的表现可能是尿中有较多的气泡,气泡就像打鸡蛋时上面的那层沫一样。尿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一般超过3-4分钟。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患者就要到医院筛查微量蛋白尿。即便没有症状,患者每年至少也要做一次筛查。

  糖尿病神经病变

  这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是最常见的,发生率为20%-30%,往往在患糖尿病后5-8年中发生。最典型的就是像戴上了手套、袜套一样对称且出现在远端的周围神经病。

  患者的初始症状是麻木和疼痛,夜间较重,可以有蚂蚁爬的感觉,忽冷忽热,有时候只有发凉发冷。控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总原则是防胜于治。但如果已经出现症状,患者也能通过治疗明显减轻症状。

    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最早的表现是间歇性跛行,也就是说走三四百米会出现小腿疼痛,上楼或走上坡路时症状会加重,休息后可以缓解,再行走则会再次出现。此外,还有一个典型表现就是伤口难以愈合。

  一旦患者确诊为糖尿病,就应该常规筛查下肢动脉彩超。单纯间歇性跛行首选药物治疗,同时要加上行走锻炼。这可能需要患者具备较大的毅力,因为要强忍疼痛,但锻炼可以促进肌肉收缩和侧支循环建立。

  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病程在30年以上的患者,几乎100%都有视网膜病变,但轻重不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共分六期:

  一期是微血管瘤,二期叫硬性渗出,三期叫软性渗出。

  如果前三期病变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发展到四期,也就是视网膜出现新生血管。但是这些血管很脆弱,容易破裂引起出血。如果这个血扩散到玻璃体里,就会把整个视网膜前的玻璃体遮住,视力就会明显下降。

  再往后发展,长期的出血会出现白色的大片膜状东西聚集在视网膜前,形成玻璃体视网膜前的增殖膜,这就是五期。

  如果说这个膜越长越厚,会引起牵拉它存在地方的视网膜发生脱离,这就到了六期,也就是到了最严重阶段,视力就会非常差。

  前两期和较轻的三期可以进行药物治疗。三期较重的和四期的病变可用激光治疗。如果到了五期和六期,则要做玻璃体切除手术,才能保住视力。

  糖尿病人如何防并发症?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来自它的各种并发症,而对于并发症最重要的是预防胜于治疗,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期检查

  糖友应定期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不仅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还能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与并发症相关的检查有:

  眼底检查(常见的有视网膜病变、白内障、眼底出血等)

  肾病(可查尿微量白蛋白)

  心脏病变(可做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脏自主神经电生理检测)

  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及肌电图)

  周围血管病变(彩色超声多普勒探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外周血管病变)

  口腔检查(以牙周病最为常见)

  二、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2型糖尿病是目前临床常见慢性病之一,其与肥胖的关系尤为密切。目前多数研究显示,肥胖患者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更高[1]。

  在部分研究中还发现,腹型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可见肥胖是促进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2]。

  这是由于肥胖患者体内血脂异常,多种代谢紊乱,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胰岛β细胞对胰岛素利用不足,导致血糖升高[3]。

  而在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还发现,肥胖患者在胰岛素治疗时采用较大剂量才能达到治疗效果,这也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加有关[4]。

  三、血糖、血压、血脂要达标

  血糖控制标准有三个档次

  血糖控制标准可分为严格、一般和宽松三个档次,年轻人的血糖控制要严格一些,老年糖友可按照宽松标准制定适合自己的血糖控制目标。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更困难一些,标准也更宽松。

  成年人的血压一般要控制在130/80以下,血脂低密度脂蛋白在2.6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