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白条”,很可能只是正常组织

  在网络上,时常会出现一些“购买猪肉发现有虫”的传闻,难免让消费者们感到紧张。近日,也有传闻称,购买猪肉后发现其中能扯出一条条“白虫”(一些地方将其描述为“钩虫”),甚至“水煮、油炸都不死”,其中还附上了“白虫”的照片:

  传闻中的猪肉“白虫”。图片来自:微信。

  但是且慢,这些图片中所拍到的白色条状物,它们真的是虫子吗?

  首先说,经常在网络传闻中出现的钩虫是寄生在动物肠道内的,在肌肉组织里并不会发现它的身影。

  而真正有可能出现在猪肉里面、并且可以肉眼看到的寄生虫,则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形态——囊虫。它们在猪肉里是呈现米粒状的白色颗粒,这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米猪肉”、“豆猪肉”。这种幼虫被人吃到才有机会在人的肠道内孵化为成虫,猪只是它们的“传染跳板”,在猪肉当中,它们并不会呈现长长的线状。猪旋毛虫的情况也是类似的(更多阅读:旋毛虫风波,过桥米线还能吃吗?)。

  囊虫病的表现。图片来自:smallfarms.oregonstate.edu

  其实,包括这三项在内的猪寄生虫病在屠宰前后都会进行详细的检验,因此,只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在猪肉中遇到这些寄生虫的可能性其实很小。

  网络上传播的很多“猪肉有虫”图片,其中的白色条状物其实只是猪的肌腱(上面的图也不例外),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白筋”。它们是正常的组织结构,和寄生虫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你买到的部位是猪小腿、猪蹄或者猪尾巴,那么在切割的断面上看到这个东西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猪尾和猪蹄的动作比较复杂精密,需要控制的方向也多,因此这几个部位肌肉和骨骼之间连接的肌腱也较为致密、狭长而且独立。它们会呈现一条条的筋索状,和肌肉组织剥离开之后,看起来就会有点像是白色的“虫子“。

  被错认成“白虫”的猪尾肌腱。图片来自:微信。

  如果拿人体作为类比的话,可以摸一摸自己的手背和脚背,所谓的“手筋脚筋”也就是这样的肌腱组织。再摸摸自己脚后跟那条大筋,嗯,有没有想起炖熟的牛蹄筋的味道?

  另外,猪体内还有其他一些容易被误判成寄生虫或病态的结构:

  一些较为粗壮的神经纤维束。在传统的表达中,神经纤维束有时候也会称为“筋”。

  血管、淋巴管和乳腺管。不仅容易被认成寄生虫,有时候挤一挤还会出血呐。

  乳头及周围的皮肤。好的猪皮当然是要光滑白净,但是常买五花肉的同学肯定也见过猪肚皮呈现凹凸不平的现象,有时就像长了鸡皮疙瘩一样,令人心中起疑。其实,那是猪乳头附近的皮肤毛囊。在标准化屠宰流程中,猪乳头一般是会被去除的。

  味蕾。尽管猪舌头是美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仔细观察过它们。此起彼伏的味蕾有时也会被误认为是长了什么“怪东西”。

  ?猪舌上的味蕾,图片来自:wikimedia.org

  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总会密切关注寄生虫问题,不过在经过检验检疫之后,正规产品出现寄生虫的风险其实已经很小了。事实上,在寄生虫方面,最需要警惕的是反而是在一些地方被视为“药膳”的猪肚疔。

  在中国的一些地区,野猪肚被认为是“养胃”的神物,人们会专门找来野猪肚吃,企图用它养生、治病。民间传闻声称,有些野猪肚上长满了“疔”,“疔”越多说明野猪生前吃过的毒蛇越多,这样的猪肚也就越“养胃”。而事实上,这些“疔”都是消化道寄生虫的标志。

  未经检疫的野猪肚不应流入食品市场,但现在,这种生满虫的猪肚依然有人出售,在网上甚至被炒到数千元的高价。食用这种猪肚,感染寄生虫的风险可想而知。此外,还有的产品是把这种寄生虫取出来烘干磨粉或者直接新鲜地放进胶囊送服,以前就有报道生吃野猪肚寄生虫导致胃穿孔的事例[1]。

  在网店中出售的野猪肚截图。连店家自己都承认它“长满寄生虫”。

  另外,在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老母猪肚养胃”的说法。当然,在养殖环境下,猪体内的寄生虫肯定不会有野生动物那么多,但在猪场担任生育工作的母猪个个都是老资历,它们携带病原体、寄生虫的几率还是要比普通的商品猪更高,也是检疫工作中的重点检测对象。猪肚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疗效”,专门找老母猪的肚儿来吃,徒增不必要的风险,也是不值得的。 (编辑:窗敲雨)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1/10/14/017909810.shtml

  联合国粮农组织:《肉类工业良好规范》,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