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流浪地球》我不淡定了,有优点有缺点《流浪地球》深度解析
作为一个电影爱好者,笔者一直被科幻题材吸引;这其中有寻找科学破绽的职业病,也有对好故事的盼望。最近中国的贺岁科幻片《流浪地球》在各地上映,笔者也到了电影院亲身观摩。《流浪地球》作为新兴中国科幻电影的起点,无论好坏值得一看。
电影完结后放映厅响起了掌声;个人觉得电影有改善空间,但拍成这样也可以接受。至少,绝对不像某网友写的那样,充满血脉偾张的意识形态而缺乏内涵。
背景设定
电影改编自作家刘慈欣写于九十年代的同名小说,由郭帆导演。刘慈欣最著名的作品为《三体》,曾经得到2015 年的雨果奖;可能是因为《三体》的成功,大众对《流浪地球》的期望水涨船高。
故事发生在公元2070 年代左右的农历新年。当时候科学家发现太阳正急速膨胀,在五百年内会吞没地球。人类见此组织了统一政府,倾全球之力建造了一万个推进器将地球推离太阳轨道,向4.2 光年外的人马座恒星进发;航程预计耗时2500 年。电影讲述地球人口减少三十亿、经过十多年后航行到木星时遇到的灭顶危机。
褒之:微观细节+ 宏大特效和故事相辅相成
《流浪地球》讲的是人类在星际中孤注一掷、向未知航行的经历,格局宏大而情调悲壮;电影的大手笔特效和细节安排跟故事设定吻合。
喜欢科幻电影的朋友们也许记得2009 年《星际迷航》的一个镜头:企业号太空船从下而上穿越土卫六(泰坦)浓厚的大气层,近距离仰望土星星环。笔者觉得《流浪地球》达到了同样的感官高度:从经历海啸、冰封三百米高的上海市,到地球临近木星时红眼风暴“君临天下”的画面,都令笔者目不转睛。
另外,电影在科学方面和细节描述也花了足本功夫。只要接受了星际流浪的设定(毕竟是科幻片),电影在科学上没有明显的毛病。地球航行到木星附近时差点被潮汐力撕裂,虽然计算上未必站得稳,但现象本身绝非空穴来风;领航太空站内的人造重力,由向心力而非魔幻物质提供;而故事到最后,男主角的眼泪在无重太空舱内形成圆珠飘起,更是符合了水珠形状应该降低面积跟体积比例的物理原理。(表面张力会随着这个比例下降,令水珠形状更稳定。)
而配合故事的全球性设定,各国角色只说自己的母语,以普通话为主、辅以俄语、法语、英文、印尼语、日语、韩语等等;角色沟通透过耳机实时翻译。语言加上情节的安排(这里不做剧透),强调了这并不只是中国英雄拯救世人的故事,而是地球生死存亡之际人类同心协力的挣扎。电影以中国人为主角、但人文关怀超越国家种族的视角,跟刘慈欣的原著小说相符合。
贬之:单薄的人物刻画
另一方面,《流浪地球》的人物塑造完全说不上细腻,只能靠背景设定和特效引开注意力。跟《星际穿越》比较可看出差别。《星际穿越》里面的父女情,透过跟女儿幼时相处和伤感离别奠基,以父亲投身黑洞改变时空为高潮,最后在太空站久别重逢为结尾;整个过程层层叠加并自然地煽情。
而《流浪地球》中的外祖父去世后,一直忙着挑战权威的男主角竟然悲情大爆发,仿佛跟外祖父有着深厚的感情。好吧 ——血亲们在末世相依为命时多半能培养出感情,但没有铺垫的哭天抢地还是难以令人信服。
与此同时,出场配角的数量过多,两小时的电影无法为每个角色提供丰实的性格和背景故事。根据问答网站的网友讨论,可能是因为农历新年档期对电影长度有严格限制,所以减去了不少镜头、无可奈何地限制了角色发展。
但即使如此,由于主演们几乎都是年轻新手,演技发挥本身就稍为尴尬,令角色人设显得更不自然。幸好,有香港演员吴孟达和《战狼》主演吴京支撑着场面,故事的张力才得以维持。(网友在得知吴京扮演主角后,在评论网站例如《豆瓣》争吵不休,有人因为《战狼》意识形态过浓而讨厌他,有人则认为要支持国产电影云云。这个现象本身也值得留意。)
总结:不过不失,希望再接再厉
对中国来说,“科幻”是近来再度兴起的题材:从刘慈欣等人在九十年代业余写小说到《流浪地球》上映中间不足三十年。而从纸质媒介到电影屏幕的跳跃,也需要成熟的行业架构和述事方式才能驾驭,无法急功冒进。《流浪地球》虽然有明显改进空间,但笔者认为这依然是一部充满诚意的作品。
希望日后有更多同样故事宏大、特效令人赞叹、而精神内涵跟好莱坞电影显明不同的科幻电影走上世界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