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车站的聚会》:光与影的诗人

  黑色电影的另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便是对于光影的运用。

  刁亦男在采访里谈到:“比如通过影子来讲述,很契合黑色犯罪类型片的调调。黑夜把一个人的影子投射在墙上,但是我们并没有看见这个人,所以我们感觉到了某种神秘诗意和梦的气氛。”的确,导演对于光与影的捕捉和调度是充满诗意的。

  他对于夜色中的霓虹有着近乎偏执的迷恋。建筑物上的霓虹、摩托车上的霓虹、舞鞋上的霓虹……这些流光溢彩使影片在视觉上更加丰盛,斑斓而瑰丽,同时霓虹耀眼的光亮,在水雾的掩映下,又将夜色映衬得更加迷濛而清冷,仿若虚实难辨的梦境。

  导演在影片中大量使用了高饱和度的色彩。霓虹的光、打在屋内斑驳墙面上的光、闹市街衢路灯的光……几乎清一色的明艳的红色、橙色、紫色。但这些绚烂的色彩却令人感觉不到温暖、明媚和美好,相反,它们分泌着颓废、腐败、空虚、不安的味道,在与周遭破落阴郁的环境的互渗中,释放出一种末世偷生的迷幻感。

  尤其是多处出现的红色,让人很容易想到安东尼奥尼在《红色沙漠》里对于高饱和度红色的运用。那里的红色象征着“热烈、焦躁和激情”,而《南方车站的聚会》中的红色同样表达着一种热烈的暴力感和焦躁的不安感。

  而影片对光最富诗性的几处使用是周泽农在屋里包扎伤口,日光渐渐倾入窗口;是洒在湖面上的阳光一点点褪去;是夜里山顶车灯流淌,光斑星星点点。

  导演对于影子的使用同样不乏一种带着黑色风格的诗性。他在表现人物状态时,常常不是通过镜头的写实呈现,而是将角色暗藏在虚影里。墙面上摇摇曳曳的影子,幕布上影影绰绰的影子,不仅是对于现实世界一种巧妙的再现,更是一种情绪的烘托,将人物的惊恐、张皇、焦灼、失措全部都寄放于剪影上,加上音效的辅助,让观众在想象中任恐惧延绵。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场关于影子的戏,是周泽农、仇家与警察三方在暗夜中筒子楼里的追逐。画框内没有人物,镜头对准了月光照亮的楼梯转角,周泽农的影子“跑”上楼梯,墙面上的身影不断“原地”跑动,身影越来越大,喘息声越来越大,紧张感瞬间蔓延整个银幕。

  同时,暧昧不明的影子,亦隐喻了黑色电影中处于灰色地带的道德观。比如周泽农的妻子杨淑俊拒绝向警方提供丈夫的线索,这一行为从公共维度看,是违背法律的;而从私人维度看,又是充满道义、温情和善意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处境恰是如此,常常处于一种模糊的、两难的、不透明的道德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