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缺点明显,细节缺失、过度煽情,票房被反超不冤
国庆第三天,“三巨头”的竞争高低已经很明显,《我和我的祖国》目前口碑和票房均处于领跑位置,紧随其后的《中国机长》,反倒是此前被寄予厚望的《攀登者》滑到第三位置。《攀登者》“扑街”的根本原因在与其中的感情线,黑牡丹和李国梁的感情线不清不楚,方五洲和徐璎的感情线也没有讲好,这让《攀登者》的口碑下滑不少。
不仅仅是《攀登者》,排在第二的《中国机长》或多或少也存在一些问题。早在预售阶段,《中国机长》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被网友认为是国庆档的黑马,也是最有可能创造票房奇迹的那一部影片。但是在首映当天,《中国机长》的票房被《我和我的祖国》反超,两者的票房差距不断扩大,上映三天,两部电影票房差近3亿。
三部电影中,《中国机长》的优势明显,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在飞机出现问题后能够成功迫降,这堪称是民航史上的奇迹,但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也正是这些失误,让《中国机长》和票房黑马失之交臂。不过,20亿票房对《中国机长》来说难度不大。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风挡玻璃破裂一共发生过两次,一次在英国,另一次就在中国,两次事件都被拍成了电影,但两部影片侧重点不同,并没有太多可比性。所以,对于《中国机长》来说,前方并没有可以比对的对象,故事的创作和走向完全是独立的。
真实事件中,从挡风玻璃破裂到迫降程度,前后只用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由于时间过短,很难撑起一部近2小时的电影,所以在《中国机长》中,观众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包括机组成员以及乘客,以及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网友。每个人几个镜头,电影时长就撑了起来。
电影最紧张刺激的时刻是在挡风玻璃爆裂的那一刻起,随着副机长被吸出窗外,飞机失控。灾难的来临让飞机上一片混乱,观众的情感被剧情牢牢抓住,各种紧张刺激的突发情况让观众看得手心冒汗,短短几分钟的剧情,让观众感受到了灾难片该有的紧迫感。
空中一架飞机失联,地面上无数部门为之紧张。镜头并没有一直对准失事的飞机,给了地面指挥不会很多镜头。电影旨在告诉观众飞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复杂性,但从剧情上来看,地面指挥部门的镜头对剧情没太大的促进作用,频繁的镜头转换反而削弱了灾难片该有的紧迫感。
不过,在飞机完全失联的情况下,地面指挥部门根据收到的断断续续的信息便进入紧急状态,为飞机的备降做好准备工作,正应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那句话。相较于飞机上可以直观感受到的紧迫感,地面上的紧张氛围有所欠缺,不过仍能见到剧组成员的用心。
不过,在飞机成功降落之后,乘客集体要求面见机长当面感谢,显得有些刻意;一年之后的火锅店聚餐情节更是想不到电影想表达什么,反而有些凑时长的嫌疑,让电影的处境变得尴尬。
《中国机长》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重点放在机长如何将乘客带回地面,但这并不够撑起一部长达2小时的电影,所以电影中才会穿插许多其他人物,包括飞机上各行各业的乘客。其中有去西藏祭奠战友的退伍老兵、与父母吵架的儿女、回家心切的藏族母子、进藏务工的平凡夫妻……每个人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电影给了很多乘客镜头,但并没有具体讲述乘客身上的故事,使得电影错过了最有利的爆发。
反而有一些看起来很“多余”的角色,比如关晓彤饰演的航天爱好者,虽然人物原型在此次事故中发挥了作用,但电影中并没有交代清楚,关晓彤的出现对剧情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甚至让人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细节方面,饰演机长的演员的确都在用专业名词交流,但观众对此并不懂,反而看的一头雾水。在虚构的穿越积雨云时,地面控制部门也没有给出过多的解释,只是一句说了“太厉害了”。观众很难get到机长有多厉害,穿越积雨云的技术难度有多大,这些完全可以通过地面指挥人员表达出来,但电影并没有注意到相应的细节。
细节的缺失不利于观众对整个事件的理解,观众不知道机长究竟鼓起多大的勇气才穿越积雨云;也不清楚为什么挡风玻璃会无缘无故的破裂;明明已经故障的反推系统,为什么在最后又突然好用了……种种细节的缺失,让机长“神话”,更像是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
并且,电影也没有给机长太多的发挥自身专业素质的机会,他能带领乘客飞回来靠的是信念,而这个信念则是源自过生日的女儿。这样的设定,会让观众对机长的专业能力产生质疑。当然,对《中国机长》要求严苛,更多的是对电影的喜爱,爱之深,恨之切,大概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