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和曹操:煮酒论英雄,一场聪明人之间的心理战

  “轰——!”天空响起一声惊雷。

  吓得刘备丢掉了手中的筷子,坐在对面的曹操目不转睛、一瞬不瞬地盯着他:“怎么,英雄也怕打雷吗?”

  这一句话里有轻蔑、调侃、更多的是试探。试探刘备整日在后院浇花种菜,是真的心无大业,还是包藏野心?

  刘备一听这话,心中不由惶恐。自己一没武力、二没钱权,怎敢在曹操面前认下‘英雄’二字?

  最终刘备一番机智,还真让曹操对他放下戒心。之后更是重获自由,顺利逃离曹营。

  这场堪比鸿门宴的酒局,到底发生了什么?刘备究竟是怎么说服那生性多疑的曹操?

  

  公元196年,军阀混战。

  袁术和刘备在徐州盱眙、淮安等地拉开大战。战事正酣,吕布突然来了个奇袭,一朝不慎,刘备的徐州老家竟被他占了去。

  这下刘备军队不仅人员损失惨重,就连唯一的容身之处都被抢了。那怎么办呢,四处漂泊总不是办法,还是得找个落脚地。

  刘备爬上高处,抬眼向西北方望去。不远处那个城市便是兖州——曹操的营地。

  俗话说得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之前吕布偷袭了兖州,和曹操结仇。现在自己又被吕布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一番操作下来,岂不是把自己和曹操推到了一条战线上?话说回来,曹操物资丰富、实力强劲。两州的距离还近,确实是个适合投靠的好东家。

  

  心下思忖片刻,刘备便大手一挥。决定了,去兖州投靠曹操。

  这边刘备打定主意投奔新主,曹操这边可犯了难了。是收还是不收呢?

  要知道刘备擅长笼络人心,假以时日让他增强了实力,指不定会成为一大祸患。保险起见,最好是能斩草除根。

  然而,《资治通鉴》里记载了曹操与谋士郭嘉的一段对话:“夫除一人之患,以沮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讲的就是郭嘉劝诫曹操,不要因为除去刘备这一个人的祸患,而失去了天下人的期望。这关系到今后安危,让曹操必须考虑仔细。

  可曹操转念一想,是自己放话在先,要广招天下谋士英才,共同成就大业。转身就杀了前来投奔的刘备,那岂不是出尔反尔、让天下人耻笑?这要传出去,以后还能招揽到人才吗?

  那该如何是好呢?

  

  谋士的劝诫言犹在耳,曹操决定接受刘备。不仅给了他一处落脚之地,还给了他一个豫州牧的官职,赏了一批军队物资,让他的士兵能休养生息,恢复战力。

  这时的曹操,其实并没有真正把刘备放在眼里,更不会想到他会在此后几十年跟自己争天下。

  公元196年,这年除了军阀混战、刘备投奔曹操。更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曹操将天子汉献帝抢到手里,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模式。

  可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愿意成为曹操的傀儡。另一方面,曹操迎献帝至许都后,因为行事嚣张跋扈,让众大臣也心生不满。无奈宫里处处是曹操的耳目,汉献帝只得悄悄用鲜血写下一篇诏令,将它缝制在衣带里交给了国舅董承。

  

  董承看到这篇诏令,当即四处招揽人才,成立反曹联盟,密谋起事干掉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衣带诏’事件。

  而在这张衣带诏上签字的人,恰好就有刘备。更巧的是,昨晚刚签好字,今天刘备就收到通知,曹操请自己去喝酒。

  刘备心虚不已,“难道曹操已经知道了?”

  刚入坐,就听闻曹操问道:“在家做得好大事!”

  一听这话,刘备吓得是面色苍白,三魂七魄所剩无几,这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就听到曹操又说:“怎么有这闲情逸致,整日在后院子种菜灌地?”

  听完这句话,刘备的魂儿才归了位。原来说的是他无心天下大事,整日忙着种菜这件“好大事”。

  没等刘备吸口气放松一下,曹操就目光灼灼地看着他:“玄德老弟你游历四方,一定知道当今世上,有何人能称得上是英雄。还请说说吧。”

  

  刘备拗不过便只得列举了几位有名望的人物。可谁知曹操一一否决,莫了还说:“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曹操!”

  一惊之下,刘备心虚了,竟然将手中的一双竹筷掉在地上。

  此话何意啊?刘备倍感惶恐,曹操这番话透露着三分的轻蔑、五分的调侃、还有十分的试探。

  想一想,倘若你是曹操,能放过一个能和自己比肩的竞争对手(英雄)吗?自然是不能!所以刘备唯有装傻充愣才能换来一线生机。只有刘备没见识、没学问、没能耐,让曹操不把他当回事儿,他才能保住这条命。

  这场酒局不简单,此时无声的硝烟战火已经打响。刘备告诫自己不能自乱阵脚,可一时之间却不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一声惊雷劈下“轰——!”

  刘备急中生智,忙说道:“一震之危,乃至于此。”是自己喝酒以后被雷声吓了一跳才丢了筷子。

  曹操笑道:“大丈夫,怎么能害怕惊雷呢?”

  幸运的是这事儿就这么顺利揭了过去,曹操没有洞察到刘备真实的内心。这或许就是天不灭刘备,忽传惊雷而救之。

  可无论如何,刘备韬光养晦的心思已经被曹操识破,图谋发展的机会便十分渺茫。而且在曹操身边的危险还会与日俱增。于是刘备开始寻找时机,以求能顺利离开曹营还不被怀疑。

  没多久,刘备就等来了这个机会。这日朝廷上传来战报,袁术即将北上和袁绍汇合,将玉玺送给袁绍,这途中恰好会经过徐州。

  

  刘备找准时机,自告奋勇道:“我与袁术有旧仇,且十分了解徐州山川地势,是截击的不二人选。希望主公能给一个立功的机会。”刘备言之凿凿,理所当然就得到了曹操的批准。

  就这样刘备率着五万大军出征,此时重获自由的刘备,就像鱼儿入睡,鸟儿飞空,终于无所顾忌,不用日日担心自己性命不保。

  而派出刘备没多久,曹操就回过神来,怎么能派那尚未归顺的刘备出军?当即就派出大将许褚前去召刘备回来。

  可刘备却回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这样彻底拜托了曹操的控制。

  不得不说,曹操煮酒论英雄的这番赞扬,加速了刘备的逃离。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