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变暖,影响的不止北极熊
▲一只到达浮冰的北极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陈志昆
前段时间,“热”成了北半球的关键词,从欧洲到北美,各地异常高温的新闻屡见不鲜。
“全球变暖”拨弄着政客和气象学家的神经,置身于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切身的感受。然而,全球变暖速率最快的地方,不是被沙漠覆盖的中东或者非洲,而是离我们相距遥远的冰雪之国——北极。
前几天,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一度达到32℃,迅疾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刷屏。据报道,这个新闻的主角是挪威北部一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叫班纳克的气象站,以往此地20多度的夏天在今年突破30度。
尽管班纳克所处的位置远离北冰洋地区,并非北极熊生活的区域,但还是把北极变暖、北极熊灭绝等这些“老”话题带到了公众眼前。
为什么全球变暖在北极地区表现得这么明显呢?那是因为北极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异常敏感,它的增暖幅度是全球平均的两倍,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北极放大效应”。
而北极变暖在地表面的变化最为强烈,受此影响北极海冰正在不断减少。每年9月的海冰覆盖范围为全年最小,过去几十年这一覆盖范围减少了近50%,北极海冰的快速减少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尽管海冰减少,有助于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通航期的延长,给人类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然而,北极的霸主——北极熊并不乐见于这种现象,北极熊的游泳距离是有限的,尤其是小熊。随着海冰覆盖范围的不断减少,北极熊的捕食范围也相应地不断萎缩,严重地影响了北极熊的栖息和繁殖。
笔者曾于2014年和2017年前往北极高纬度浮冰区进行基础科学考察,那时候北极熊的身影平常已经很难得见,有幸偶尔看见了一只母熊带着两只幼熊在海冰上缓行,很快就发现它们瘦骨嶙峋,完全没有北极霸主勇猛的风采。
从这个角度讲,网友们对北极熊灭绝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北极变暖的确在影响北极熊的生存。
北极变暖除了导致可爱的北极熊食不果腹,还会影响到生活在亚洲大陆的我们。科学研究表明,北极巴伦支海海域秋季的海冰减少和温度升高,导致亚欧大陆——远东地区冬季的异常偏冷。
具体就中国而言,在冬季巴伦支海海域的反气旋性气候异常可以将更多的北极冷空气带到亚洲中部,导致东亚寒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加强。
同时,北极变暖导致的海冰减少,有可能会导致全球海平面的上升。尽管这个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但是最终也会对我国沿海的海洋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于全球变暖的归因问题,科学界正在努力探寻。政府间也签订了“巴黎气候协定”来约束各个国家的碳排放。作为个人,我们的影响是很小的,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地球村”的概念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同,“从我做起、低碳出行、节能减排”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内化的一个习惯。
□陈志昆(科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