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路上的隐藏“敌人” 如何战胜?
小长假刚结束,不少同学被无情的从“拉练式旅游”的嗨嗨心态,拉回到了“备考第一线——自习室和图书馆”继续冲锋
刚被拉回来学必然要经历一段心痒痒的时期,心里琢磨着:
??“备考小半年了好像也没学会到啥,会不会是我把目标定太高了?”
??
“要不要给自己留点儿退路?降档换个院校?至少确保我有学上啊…??”
??“最后是不是只有我这个‘大冤种’既没学上,又错过了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啊…”
考研是一个需要相对长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去做的一个大事情。这一程,不仅仅需要大家会学习,心理调节和放松的都是需要大家学会的。
散步,运动,和好朋友一起出去吃个饭…都是不错的休息方式。因为放松完了不会还想着回不过魂儿来,反而能让备考状态更好?????♀?。而那些会让人上瘾或回味很久的事,不仅占用有限时间,还扰人心智??
然而,能做到这些的大前提是:自己的状态还fine。但通常意识到自己不太好的时候,是很难在不加外力的前提下,能把自己从负面情绪和状态里“拔”出来的。
事实上,很多同学是这样的:
知道社交和运动是好的,但是不想社交,不想出门?????♀?。行为上报复性熬夜,打游戏,内心又明知自己不能这样虚度。其实更消磨心智的不是恋爱和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而是沉溺于过去不太好的记忆拔不出来,难过,反复挣扎。
最后是,身心都不舒服,早上起不来,晚上睡不着,失眠暴食,浑身没劲,眼里没光了... 甚至每年考前和考后两个时间节点都有同学曾提出自己已被确诊重度抑郁…
就像大家都知道没必要为了时间的绝对长短而焦虑,因为更重要的点在于“效率”。但实践过后却发现…提效这个事儿真的还挺难的。
更现实的情况是无厘头的学着学着就be like:
“我是谁,我在哪…”了,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还是很难控制自己,然后又开始沉浸式自我谴责…
考研,从形式上来看,是考一张卷子的解题得分能力,但是在这种形式的背后,还在考察大家对自我认知的能力、信息获得筛选決策的能力,抵抗各种诱惑的能力、对各种消极情绪的调整能力等等…所以,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在动态博弈的上坡路过程中,如何抓住机会找到更好的自己,这本身也是考试内容。甚至一个好的心理调节能力,是能否发挥稳定的很重要的先决条件,对于考后的一些理性决策都很有帮助。但现实情况是,这门功课,从来没有哪个老师教过,甚至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要想让心理困扰得到真正有效改善,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花费不菲且一般依赖于咨询师或医生的专业水平。
对于很多考研的同学来讲,如果只是因为备考压力大带来焦虑、无法专注等情况,还没到需要依靠心理医生来调节的程度,却又难以依靠自己消解情绪,那有没有其他办法呢?今天刚好给大家介绍一个科学靠谱的团队出品的数字化心理健康产品——暂停实验室的情绪EBP。情绪EBP的产品设计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每个「普通人」在有专业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自助训练,改善焦虑抑郁,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对于同学们来说,它可以帮大家改善情绪,提升专注力、行动力和学习效率,说不定会是大家考研路上一个实用的“备战工具”
「暂停实验室」的研究员里,也有一些听过我的课的同学,所以有机会接触和了解到了这个团队和品牌。因为过去曾拒绝过太多不靠谱的课,一开始当然是不放心的,毕竟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课程的形式,能解决的问题终究是有限的…但随着这大半年对这个团队的了解,和深入观察后发现,这是一套专业的心理学训练,拥有系统的工具、专业的陪伴和让你持续练下去的设置。首先要说,这不是上课学知识,而是技能训练。因此,起效的原则,是需要参与者有改变的意愿和持续的行动。在一通漫长的电话沟通,解答了各种潜在担心的问题后,最终决定了:用心做的好产品,值得让更多人看见和受益。
数字化心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产品形态,但这其实是全球心理健康发展浪潮的大趋势,主打循证科学,普适经济,灵活低门槛。暂停实验室是国内的开拓者也是佼佼者,在专业心理学圈里,也备受推崇。可能有不少同学在早前就听说过或被推荐过
创始团队都出身于北师大、中科院和其他国内外知名院校心理学,全科班心理学硕博,人均都有十几年的科班心理学研究,受训和从业经历。他们把验证有效的好用的科学心理学工具和实践经验,都放在了这个产品里。
这套产品相当于是把一对一心理干预里好用的工具,不断地整合迭代,成为了一套在手机上就能操作的自助训练计划,同时提供全程的专业支持。相当于是,手把手带你锻炼出自己的、情绪调节能力的训练计划。基于循证实践为基本原则设计的情绪EBP(evidence-based practice),目前已经被6万多人数据验证有效,其中本硕博学生群体大概占到了三成。简而言之,这个产品不是产品经理自嗨臆想出来的,而是有专业的前测和后测让参与者看到改善的。暂停实验室提供的数据显示,完成一期情绪EBP练习的人有超过 80% 的都获得了显著的情绪改善,这一数据在业界专业的咨询师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
(完成后你能看到关于自己的情绪状态,积极心理资源和情绪调节能力一共 11 个指标的对比,树越绿代表处于很健康和有活力的状态)专业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在做的产品,还体现在对产品和对用户需求的理解上。作为“过来人”,主创团队深知知道同学们压力大,且经济能力有限,所以还特别推出了学生特别价(本硕博及毕业一年以内的都算)。情绪EBP原价是698元,学生价可以优惠150元,加上练完还可以奖励100元奖学金,相当于448。着急的可以先扫码去了解他们具体介绍,不着急就再往下看看(下面还有干货)
据统计,本科生的第一大情绪压力源居然是自我评价低(不自信),硕士和博士则是论文压力,科研压力,人际压力。从过往同学们大多提问的问题上来看,确实如此…
去年推出的公益情绪急救包,有超过20w+人使用;考前为了给同学们带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他们团队还做了一款「公益的」考前减压工具包????
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在意产品效果,也很关心用户的专业心理学团队,会对产品会对大家备考的过程有很大帮助。
就像上文列举的,暂停实验室的情绪EBP产品,已经深陷情绪困扰的朋友可以立刻用得上,对于那些希望提高自己备考效率的朋友,同样是越早练习,收益越大,不要总是临时抱佛脚,提前筹划,事半功倍。
即使现在还不确定,也建议大家可以先关注上,他们也有很多的免费资源,在文末扫码就能找到。
接下来也再说说哪些是同学们可以尽早知道的:
选择困难、拖延、容易被外界影响、间歇性想放弃、丧失希望感、失眠暴食...问题看上去各式各样,但其实都是压力状态下,焦虑抑郁情绪的典型表现。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罢了,不是对着死磕、就是转身放弃。
有些同学磕出来了,但历经艰险,非常煎熬,想想都后怕。有些同学没磕出来,就会埋下一颗沮丧的种子,成为怪罪自己、一蹶不振的源泉。在这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除了易燃易爆的脾气外,大家能做的就是不抗拒这些不好的事情,接受情绪,一次一次调整。另外就是变被动为主动。即:一是提高认识,尊重规律。二就是实践。说到底,思绪和感受,终究属于意识的范畴,意识的问题,不能光靠意识本身加以解决,还要回到实践当中。想明白了就努力去做,想不明白就有什么做什么,做多了,也就想通了。心理学上,通过科学的方法去应对情绪,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接受情绪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能力,太急着让不好的情绪消失,不接受负面情绪反而恰恰是困扰变严重的原因。应对情绪,科学的方法,就是提高对情绪的认识,尊重情绪的变化规律,最后是要在实践里一遍遍学会情绪相处。这也是为什么困扰很难凭空消失,靠自我调节很难,需要专业的心理学产品训练。
暂停实验室的情绪EBP 是一套为期 25 天的训练,每天的训练内容大概有三类:①了解当天要练的心理学技能是啥,原理是啥②10mins正念练习③10mins左右的心理学书写练习
其中「正念」部分的练习对于提高专注力,理解人的注意力,提高直面负面情绪的能力很有帮助;而心理学「书写练习」则是一种认知训练,帮助自己更理解自己的不同情绪,了解情绪的变化规律,最后在实践中学会带着情绪行动的能力。
【二】改善情绪的背后,是干预想法
很多时候,陷入了消极情绪循环的表现,因为真正的事件带来的影响并没有这么持久,影响人大起大伏的是不断的「回响」。
这时候就很容易陷入拖延状态,且总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光想也就算了,有时候还会自我攻击:“我是xx吧?我怎么这么笨”、“我真是没救了”…焦虑emo袭来,更难脱身。该怎么跳出这样的循环,稳定好情绪状态,把注意力专注到学习上呢?
这需要用到一种心理能力,叫做「元认知」,是一种能够帮助你从情绪漩涡中跳出来的能力,站在更客观的第三方视角上,去看待这些想法,和想法保持距离,让这种恶性循环暂停下来,然后才能主动地选择,有能力去专注的学习。
情绪EBP里锻炼的就是这种元认知能力。
开头提到的那些的大家心底里的困惑, 或者有时候总放在嘴边的“我不行了”“我不配”“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义?”“坚持不下去了”…这些都属于「灾难化的想法」。在巨大的竞争和压力面前,出现这些想法其实很正常,但是这些担忧的「想法」并不等于事实情况,也没有办法指导眼前的学习和决策。当这些「灾难化想法」出现的时候,按下「暂停」键,把注意力抽出来
放在眼前的事实上,去理性的看待现在发生了什么,具体到底是什么?解决了没有?比如是不是自己太累太拼了,只是需要一些休息,还是说在复习过程中方向或者方法出了问题,要不要及时调整一下策略等等。只有把注意力放在当下,而不是头脑中纷繁复杂的想法当中,情绪才能不会被持续卷入,才能够对自己的选择做出比较客观和理性的判断,不管是真的放弃考研选择其他道路,还是找准问题解决问题后继续前进,这都是建立在对事实信息的客观理性加工的基础之上的。停止自动化的灾难化想法,把注意力放在当下,是需要练习「暂停」的能力,这也是一种理性的能力,暂停实验室的情绪EBP练的恰恰就是这个。最后,对暂停实验室,还有两个「很实在」的推荐理由。
1、简单好用,不仅不占时间,还能提高学习和休息效率
训练计划一期 25 天,用手机或电脑操作都可,每天跟着他们系统的指引,花费20分钟,时间灵活,如果有问题可随时向专业人士提问。随时,且有问必答。
20 分钟不过一道大题发呆的时间,打一局王者,纠结选哪个外卖... 这 20 分钟花在做练习上,不说现在是准备期,即使是在进展的备考期,都是值得的。
上面的时间浪费也就浪费了,更可怕的是浪费了自己可能会后悔,反而会带来更多时间浪费和心力的消耗。而情绪EBP练的能力则是:像是电脑清除缓存了一样,提高运作效率的。
早上练正念,精力值拉满!即便上午不想做,也可以下午做一个恢复精力;晚上练个书写,再做一个身体扫描,睡个好觉。一直跟着练,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不光对考研学习有莫大价值,对生活和人生幸福感都很有用。?2、无限次复训,相当于多了一个厉害的长程专业心理支持?还是那句话,考研是场“长期战”。崩溃的时候确实需要即时的鼓励,但更多需要的是长期的心理建设。暂停实验室的机制在这点上设计的特别好,因为购买一次,即可永久拥有训练资料,且随着研发更新持续更新,意味着你将拥有一座永久携带、并永远是最新装修的心理健身房。在这里,有专属陪伴的心理学专业助教答疑、有一期几千人的同行者,在考研的全周期,以至于考研后的人生漫长周期,都能够陪伴你度过。*附一位考研用户的感慨(社群答疑是情绪EBP为大家提供的三重真人支持方式之一)
?3、懂学生,还有学生专属大额优惠?暂停实验室为学生用户专设了150元的优惠券,划重点,本硕博及毕业一年内都算数!为了鼓励大家持续训练,一期全程跟完还奖励 100 块。算一笔账,确实很划算了。
注意!
情绪EBP行动营每月仅开一期,新一期5月15日开营,报名截止到13日晚。扫海报二维码即可加入,普通优惠直减50,学生优惠直减150,大家可以试试看
无论你当下是否立刻需要,都建议大家「“码”上关注」起来。在「暂停实验室」的“菜单栏”-“公益即用”里,还有隐藏免费考前减压工具,以及一些情绪健康测试帮助了解自己的状态。
还是那句话:考研是长跑,给自己备上一个实用的多功能心理工具箱,你会感谢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