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朱老总饭菜被下毒,抓获炊事员后,我军干部:枪下留人
1940年,有人在朱老总的饭菜里下了毒,经过调查,凶手是炊事班的一名炊事员。由于事件性质恶劣,这名炊事员被决定处以枪决。
在枪决现场,我军的一名干部匆忙赶来,嘴里还大喊着:“枪下留人!”
这名炊事员为什么要毒害朱老总?而我军这名干部又为什么会维护他呢?
1940年,朱老总在一次吃饭前,不小心打翻了饭碗,一旁的鸡鸭闻声赶来,一窝蜂的吃起了地上的饭粒,可不一会儿,它们竟纷纷抽搐倒地不起,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在场的众人,居然有人在饭菜里下了毒!
这次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是谁在首长的饭菜里下毒?负责揪出队伍里叛变反贼的锄奸队,立刻对此展开了调查。
在案件调查开展后不久,山西民兵队副队长莫三航向锄奸队举报,说他看到有人在首长的饭菜里下毒,是炊事员高二根。
锄奸队队长命他说出自己目睹的全过程,他说道:“我那天一进厨房,就看到高二根鬼鬼祟祟的不知道在干什么,他看到我之后,好像还吓了一大跳。
我看到旁边有一些饭菜,正好饿了就想吃点,结果高二根拼命拦着我,不让我吃,说这是给首长吃的。等我转头准备走,看到他拿出了一包东西往饭菜里面倒,当时我也没多想。”
高二根平时沉默寡言,做起事来踏实认真,还做得一手好菜,是朱老总最信任的炊事员。这样一个憨厚老实、深得朱老总信任的人,为什么会在朱老总的饭菜里下毒呢?
锄奸队得到莫三航的证词后,找到了高二根问话,可高二根坚决不肯承认。面对锄奸队的拷问,笨嘴拙舌的高二根只是反复说着:“真的不是我干的!”
即使有了目击证人的证词,当事人拒不承认,案件也没有办法继续进行。莫三航又一次站了出来,他说道:“高二根和我是好朋友,我去和他沟通沟通,开导一下他,说不定他就改口了。”
没想到,莫三航的开导真的起到了作用。面对锄奸队的第二次质问,高二根承认了,于是锄奸队立即对高二根进行了抓捕。
朱老总得知这件事情后,表示不敢相信,于是他找到了高二根,当面质问他:“你为什么会在我的饭菜里下毒?是有人指使你吗?”
高二根却只是看着朱老总,默不吭声,即使朱老总不相信自己看错了人,但是高二根不愿意辩解的样子,让朱老总也没有办法。
上级为了让队里的其他人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恶劣性质,最终决定将高二根处以枪决,以示众人。
在高二根就要被处以枪决的现场,一位干部急忙赶来,嘴里大喊:“枪下留人!”
这名干部是锄奸队队长杨奇清,他觉得此事定没有那么简单。
高二根出于什么动机要谋杀朱老总?莫三航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揭发自己的朋友?高二根一开始矢口否认,为什么在莫三航和他谈话后就改口了?这一系列的疑点在杨奇清眼中被逐渐放大。
杨奇清在18岁入党,担任过红军、八路军保卫部部长,29岁当上了锄奸队队长,别看他年纪轻轻,他曾经可是朱老总的“救命恩人”。
朱老总这位有勇有谋的领袖,不仅让日军觉得棘手,就连国民党也咬牙切齿。1934年,朱老总率领部队与日军交战,他要带兵北上与彭元帅会合。
这次的行踪却被国民党得知,于是国军派人在朱老总的必经之路设下埋伏,只等朱老总经过,就立刻进行刺杀。
可当刺杀小队等来了我军人马后,却始终没有看到朱老总的身影。
原来,杨奇清早就想到了这种可能,他让朱老总走水路北上,他带领部分人马依旧按原计划进行,这才让朱老总躲过了这次危机。
杨奇清既是朱老总的“救命恩人”,面对高二根这个想要毒害朱老总的人,他又为什么要维护呢?
杨奇清认为,即使高二根对莫三航指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案件从发生到结束,发展得太快太蹊跷了。
高二根如果真的想毒害朱老总,他下手的机会太多了,根本就没有必要在莫三航去找他的时候下毒,给自己留下把柄。
而且,莫三航作为高二根的好朋友,为什么这么积极地揭发他?甚至在自己叫停枪决时,脸上竟露出了一丝失落。
莫三航当时的面部表情变化十分微小,但是还是被破案经验丰富、善于观察的杨奇清捕捉到了,由此他对本案的疑问开始不断涌现。
于是杨奇清调查了高二根和莫三航的背景,没想到竟查出高二根以前当过伪军。
这一背景的出现,似乎让高二根的行动有了合理的动机,但是经过更深入的调查,高二根其实是被迫加入伪军的。
日军当年来到高二根的家乡,到处抓捕一些强壮的男子,壮大他们的伪军队伍,高二根就在其中。
因为胆小怕事的性格,他也不敢上战场打仗,由于一身的好厨艺,就被安排在了炊事班负责做饭,我军打败日军后,高二根才加入了我军队伍。
他胆小老实的性格在我军是人尽皆知的,如果说他是受人指使毒害朱老总,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调查的方向转向了莫三航。
莫三航之前参加过民兵队伍,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当上了民兵队副队长。
可不久后,他就被日军抓走作为了俘虏,就在我军策划营救行动时,莫三航却自己回来了。众人感到不可思议,纷纷问他是怎么回来的,他向大家讲述了自己怎么瞒天过海、智勇双全,和日军斗智斗勇后才逃出生天。
杨奇清认为,莫三航的这段经历很是离奇,被日军抓走做俘虏,怎么可能完好无损的自己回来了呢?他认为,莫三航在这段时间里和日军发生的事情,是案件侦破的关键。
另一个疑问在杨奇清脑中闪过,高二根一开始拒不承认,在莫三航和高二根的谈话中,莫三航又说了什么,让高二根改口了呢?
杨奇清找到了高二根,询问他谈话内容,可高二根还是低着头,不愿辩解。
杨奇清觉得高二根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说道:“你知道暗杀朱老总的后果吗?不仅你要被处以枪决,你的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如果你不告诉我其中的隐情,会有更多无辜的人丧命。”
高二根听到这些话,眼中出现了茫然,他终于开口了:“莫三航跟我说,叫我承认是我干的。他说虽然饭菜里有毒,但是还没毒死人,如果我承认了然后及时认错,组织会原谅我的。”
杨奇清问道:“既然不是你干的,你为什么要承认呢?”
高二根支支吾吾半天后才开口:“饭菜的确是我做的,但是里面为什么会有毒我真的不知道。我之前……之前参加过伪军,但是我现在已经改好了!我之前在伪军里也只是负责做饭,没杀过人!
莫三航说,我要是不承认,他就要把这事抖出去,到时候我就会被枪毙。他答应我只要我认罪,他就帮我保守这个秘密。”
高二根说着说着就涨红了脖子,案件侦查到这里已经云开见日,高二根受莫三航的威胁承认要毒害朱老总,而真正的凶手是树立大义灭亲英雄形象的莫三航。
原来,莫三航被俘期间,日军发现他为人精明,还贪图小利小惠,于是给了他一笔钱,让他暗杀朱老总。莫三航见钱眼开,立刻就选择了叛变,因此才能毫发无伤的自己走回来。
为人精打细算的莫三航知道刺杀朱老总的后果不堪设想,他当然不能亲自行动,“借刀杀人”便是最好的选择。
回到我军后,莫三航发现高二根总是独来独往,没什么朋友,平时又沉默寡言,于是决定借他的名义暗杀朱老总。
他开始接近高二根,没什么心眼子的高二根自然就把莫三航当成了自己的好朋友,告诉了莫三航自己当伪军的经历。
莫三航得知后在心里暗自狂喜:这不就是污蔑他的有力证据吗?
于是在莫三航觉得时机成熟后,就展开了他的行动。他准备了一包毒药,进厨房找高二根时,趁高二根不注意全部放进了他做好的饭菜里。
原计划是朱老总会直接吃下下毒的饭菜,不料饭菜却被不小心打翻了,还当场毒死了一群鸡鸭。在计划失败后,莫三航害怕自己的计划败露,便立刻站出来指认高二根,上演了一出“恶人先告状”。
杨奇清得知后,立刻找到了莫三航进行质问,莫三航见形势不对,又立刻向杨奇清示好,说自己认识到错误,发誓以后一定会改。
但这些话对杨奇清起不到一点作用,他绝对不会容忍这样性质恶劣的人留在我军。随后,莫三航被处以枪决,而高二根则被无罪释放。
事后,高二根特意来感谢杨奇清,杨奇清告诉他:“当过伪军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既然我军同意你的加入,就是肯定了你的为人。
但是你也万万动不得歪心思,不然后果就和莫三航一样。男子汉大丈夫,有些事情是你做的你就承认,不是你做的你也不需要承认。”
这次案件的颠覆性侦破,让杨奇清“神探”的美誉更加广为人知。也正是有这样的优秀干部在,才能让那些阴险狡诈之人被绳之以法。
举报/反馈